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重头戏,但由于学生的见识少,要写出一篇好的作文非常困难,久而久之,学生对写作文就失去了兴趣。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没有了兴趣,就更不用说写出好文章了!所以,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应推陈出新,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为他们创设喜爱写作的平台,来充分施展他们的写作才华。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呢?
一、要给予学生一双会发现的眼睛
作文教学中,我们常把学生写不出好作文的原因归结于见识太少。事实上,现在的学生有了网络的辅助,生活阅历还是挺丰富的,可为什么写起作文来就不生动形象,反而枯燥无味了呢?究其原因,是他们缺乏对生活的细致观察,没有留意生活中许多鲜活的写作素材,也就是缺少一双会发现的眼睛。(1)让学生去发现自然的美。朱自清在《春》中写道:“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几句话把春草的特点描写得淋漓尽致。文中还写到了春花的美、春雨的细密连绵和春风拂面的轻柔,这些景物都是人们日常能看到的,但是却没有引起学生的注意。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引导学生走进生活,用心去体会外界景物的变化,心中装着四季,装着大自然,这样就能写出写景的好文章。(2)经常进行实际生活点评。学生在校时间比较长,与社会联系不太紧密,因此教师在上课时,要经常拿出一些联系生活的材料,让学生去观察,去深思并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这样,学生的知识面宽广了,写作时也就不再无病呻吟了。这样经常练习,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逐渐地锻炼了写作能力。
二、要激发情感,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
好的文章都是情感被触发时所作。柳宗元被贬官后,情感被触发,才有了以乐衬忧的名篇《小石潭记》;欧阳修被贬为滁州太守后,才有了表现先忧后乐的成功之作《醉翁亭记》;唐代伟大诗人杜甫旅居四川成都草堂期间触景生情,发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济世的呼喊。有了丰富的情感,才会产生奇思妙想,可谓“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下笔千言,如有神助。因此,教师在上课时,要善于触发学生的激情,并适时注意让学生仿写,或者让学生带有感情地去写作,这样写出的文章才有真情实感,才算做一篇好的文章。
三、把学生当做学习的主人,从而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
教师教学时,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知识,更应该培养写作兴趣,从而让他们学会写作的方法。在练习写作前,教师应先给学生提要求,拟出好的题目后,让学生一气呵成。写完后,学生互评互改,在评点中引众人之长,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并且把好的部分拿出来共赏。通过互评互改,学生们的分析能力有了提高,而且激发了他们参与的积极性,特别是能够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总之,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努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进一步引导他们喜爱写作,从而写出好文章。
(河北省衡水市滨湖新区魏屯镇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