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好师范女生体育课培养学生全面能力

2013-12-29 00:00:00王锋
成才之路 2013年21期

摘 要:体育实践课是学生获得身体锻炼的主要教学形式,上好体育实践课要求教师根据女生的特点、兴趣爱好、师范体育的双重任务,以及教师塑造良好的自我形象和科学组织课堂教学。教师主要从分析影响体育实践课教学效果的因素出发,分析如何提高师范女生体育实践课课堂教学效果的方法,使每位女生都能积极投入到体育锻炼中来,培养她们能胜任小学体育的全面能力,从而提高女生体育实践课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师范女生;体育教学;双重任务

如何上好女生体育课当前体育教学实践的难点,作为师范学校体育教学显现得尤为艰难。一方面,既要完成师范生在校期间的体育目的,增强体质,也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另一方面,进行师范教育职业训练的目标,培养小学教师的职业能力,即能胜任小学体育的全面的能力。因此,师范女生的体育实践尤为难上。

一、影响体育实践课教学效果原因分析

(1)思想认识方面不够。师范女生受社会、家庭环境的影响,认为将来不从事体育工作,上不上体育课,不会影响以后的工作;对运动运动科学知识缺乏系统的了解,大多数初中体育没有上过体育理论知识,对体育运动科学停留在简单、表象的认识上;没能充分认识师范体育的双重任务。

(2)女生的生理、心理状态。在生理方面,师范女生正处在青春期阶段,这时的女生由于受到自身生长发育的影响,与男生的差异越来越明显,由于内分泌活动发生了变化,性腺活动加强,使神经系统的稳定性受到影响,表现为协调能力暂时下降、动作迟缓等,不利于速度和高度的发挥,同时对一定高度的障碍物会产生恐惧感。体育教学中身体显得笨拙不灵活,懒散怕动;在心理方面,这个阶段,由于身体系统在形态及生理机能上均迅速趋向成熟,使得心理发展和生理成长出现明显的不协调,其心理行为将会发生剧烈变化,显示出心理特征不稳定、不成熟。并且女生的情感较内向、含蓄、敏感、自尊;在意志上容易产生畏难情绪,经受不起失败。因此,在体育课上,通常表现为不愿动弹、对疲劳的耐受力差,锻炼积极性不高,怕脏、怕晒、胆小、怕别人嘲笑等。

(3)师范体育教材(教学内容)的滞后。由于受中国教学体制的限制,各年级教材内容多类出现重复,如从小学一年级开始至师范阶段都可见到的蹲踞式起跑内容等。这样,会使学生不想考或逃考,产生厌学心理,进而形成恶性循环。

(4)体育教师素质参差不齐。体育教师不是全能的体育运动员,所掌握的知识并非都全面,因而在有些领域,并不是什么都懂,什么都精通。同时,体育运动的特殊性,决定了体育教师在整个教师群体中是一个具有特殊性的群体,是“武人”的形象,若加上个别素质不高教师的粗暴行为,也是导致学生不愿学习、不能提高教学质量的原因之一。

虽然多种多样的不同原因给正常的体育教学工作造成很大的障碍,但这些障碍不是固定不变的,关键是我们采取何种手段来克服它。

二、上好体育教学的方法与策略

(1)提高学生认识,创造良好的体育文化环境。加强体育理论知识的传授,使她们了解体育活动对身心健康的作用,对人的一生健康成长的作用,进而在学习压力大或烦恼时,能够积极投入体育活动。师范体育教学任务,一般说法包括四项两大块,即学生自身的体育,包括“三基”教学、身体锻炼和思想品德教育三项作为一大块;另一块为职业训练的内容,包括小学教育的敬业精神和师德的教育。因此,不难看出毕业后从事小学任教,即使不担任体育教学工作,也必须懂得小学体育,会做小学体育工作。学校体育的教育环境是培养学生体育价值观、体育兴趣及体育行为、习惯的丰沃土壤。学生在校时间长,学校和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体育文化环境吸引、引导学生对体育有更多的了解和热情,充分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学校的体育文化环境包括:运动场地、体育器材设施、体育宣传窗、体育新闻动态、课堂教学设计等,这些都会对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2)激发学生热情,提高体育课的兴趣。①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参加体育课的积极性。在教学设计上,根据女生生理及心理特征,选用协调性、柔韧性等素质作为“课课练”内容,发展她们肩带、腰腹、骨盆肌等比较薄弱的力量。首先,针对师范女生的健身、健康需求,选好适合她们的教材,在内容上要充分考虑到她们的兴趣、运动能力与运动习惯的形成。其次,要适当增加基本理论教学时数,加速学生体育意识和观念的建立,从而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②在教学中要投其所好,突破难点。在女生耐力跑教学中,若只参照教材中的练习方法来练习,收效不大,因为女生对耐力跑不感兴趣,甚至厌烦。但女生喜欢跳绳,因此把跳绳和耐久力练习相结合,会收到较好的效果。③合理的运动量安排。在心血管系统方面,女生不如男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密度大、时间短的中等强度练习,采用分组轮换教学,并做好放松整理活动,符合生理曲线变化规律。

(3)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多样化教学方法。在体育课上,学生的大脑皮层活动存在着下负诱导的机能状态,单一的练习容易使女生的高级神经活动陷入抑制状态,机体产生疲劳。因此,采用新颖、多样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减少身心疲劳。①教师在确定教学内容之前,如果有可能的话应向学生多咨询,引导学生一起参与讨论教学内容的选择(选修与必修内容)及教学计划的制订,确立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以利于学生自觉积极地参与体育学习,完成教学任务。②教学目标明确dTD9CwzLIrk2Ibxvz83OlMTalqsN7YAL4cPHRmAvV8s=,学科概念清晰。要从学生的实际、兴趣和爱好出发来选择教材,通过趣味性、娱乐性的活动来消除她们对体育运动的戒备心理。③突出女生特点和实用性较强的内容。女生多倾向于一些竞争性不强的内容,如健美(身)操、韵律操、武术、排球、羽毛球等,教师可以鼓励她们结合自己的专业,自编自创一些自己喜欢的舞蹈和健身操。同时,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适当安排欣赏课,培养她们的欣赏力及审美观。④在教学中,多选择一些能启发学生创造能力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多给学生创造自我学习的机会,从而培养她们自我学习能力和创造力。⑤多组织一些团体性的项目进行课堂练习。团体性的项目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有机会在无压力轻松的气氛中,对同伴的动作进行评价,表达自己的观点,有利于教学过程的顺利完成,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与合作能力。⑥对女生突发的身体不适应更多地予以关注。教师在教学时多增加一些运动生理学、运动医学知识,使她们了解运动健身、健美的生理机制,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4)提高体育教师素质,树立良好形象。①体育教学是教师传授知识技能的过程,提高其业务水平,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如教师教学语言要艺术化,教学语言要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精练扼要、用词确切等,这些不仅是教学的基本功,也是体育教学心理卫生的必然要求。例如在讲解动作时,清晰、简洁、有感染力的语言,有针对性的讲解,能激发女生产生丰富的想象,将女生带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准确、熟练、规范、舒展、轻松、优美的示范动作,不仅能让女生深刻而清晰地感知到动作的真实形象,产生完美精确的印象,还能激发女生产生体育学习的欲望,提高体育学习的积极性。②给学生更多的关注。教师平时要多与学生接触,做好课后的情感交流,对于体育成绩差的女生,更要多与她们交流思想,达到感情上的沟通。③教师应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让学生对教师产生既敬又爱的尊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既传授体育知识的媒介,又是教学的指导者和组织者,要想顺利成功地完成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标,学生是否喜欢你是很关键的问题,它可以对教学效果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④教师应多学习,多“充电”。教师在及时补充课堂教学所需要的知识的同时,还应该多看一些有关女生心理辅导方面的书籍,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她们,将这些知识有效地融入在课堂教学中,顺利完成课堂教学目标。

综上所述,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我们一定要遵循女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调整教学内容,大胆改革课堂教学,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及教学任务,让女生在体育课堂中学到有用的知识,培养她们能胜任小学体育的全面能力。同时,我们要充分理解师范学校体育的双重任务和各个任务之间的内在联系,把它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并采用综合“治理”的办法,让女生快乐而健康地上好体育课。

参考文献:

[1]体育心理学教材编写组.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

[2]熊飞.体育审美价值的回顾与反思[J].中国教育学刊,1999(4).

[3]吴秀华.中学女生对体育课堂教学的期待[J].中国学校体育,2004(1).

[4]丰建明.针对高中女生心理特点的体育教学策略探讨[J].体育教学,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