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汉字闪亮在孩子心里

2013-12-29 00:00:00陈晓芳
成才之路 2013年23期

不经意间,读到于漪老师关于汉字教学的一段话:“你看,依木为休,合手为拿,分手为掰,‘牛’和‘羊’紧紧抓住了角的不同指向,使温顺听话的羊的形象和牛气冲天的形象迥然不同……”没想到,这汉字有如此大的魅力!

以前在我的语文课堂上,总是习惯性的出示生字词,让学生读准字型,再来说说这个字怎么记,最后跟着我临写工整就算完成任务。压根没想到要让这些独具魅力的汉字进驻到孩子心里,在孩子们心里闪亮起来。

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对生字教学开始思考。还记得那是在张学清老师的课堂上,老师教《月光启蒙》,一个“蒙”字,她是这样来展开的:老师问:“‘蒙’字什么头?”显而易见是草字头。老师又问:“在你们印象中,草字头的字跟什么有关?”可想而知是草,植物。老师接着道出:“对,这个‘蒙’字,最早的意思就是一种寄生的藤本植物,缠绕依附在别的植物上,所以,‘蒙’字有覆盖的意思。注意看,‘蒙’字平宝盖下有几横?”不用多想那是两横。老师又说:“对,记住了,以后写‘蒙’字,里边有两横,它是一层盖在一层上面,所以是——”学生兴奋地说:“两横。”多么有趣!如果没听张学清老师这么来教“蒙”字,我还一直蒙在鼓里呢。我想,这个“蒙”字也会在学生心里长期进驻。细细地嚼,这汉字竟有这般美味,那是中国汉字的味道,醇香久不消散。

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个主要任务,根据汉字的特征,结合低年级儿童的心理、年龄特点,如果采用快乐教学法进行识字教学,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它可以化难为易,变枯燥无味为生动活泼,来指导学生识字,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提高识字能力。于是在我现在的语文课上,经常用这些方法来进行生字教学。

一、利用图画识字

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教学象形文字。象形字是从图画中逐渐演变而来的,直观性、形象性强,利用这一特点进行识字教学,创设快乐情境,学生兴趣浓,效果好。而且特别适合低年级的同学。如教学“舟、竹、石、泉、川、燕”,利用书中插图,指导学生通过比较,很快记住这些字了。另一方面,可以利用简笔画,如教学“笔”字,可在黑板上面画一支毛笔,上边是竹子做的笔杆,下面是用动物的毛做成的。这样小朋友很容易就能记住这个“笔”字,并让他们选一种自己喜欢的笔,用上这个词说一句话。比如:我有一支铅笔。我喜欢用水彩笔画画。爸爸用钢笔写信等。这样既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会了“笔”这个字,而且锻炼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二、利用字谜识字

有些字不便于画图,我们可以利用猜字谜的方法,教学生字。字谜的语言形象具体,通俗易懂,动听易记。在教学识字时,可以请同学们做猜谜小游戏,如:“二人坐在土堆上”“有鱼又有羊”“三人看日出”……学生有的边猜边写,有的互相讨论,争先举手发言,既可以师说生猜,也可以让学生来编字谜给老师同学猜,充分激发了学生的识字欲望和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

三、利用儿歌、顺口溜识字

儿歌、顺口溜,语言简洁生动,朗朗上口,学生喜闻乐见,借助它们进行教学识字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如 “喝”和“渴”是两个较容易搞错的字,我就编了这样一首儿歌:“口渴”想到水,“渴”是三点水;“喝水”要用口,“喝”是口字旁,这样,学生就不会把“渴”和“喝”混淆了。在教学带有“青”字的形声字时,先用儿歌,顺口溜的形式讲述:“心”字走来心情的“情”,“水”字走来清水的“清”,虫儿飞来蜻蜓的“蜻”。然后让学生回忆所学过的带有“青”字的形声字时,“一石击起千层浪”,学生跃跃欲试,如“目”字走来了眼睛的“睛”,言字旁来了请坐的“请”,太阳出来晴天的“晴”。在我的影响下,学生学习汉字已经找到了诀窍,自己编了一些顺口溜,如:门口问,不走就是还,云有了力就动动动,尺加两点尽尽尽……这样不仅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也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了他们归类整理的能力。

四、利用小故事识字

会意字一般是由几个独体字组成一个合体字,表示一个新的意思。如“从”“众”“森”等,字形本身就表明了它的意思。根据会意字的这一特点,教学时可编简短,浅显,易懂的小故事,帮助学生识记。比如“看”字,在教学中为了使学生牢记字形,理解字义,我就编了这样一则小故事:“西游记中,悟空送唐僧西天取经,路过山野,悟空抬起手遮挡阳光,看看前方有没有危险。”学生听了这个小故事,便牢牢地记住了“看”字,还可把这段小故事用手试让学生演一演,想一想悟空的样子。这样教学既加深了学生对会意字的识记和理解,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积极主动思考的良好习惯,口头表达能力,同时还拓宽了知识视野。

这样学习,不仅仅限于对语言文字的学习,还让孩子们从源远流长的中国汉字营造的意境中得到陶冶和升华,获得了智慧的碰撞,灵性的舞动。孩子们不是死记音形,而是将这些灵动的汉字收藏在心里,是那么的鲜活,这般的闪亮。

(江苏省张家港市暨阳湖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