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是体现英语学习者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英语学习中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之一,也是初学者最难以掌握的一项技能。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大多采取“独白式”灌输教学方式,教学生读、学生听,或是学生跟读、跟念,这样的教学实效性低,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差,许多学生实际上都只是学得丁点“哑巴”英语,有的人甚至到博士毕业了也没能熟练运用英语进行口语交际的能力。为了提高初中学生英语口语能力,为他们英语打下良好的基础,笔者在教学中抓住口语训练这一环节,采用对话教学法,强化学生动口训练,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得到很大的锻炼与提升。
一、实施对话教学的具体策略
1. 导入对话
课堂导入对话一如其他学科的问答导入一样,通过设置谈话主题,自然而然地引入到新的学习目标中来。如在教学七年级上册Unit 4 Topic 3 Section A之前,可以设置几个循序渐进的问题:“What’s your favourite animal?”“Why do you like?”“Do you know where we can see these animals?”“Do you want to go to the zoo?”等,当许多学生用“Yes”来回答这最后的问题时,教师自然而然地说:“OK,now let’s go.”也就自然过渡到有关动物园这一新课了。这样的对话,让学生感觉到英语其实一如人们日常的交往对话,增强了学习英语的重要性的认识。
2. 实物对话
课堂上师生对话要即景生“情”,让学生感悟到英语的现实语境,从而增强学习的兴趣。当然初中学生英语词汇量有限,所以在运用实物对话时要尽可能使用一些简单明了的句子,一些比较简单而常用的词。如教师可指着桌上水杯问道:
T:This is my cap,what colour is it?
S:It’s yellow(……).
又如教师指着自己的鼻子,发问:“This is my eye,is that right?”相信多数学生能够回答:“No,It’s your nose.”当然,为了增加学生的词汇量,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一些小道具,在课堂上进行实物提问。如教师在教关于时针那一课时,可以事先备一时钟,上课时可以指着时钟的各个部件来解释课文,这种具有强烈真实感的实物既利于理解有关课文内容,又有助于学生的形象记忆,以便达到学习、运用英语的目的。
3. 动作对话
适当的课堂动作,可以增强课堂的活跃气氛,让学生在处于思维积极的状态中而专注学习,进而增加学生的英语词汇量。比如教师表演一些动作,然后让学生从词汇表中说出该动词,如knock(at),stand(up),sit(down)等;也可以由教师或者某位学生说出一个动词,然后由其他学生作出相应动作,并且说出词汇。在这样的动作对话训练中,课堂上始终气氛活跃,其乐融融,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而关键的是,学生在无意识的动作表演语境中掌握英语语音、语法、句法等,达到了促进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
4. 情境对话
英语教材中提供了许多图文并茂的情境对话,方便学生会意与直接对话。教学中,还可以适当加入一些即兴的情境片断,让学生从日常生活经历去感受英语语境。例如在教学七年级下册Unit 5 Topic 2 Section A “He is running on the playground”时,教师可以事先做些简单的表演性情境或者一些图片,然后与学生进行直接口语对话。
T:What am I doing?
S:You’re watching TV/reading/cleaning/talking on the phone/eating dinner/writing.
或者安排几个学生表演不同的情境,而由另外两个学生进行小组情境对话。比如,
A:What is he doing?
B:He is doing homework/reading/……
5. 表演对话
教师有意将所要学习的词汇、语法等内容,精编成一个情境小品等表演形式,让学生运用英语口语来进行现场表演,将所教内容融入到有趣的活动之中,让学生在表演中获得感悟与提升,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表演对话其实很简单,可以信手拈来。比如,师生会面的问候对话、同学之间照面招呼对话、小记者采访对话等。但关键是教师要善于将所要教学的语法、词汇等融入其中,而且应该随时间的推移适当增加一定难度和新鲜度,促进学生英语知识的提升。要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改编课文的对话或自编小品,直观地再现日常交际场景,以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锻炼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综合语言能力。
1. 任务会话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需要完成的对话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事先预习对话内容,找出关键句型、短语等,达到理解全篇对话的目的。教师要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布置不同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进行适当分工,然后进行现场对话,再由其他学生进行评判,最后进行总结式评价。在评价时,要有意识地渗透学法指导,将语法指导、句型学习与学生主动探究有机地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让学生在完成任务对话的过程中,有目的、有准备地进行对话,锻炼他们的会话能力。而在小组合作进行任务对话中,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互助合作精神,从而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二、对话教学法的成效
1. 重视双边活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对话教学法重视课堂上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思想和沟通感情,可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主动、创造性地投入学习。它改变了独白式教学中存在的封闭型主体思维方式,倡导在教学过程中架构各教学要素之间的密切关系。教学重点放在语义上而不是在语法结构上,注重口语的运用,强调在用中学、在学中用,让学生扮演角色并参与互动交流,使学生置身于真实的情境中学习和使用语言。这样的课堂教学,能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和口语训练融入到丰富、真实、自然的语境中,有目的地使用英语语言进行交际,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学习的主人。
2. 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英语学业成绩
对话教学法扬弃事先预设的教学内容,习惯于就地取材或者因时而异,从而突破课堂既定计划的限制;它既注重知识,更注重能力;既注重认知,也注重情感体验。教学过程中,要求围绕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多为学生设计生动热烈的场景,多给学生运用英语交流的机会,多为学生创设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多为学生创造思考的空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形成了活泼主动、和谐向上的良好氛围,让学生真正做到在愉快中学习,在快乐中进步。几年的实践也证明,对话教学法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并且带动了英语学习整体水平的提高。
当然,对于英语基础十分差的学生来说,对话教学法无疑是“雾里看花”,经常只能陪着基础好的同学“外行看热闹”。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关注全体,特别是要关心那些基础差的学习群体,让他们也积极参加进来,否则就可能出现课堂上表演对话的人总是那些优秀的小部分,从而冷落一大片,这也会打击更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教学中还要结合运用分层教学等方法,对基础差的学生适当降低要求,让他们主动参与进来,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
总之,英语对话教学法只是英语教学的一种方法,不能“一招鲜,吃遍天”,长期运用单一的教学法会变得索然无味,而且每堂课总是围绕对话而不变,容易出现热闹过头的现象。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目的、教材内容、学情等实际,施以多种教学方法,使之相映成趣,真正达到提高教学实效的和学生口语能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