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写出个性飞扬的文字

2013-12-29 00:00:00罗钰
成才之路 2013年23期

语文期末考试结束了,批阅学生试卷中作文部分,刚开始对几篇作文的开头很是欣赏,但随后的作文几乎是一种模式,笔者不免深思起来,现在的学生作文怎么了?学生的个性语言哪里去了?其实,反思我们的教学,当学生的作文出现千篇一律的时候,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引起重视,那怎样让学生在个性的天空里驰骋呢?

一、选取个性化的内容

学生习作总是从内容入手,选择什么样的习作内容非常重要,如果给学生提出太多的要求,势必会影响学生打开思路,他们的思维就会被限定在非常狭隘的空间里,无法写出自己的生态语言。所以,教师在习作教学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自主习作创造更多的机会和条件。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熟悉的、有深刻体会的内容。一次比赛、一次见面、一次考试、一次下雨、一堂课、一张照片……只要学生喜欢,都可以成为学生习作的素材,这样一来,学生才可能写真人,叙真事,说真话。写出来的文章才会个性飞扬。

二、设计个性化的结构

回忆很多老师在习作指导过程中,往往就习作的结构作细致的辅导,究其原因,一是让部分学困生掌握作文的一般模式,二是在批阅作文时候,也能非常顺手,但是,这样一来,从作文的材料安排方式产生的表达效果,就会出现雷同现象,看不到学生作文结构的创新。这样的作文没生命力,因此,笔者认为,在进行习作构思指导过程中,更应该加强对文章结构的构思方面的指导,对于学生习作中,出现的创新的个性化的结构应该充分给予肯定,并且以此树立榜样,积极引导学生以创新的结构,使作文跌宕起伏、耐人寻味,让文章不再平铺直叙,生动有趣。

三、选择个性化的评价方式

学生作文从审题到完稿,并不是整个习作教学的全部。当学生完成习作,送到我们面前的时候,还需要我们批阅,给予个性化的评价,可是,很多时候,学生对我们的评语视而不见。我们应该深思:学生对作文评语关注性不高的背后,是我们的评价语言不足以激发学生对自己作文进行再度创作的兴趣。“语言生动有趣”“语句通顺流畅”类似的评语在很多作文里都可以看到,很难打动学生。因此,笔者以为,我们应该充分关注学生习作的精彩之处,一个创新的题目,一个新颖的题材,一个奇妙的构思……都可以给予个性化的评价,使学生对作文保持新鲜度,促进学生习作水平的提高。

总之,只要我们在习作指导中,充分关注“个性化”,学生的习作一定会写出个性飞扬的文字。

(陕西省靖边县新城乡新城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