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才培养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

2013-12-29 00:00:00李玲秀
成才之路 2013年23期

摘 要:中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是《语文课程标准》积极提倡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内容涉及学习交流、推广普通话、采访、写公益广告、设计栏目、提倡建议等,覆盖面广,紧密联系学生生活,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创新意识和综合运用能力,能够增长学生才干。

关键词: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主题目标;交际平台;才干

写作· 口语交际 ·综合性学习这一课型包罗万象,集中体现了初中语文听·说·读·写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也最有力地诠释了“生活有多么广阔,语文世界就有多么广阔”这一大语文观。故而,要想让这类课的教学趣味盎然,精彩飞扬,就需要语文老师更加精心准备,多方面搜集资料,创造性地构思设计,下足课前功夫。

一、明确主题目标,课前充分准备,精心编排

现行的初中语文教材,每册各单元的综合实践活动都有一个鲜明的主题。诸如“漫游语文世界”“到民间采风去”“雨的诉说”等。这就要求教师和学生课前准备、课堂上组织、课后拓展延伸都要围绕这一中心主题开展,不得偏离。

说到课前准备得充分,编排得精心,主要是指教师和学生这两个方面。先说教师这一方面,像这一类课型,包容的信息量多,搜集起来费力耗时,所以教师要向学生提前布置,早作安排,给予学生一周的时间为宜。其次,教师自己也应提前搜集材料,精心编写教案,细化每一个课堂预设。再说学生方面,先要围绕中心话题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活动项目(一般都有几个活动项目供学生选择),然后与同选一个项目的几名同学组成一个小组,推荐一个小组长,以便搜集时分工明确,高效运作;各方面的信息采集到齐后,还需要分类整理;最后定好中心发言人,写好发言稿,届时在班上讨论交流。

二、搭建宽松民主的交际平台,给所有学生尽情展示的机会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个大舞台,在这个舞台上可以一睹语文知识、技能大荟萃的风采。这个时候,讲台再也不是教师的专利,相反,教师应让位给学生,让他们成为主角,教师此时只要扮演好参与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就可以了。

为了保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活动中来,都能拥有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教师应组织学生先分组交流,然后再进行组代表的班级展示。

三、营造浓郁的活动氛围,创设踊跃表现的交流情境

一场好戏得一个美丽的布景来衬托,一场精彩的演讲必需有一种浓郁的氛围来渲染。所以每一堂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都应设计几个贴近学生生活的舞台情境,这样便能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鼓动他们踊跃表现的激情。

如:在“我爱我家”这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中,为了体现妈妈对女儿的百般疼爱,女儿对母亲的无限感激,我班学生准备了一个妈妈雨天为女儿送伞的情境表演剧。剧中,风轻雨斜,柳条飘飞,一对母女在雨中共一把伞,却一直在相互谦让着,都生怕雨点儿打湿了对方。雨天的环境给人的印象是凉飕飕、湿漉漉的,但所有在场的师生观看本剧后的感觉却是无比的温馨与感动。

如:教学“寻觅春天的足迹”时,我直接把学生拉进了大自然这一大情境,在温暖的阳光中,扑鼻的是醉人的花香,抢眼的是缤纷的色彩,悦耳的是清脆的鸟鸣。于是,我们在这语文大课堂里兴致勃勃地开展了“寻春、摄春、颂春、绘春”的一系列活动,同学们的绘画、摄影、袖珍手抄作品镌刻在我心中,令我常忆常新,回味无穷。

四、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注意多个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

语文无处不在,生活无处不有语文。因此,在设计每一堂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时,教师学生都要充分利用其他学科的优势来为语文所用,尽量调动视、听、嗅、触等感官一齐参与,以提高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效果。

如:教学“雨的诉说”时,我用多媒体展示了一幅充满动感的“凭窗听雨图”导入;在教学“青春随想”时,我播放了激情燃烧的青春旋律作背景音乐;在教学“世界何时铸剑为犁”时,我和学生一起上网查阅了一战、二战给人类造成巨大灾难的历史资料;在教学“莲文化的魅力”时,我引领学生搜集了有关莲的生长、培植、管理等诸方面的信息……数英政,史地生,音体美,都荟萃到了语文这一大课堂里,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五、以鼓励为主,树立榜样,彰显精彩的细节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很多时候,都需要学生独立粉墨登场,或演或唱,或画或说,这就涉及到了一个难题,学生的能力参差不齐,不可能每一个学生都能说会道,吹、拉、弹、唱样样精通,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善于树立成功的典范,让榜样的力量去帮扶、启发其他的同学。当然,教师不能停留在几个优生的展示上,更多的时间与机会,要面向全体学生,并且要在怯场学生过场时多予以肯定,从细微处培养学生的自信,提高他们的交际能力。

六、点评导向,旨在激发学生的活动热情,端正学生的实践态度

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中,中肯、适度的评价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提升的正确导向。一般来说,每堂活动课,教师都要安排三级评价:一是学生活动后的自评,二是学生间活动的互评,三是教师对学生活动的点评。评价时,不能只重视活动的结果,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学生参与活动的态度和过程。其次是评价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对问题的认识水平,运用语言的水平和表演的技巧。当然也要注意评价活动中学生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和修养,是否文明,是否谦虚,是否彬彬有礼等。

此外,可以把作文讲评与活动评价适当地联系起来。比如,在活动过程中搜集材料,勤于思考,讨论中积极发言,写起作文来也就容易做到中心明确,内容充实,有说服力和感染力了。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还应根据各校的地域、学情等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删改,不一定要按教材上给定的题目,课课必上,不得更改。

如:上到“黄河,母亲河”这一课时,我便把主题“黄河,母亲河”改作了“梅江河,母亲河”(学生的家乡所在的江河)来组织探究活动,效果很好。

总之,上好“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课,不断增长学生的才干,任重而道远,还需同行们一齐努力。

(江西省宁都县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