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生体育课学习的兴趣

2013-12-29 00:00:00王永善
成才之路 2013年23期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地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此之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小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也是可以培养的,培养和利用小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并合理地运用到教学中去,将会给学校的体育教学工作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那么,怎样才能让小学生们在体育课的学习上充满兴趣,进而使他们获得更多的知识,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呢?

一、利用精彩的课堂设计,引发学生的兴趣

在小学体育课的学习中,兴趣的大小、爱好的强弱是能否使学生获得知识的一个很重要因素。但由于现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就娇生惯养,为了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性,我在课堂的环节设计上常“别出心裁”,给他们一个个惊喜,从而引起他们对体育课学习的兴趣。而恰当精彩的设计,往往带来令人满意的课堂效果。比如,在刚入学的队列学习时,就可以把学生分别编成各种名称的“小鸭子队”“小老虎队”等,并给每位同学都变成号,当提示看哪一队的小动物能最先找到自己的家时,就可使小学生很快进入角色,较好地解决了互相拥挤,找不到自己位置的问题。在高年级跳长绳的教学中,虽然学生是刚刚接触,但是都迫不及待地跃跃欲试。可跳过几次以后,他们就不再感兴趣,也就不会积极主动地去练习,这时可以设计几个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形式,或者是利用游戏和竞赛,让学生享受到学习的喜悦。比如采取彩虹跳法,或大绳套小绳,或同心协力跳,以及跳方阵的比赛等。也可以让学生自己进行自由地创编,这样,不但能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且还能激发他们锻炼的兴趣和练习的主动性。

二、利用体育的名人效应,引发学生的兴趣

利用名人效应,大做体育文章,这也是诱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手法之一。一般来说,要想认真学习体育,主要有直接动机、间接动机两种动机。所谓直接动机,是以学习体育的直接兴趣为动力,间接动机是以学习体育的社会意义为动力。间接动机具有持久性和较大的稳定性,一般不会随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这种学习动机来自学生的远大志向和崇高理想,也是我们体育教学的主要目的所在。因此,强调名人影响的正效应,即积极效应对学生体育的影响作用是巨大的。

多样化是现代文化生活的特点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信息量日益增加,学生们的业余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可供选择的项目也多。其中,许多学生喜欢看国内外重大体育比赛。听过、看过之后,同学们聚在一起,喜欢热火朝天地议论比赛的过程及结果,有的同学还即兴地进行表演、模仿。由此,可见同学们对重大体育比赛有非常浓厚的兴趣。针对同学们的这一心理特征,我们可以在室内课或课余时间,讲一讲体育明星的成长、成才故事;也可以让学生们自己去搜集一些体育明星的成功故事、轶闻趣事,同时,认真了解这些体育明星所从事的项目及特点。这样,同学们对体育知识可以有更多的了解,而且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引发学生对某个项目产生兴趣,真可谓是“一举多得”的好事。这样,就会在无形中引发了他们对体育课的兴致,并积极地参与到体育课的学习之中去。所以,这种名人效应的正确应用,将会获得迥然不同的教学效果。

三、利用各种创新形式,引发学生的兴趣

任何富有成效的教学,都是取决于新的创新思维形式的,不但文化课要创新,而且体育课也要创新,教学有法,更重在创法,积极有效的创新思维方式是推动体育教学的关键。变化、新奇、刺激等是维持注意力的一个必要因素,同样也是引起兴趣的主要方法,反之,呆板、单调的教学形式,只能使学生感到枯燥、厌烦。特别是在体育教学不断趋向于健康教学、快乐体育的今天,其重要性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应选择新的创新方法的应用,争取最佳的教学效果。

创新形式首先表现在教学模式的多样化上。在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要想办法,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激发出来,让学生处于主动学习的状态,让学生的智力得以开发。同时,注重各种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注重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平时,要组织多样化、有趣味的活动,以此将学生的情感与兴趣激发出来。教师还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创新萌芽,可以把他们平时玩和喜欢玩的游戏转变为创新动作。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锻炼了学生素质,学生也乐于接受,在愉快的氛围中完成了教学任务。

四、利用自我的成功体验,引发学生的兴趣

成功体验是一种积极的心理体验,是学生达到预期成果后,得到认可的一种满足心理,它会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树立起自信,并会进一步追求成功。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激发学生的成功动机,鼓励学生的成功行为等方法,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愉悦,进而升华成功目标,达到人人都主动争取成功,不断取得学习上的进步。成功体验教学的优点在于,在教师的鼓励下,学生激发了自己的自信心,对自己的做法能得到肯定,从而达到提高学习的效果。一定的成功能激发人们进一步求知的欲望,尤其是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就会产生一种满足的感觉,激起进一步学习的兴趣。比如,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不同的内容,制定不同的成果目标,对于目标较为复杂的内容,还可分成几个阶段成为阶梯式,让学生们在每学一个阶段后,都可以通过自测看到自己的进步和效果,使学生感到自已经过多次努力练习取得成功后的那种喜悦心情。

总之,提高学生上好体育课的兴趣,是提高体育课教学效率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但要达到这一目标,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手段,也无论采取何种练习形式,首先还要提高我们体育教师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只有提高了自身的素质和各种综合能力,才能成为每节体育课的主导者,去把握、去组织、去安排教学,才能通过才艺展示等吸引学生,激发他们的体育兴趣,从而实现“体育育人”的教育方针。

(吉林省通化县二密镇铜山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