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提高英语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教学策略应从教学实践出发,这更有利于应用于课堂中。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前提,精心设计教学是达到实效的主渠道,正确处理学生英语学习中所犯的错误、适时调整教师和学生情绪更是在英语平时课堂中不可或缺的。
关键词:和谐;精心;调整
什么是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就是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有效地达到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简言之,英语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就是指英语教学预期目标达到的程度和英语课堂任务实际完成的状况,其最终落脚点在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那么如何让学生在40分钟的课堂上有效吸收英语知识,进而激发创新活力呢?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这个古训一点不假!初中生纯真可爱,极易崇拜教师,教师的一举一动,他们都是非常关注的。当一开始接触新生时,一定要让学生感到你很好相处,让他们觉得和你在一起没有距离感。我是一个表面看起来非常温柔的女老师。有的人经常会我问我这样一个问题,“你这么温柔,学生能怕你吗?”我的回答是,“学生怕的老师就是好老师吗?老师在面对学生时,首先要做到的是让学生喜欢你,而不是怕你!”我的面相温柔,使我更具有亲和力。做了十年的教师,我发现学生特别需要我们那慈祥温和的笑容,文雅亲切的话语,善解人意的目光。
对于一个教师来说,善于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成长环境,有时比知识是否渊博更为重要。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高昂学习情绪和挖掘学生创造性潜能的直接因素。在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前提下,教师只有了解到学生的兴趣、爱好、喜怒哀乐等情绪的变化,有的放矢地爱护学生,才能使学生产生良好的学习心态,认真地学习。每一位教师都应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心理学的大量研究表明,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开放、宽松、积极的学习气氛,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相反,专制、紧张的师生关系,容易使学生学习压力过大,学习效果下降。
二、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教师要想让每个学生都以最大兴趣和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一堂课中,关键要看该堂课的教学设计。
(1)参透教材。教师要参透教材,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地对课本的知识进行精心加工,给每个学生定位,设计出不同层次学生参与的情景,让各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表现自己,帮助其树立学习英语的信心。教师应根据英语学科的特点和学生年龄的特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条件,如实物、图片、录像、幻灯、模型、简笔画等,为学生创造一种学习英语的语言环境,将枯燥的、抽象的内容,寓于一个十分有趣的、惹人探求的情景之中,使英语课堂教学形象化、趣味化、交际化,以增加学生对外语学习的兴趣。
(2)“游戏”课堂。贪玩,爱游戏,是孩子们的天性。因此,合理的课堂游戏能为学生提供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复习环节,我会让孩子进行抢答游戏。在课中,我会采取竞赛性游戏,进行小组间的比拼。实践证明,学生喜欢游戏,尤其是竞赛性游戏。即使是学困生,也常常会被这些游戏所吸引。他们不仅兴致勃勃地参加,而且力争在游戏中表现出自己的聪明才智。在欢快的气氛中,他们不仅克服了胆怯的心理,而且极力用所学的英语表达着自己的想法。据研究表明,有趣味、有吸引力的东西能使识记的可能性几乎增加一倍半。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有利于引起学生学习的动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调动全体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这样,学生就能从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参与,由“要我学”转变到“我要学”。
(3)莫要忽视笔头功夫。教授学生学习一门语言,听说读在课堂中占据很大部分,这使得我们常常忽略写在课堂上的重要性。中考试卷是衡量中学生学业水平的一个评价手段。现代教育,应该是继承与发扬、创新的有效结合。所以,时而在讲授新课前听写单词、词组也是非常必要的。在讲授完新的时态或语法后,在课上让孩子做些语法题,也是会大大促进孩子消化吸收新知识。同时,在写中我们也会发现大量的问题。
三、正确处理学生英语学习中所犯的错误
人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产生错误是在所难免的。在英语学习中,尽管学生已被“告知”种种语言规则,但由于缺乏天然的语言环境,学生犯错的几率更大。任何学生都有自尊心,即使犯了错误也不愿受到指责。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不能动则大怒或冷嘲热讽,而应以一颗和蔼而热情的心去小心保护学生的自尊。对于作业或试卷中所出现的错误应分析原因,区别对待并讲清理由及时纠正;对于不小心而出现的失误在指出的同时应给予原谅,并提醒下次注意。在纠错时,教师必须走出“有错必纠”的误区,对学生在表达中所犯的但不影响意思的错误,我们应给予宽容,不必条条给予改正。在学生发言的过程中,即使有了错误,我们也不要随便打断他们的话,抑制他们的思维,挫败他们的积极性。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反复和发展的过程,学习中的错误也是学习的一部分,因为“错误本身乃是达到真理的一个必然的环节”。
四、适时调整教师和学生的情绪
英语课堂教学要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师要注意自己的情绪。
(1)教师要培养自己良好的心境。一堂好课,教师的情绪很关键。虽然我们无法保证天天都是艳阳天,但作为一名教师,如果因为一些事情带着情绪上课,只能说这名教师不够专业。教师要培养自己良好的心境,把自己生活中的不良情绪消除在课堂以外,以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对待教学、对待学生。我们的情绪带动着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因为在情绪中,孩子们能感受到我们的热情,我们的用心。自然而然,学生们会用他们的实际行动来回报我们。
(2)留心学生的听课情绪。一个有经验的优秀教师,是不会不留心学生的听课表现的。敏锐的观察力是一个教师最宝贵的品质。对一个有观察力的教师来说,学生的欢乐、兴奋、惊奇、疑惑、恐惧、受窘和其他内心活动的最细微的表现,都逃不过他的眼睛。一个教师如果对这些表现熟视无睹,他就很难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所以,教师要时刻留心学生听课情绪及变化,收集课堂反馈信息,以适应学生的情趣特点,把握学生的情绪变化,设法创设生动有趣的语言环境,适时变换教学形式和方法,如进行小组比赛等,刺激学生的求知欲和好胜心,使学生有紧有松、有张有弛,努力克服单调模式化教学给他们的注意力带来的消极影响,最大限度地延长他们的课堂有效学习时间,培养他们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
总之,有效的课堂必须是情感的课堂,必须是师生情感相互感染、碰撞的课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调动一切可调动的因素,激发学生在英语课堂上的积极性、主观投入性,激发师生双方充分发挥潜能,使教师教的最佳心理状态和学生学习的心理状态相吻合,激发学生的创新活力,鼓励和引导学生沉浸于快乐的英语学习中,从而提高课堂英语教学的有效性,这样才能实现真正的“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林进材.高效能教师的教学锦囊[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蔡蓓.新课程教学问题解决实践研究(初中英语)[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黑龙江大庆外国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