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数学中开展实践活动

2013-12-29 00:00:00李丙文
成才之路 2013年18期

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在生活实践中运用,提高自己生活的质量。因此,注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已成为我们当前教学中的重中之重。而在现今的教学中,被教师忽视的恰恰是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开展实践活动,对于许多教师来说也不知道如何操作,不知从何入手,有心无力。本人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对此积极探讨,偶有小得,现与各位分享。

一、课堂

小学生学习生活大部分是在学校,而课堂就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数学也不例外,而实践活动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部分,因此,教师必须充分利用课堂积极开展数学实践活动,使课堂成为实践活动的主阵地,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课堂上,教师要让学生在观察、操作、实践测量的过程中发现、获得、理解数学知识,从而帮助他们形成初步的探索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在教学“多边形的周长和面积” 的时候,我把学生分成室内组和室外组,让他们分别测量窗户、桌面、操场、花坛等,再测量出计算这些事物的周长和面积所需要的数据,然后计算。学生在实践中积极思考,通过亲自体验,找出了很多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比如我们学校的花坛是正八边形的,怎样计算这样的面积呢?同学们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发现可以把正八边形划分成两个梯形和一个长方形,还可以把它分成一个正方形和四个三角形……总之,在实践中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二、家庭

家庭是孩子的主要生活场所,在家庭中开展适当的实践活动,既能巩固课堂学习,又能培养孩子关心家庭的好品质。因此,我经常布置一些与家庭生产密切相关的题目,让学生进行长期实践活动。

如春天到了,家里要栽植栗树的学生,可帮助家长算一下家里的那块地需要多少树苗;家里有养殖业的学生,可向家长了解每天的产量和单价以及每天所需的饲料和饲料的价钱,进行成本核算,计算出纯利润……

这些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实践活动,不仅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而且让他们感受到了数学应用的广泛,激发了他们学数学的兴趣。

课堂是小学数学实践活动的主阵地,家庭是小学数学实践活动的外围阵地,只要教师高度重视实践活动,积极开阔思路,定能把小学数学实践活动开展的丰富多彩、有声有色。通过实践活动,不仅能进一步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而且能够培养学生关心学校、关心家庭的情感,使他们切实感受到自己学有所用。同时,也能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联系之密切,加深对数学价值的理解, 增强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信心与兴趣。

总之,小学数学实践活动的天地相当广泛,教师只有给学生提供了解社会的机会,形成课堂、家庭、社会的小学数学实践活动体系,才能实现小学数学实践活动功能的最大化。

(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

三屯营镇贾庄子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