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唱是一门综合性的技能训练,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是积累音乐语汇和音乐听觉经验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它主要训练学生的音乐听觉,发展音乐思维能力,培养音乐感受力,积累音乐的感性体验,逐步提高学生对音乐的认知程度,从而更好地为音乐实践服务。由于是技能训练,视唱课教学模式总的来说显得比较单一,训练比较枯燥,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视唱能力,实现视唱课的灵活多样且教学效果良好,多年来我尝试了在视唱课中运用分组教学。针对不同的训练内容,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分组模式。
一、模式一:单纯的节奏训练
单纯进行节奏训练时,一般把学生分为两组。可以进行单一的节奏型训练,也可以进行节奏的组合训练。只有一拍的节奏型可以让其中一组唱(或者手击)强位,另一组唱(或者手击)弱位。两拍或者两拍以上的节奏型可以采取上述方法,也可以其中一组唱(或者手击)节拍,另一组唱(或者手击)节奏。在进行节奏的组合训练时,可以采取以上方法,也可以一组唱(或者手击)强拍,另一组唱(或者手击)弱拍,交替进行。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快速提高学生的节奏感和节拍感。
二、模式二:卡农(轮唱)式训练
卡农式训练一般用于综合的视唱练习,也可用于单一的音程训练,要求练习曲节奏要整齐。卡农式训练一般把学生分为两组或三组。训练时其中一组学生先唱,另一组学生晚两拍或者一小节再唱,两组唱同一练习曲。若分三组进行训练时,要选好间隔的时值,练习曲难度不宜过大。这种方法不仅能培养学生较强的节奏感,而且对学生的综合视唱能力也是一种提高。
三、模式三:多声部训练
多声部训练一般可以把学生分为两组、三组或者四组。一般认为多声部是比较难的练习,其实在视唱中可以让它很简单,并且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比如音准训练就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具体分为几组可以根据训练的难度而定,每组唱出一个音高,同时发声。教师也可以创编出不同难度的二声部、三声部或者四声部的练习曲。不管几个声部的练习,难度都可小可大,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的程度选择合适的练习曲。这种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的音准及综合视唱能力非常有效。
四、模式四:简单的复调训练
复调音乐是多声部音乐的一种,作品中含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独立的旋律,前后叠置起来,同时协调进行。复调训练属于较难的训练,一般以两个声部或者三个声部训练为主。这种模式的训练一定要选择简单的练习曲,每个声部的旋律都要简单,尤其节奏不要太复杂。这种练习曲较少,教师可以从合唱作品、钢琴作品或者器乐合奏作品中截取其中的乐句,也可以根据复调的写作要求自己创编练习曲。由于每组唱的旋律相对独立,因此这种模式可以训练学生的调式感。
总之,视唱课中的分组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视唱能力,而且能快速提高学生的视唱水平,获取良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