新的课程改革以来,一直呼唤课堂教学主体性的落实,而由于传统教学的影响,教师一直霸占着课堂教学的主动权与话语资格,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没有得到充分而有效地落实。笔者于近几年一直尝试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凸显学生彼此之间的相互合作,退隐教师的主导角色,将学生推向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基础:小组合作成员的和谐配给
1. 搭配——让每一成员都有所担当
合作互助小组是实施小组合作的基本单位,小组内成员的合理搭配是提升小组合作效益的关键所在。因而在小组成员的搭配上,决不能是学生随意自主而成,而要根据具体的标准进行合理划分。可以是教学的需要而进行划分,也可以根据每个学生呈现出来的学业成绩、能力水平、性格特点,甚至是家庭背景等进行或互补、或共性的方式进行小组划分。在小组内部,教师也应该根据学生各自的特点设定不同角色提供给不同的学生,让每个成员都在小组内有所担当,避免小组成员各自职责参差不齐的局面。
2. 更换——让每一成员都角色互换
合作小组在固定完一段时间后,应该尝试不断的成员的更换。成员之间的更换,既可以让学生不断产生新鲜感,永葆小组合作探究的积极性,也可以借此机会让学生体验小组内的不同的地位,以改变让某一类学生永久性保持绝对的控制角色。这样有利于学生对于数学内容的学习与解决,同时对学生的人格培养也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二、保障:小组合作时间的充分交付
在初中课堂中,由于学生自我意识已经逐步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力也已经达到一定水平。整个课堂,教师一直的喋喋不休则显得意义不大,而应该将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小组内自主探究、彼此交流,甚至是辩论争鸣,或许这样的过程会使学生的获取知识速度受到一定影响,但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则大有利益。参考一般改革成功的名校,如杜郎口或者洋思学校的经验来看,教师集中讲授的时间一般不超过20分钟,而交付给学生自主实践的时间则不少于25分钟。
如教学通过投掷硬币决定看电影的人选时,教师放手让学生先在小组内进行投掷硬币达20次以上,并要求将每个成员投掷的情况一一记录在案,进而在全班集中汇总,从而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活动时间足有20多分钟。
有人曾经质疑规律总结性的话语直接告知学生显得更为直接,而且也节约时间。但笔者以为,直接告知是学生的被动接受,让学生完成感受这样的过程,并在过程中有所发现才是小组合作探究的真正要义所在,将足够的时间交给学生才能实现小组合作的真正价值。
三、关键:小组合作提问的权利转化
数学教学不以传授知识为最终的目的,而是要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形成技能、历练思维、提升自我。教师不直接传授,而运用小组合作的价值在于能够在合作探究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形成自我经验,最终形成数学素养。所以,教师在学生小组探究时,不能做甩手掌柜,而要身体力行走进小组内部,积极参与小组的探究活动,利用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失误、破绽激发学生的质疑能力和意识,不断提出发现的新问题,并激励其尝试自我解决,从而扩展小组合作的学习效益。
如教材中让学生从打正方形中减去一个小正方形,旨在让学生求得平方差公式。在教学这一内容时,教师简要地提出注意点后,将问题抛给了小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纷纷动手开始尝试,通过小组内成功的各显神通的尝试,学生尝试了不同的拼图方式,最终都得出了正确的平方差公式。这一殊途同归的教学过程,让学生在小组同学的协助和思维路径的补充中进行有效尝试,最终取得了较高的教学效益。
四、推动:小组合作评价的科学实施
科学而合理的评价体系是促进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不断前行的动力。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要以正面评价为主,多发现学生个体的特点和在小组内容作出的贡献,通过激励、赞赏的角度帮助学生进一步形成小组合作探究的兴趣。
1. 标准:不以成败论英雄
小组合作探究并不以知识的掌握为核心目标,而是要鼓励在小组内进行各种有益的尝试,让学生在合作中补给思路,在实践中提升自我。因而,科学有效的评价不能以简单的是否获得成功作为标准,而是将学生在小组内的合作状态、义务尽职、参与程度视为评价的主要内容,从而客观全面地对小组合作作出评价。
2. 对象:不以个人为准绳
传统教学中的课堂评价,教师将审视的眼光定位于学生个体,导致课堂评价的局限性。而小组合作模式也对学生个体进行评价,但不是重点,更重要的是将整个小组的合作态势、合作效益作为评价的主体。这样的评价模式既将学生关注的重点由个人向集体推进,避免了单兵作战带来的思维局限性,更促进了学生彼此之间合作意识的提高,能够有效扭转课堂学习中功利性的竞争的怪圈,剔除了课堂教学的杂质,使得教学更加纯净自然。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要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便是落实这一理念的重要举措与策略。借助这一路径,我们的初中数学教学一定能在学生合作探究、认知互动、思维补充的过程走向更加有效的境界,从而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再度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