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认为“尊重”是每一个人的基本需要。如果自尊一旦受到打击,可能会使人从此自卑、软弱、无能,偏激,失去信心,自暴自弃,成为社会的负累,甚至敌视社会,成为社会不稳定因子。但自尊得到满足,那就不一样了,它会产生丰富的创造力,强大的耐挫力,让人获得成功,成为给和谐社会添砖加瓦的有用人才。所以我在班务实践中,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尊重每一个学生,让我的学生每一个人有尊严的活着,这种教育实践现已取得初步成效。
2012年的夏天,我中途接手初二,很快我就注意到我班的F,他是我班男生中最调皮的学生。头脑灵活,但不用在学习上,自控能力差,上课随便插嘴,虽然是初二的学生,可习惯简直都不如小学生。作业经常少做或不做,每天的值日工作从来不做尤其是早上。我很头疼,级部领导多次劝说我,让我想开点,只要F不惹什么大事,随他去吧,因他在初一本来就是问题学生。问题学生?怎么回事?我和他的家长取得了联系,通过交流了解到,F的老家在安徽,在他很小的时候,就随父母来如皋打工,他的父亲常年在我们这里的市场里帮助搬运货物,每天较晚回家,很早又要出门。母亲在路边摆摊,卖杂粮饼,每天都很忙,没有时间也没能力去辅导孩子的学习。从她母亲那里了解到,他从小调皮好动,不过很聪明,在家也很勤快,虽然之前也有老师告诉他们孩子在校情况不好,但是为了一家人的生计,孩子在家又很懂事,父母也不知道从何管起,久而久之,放任自流,只管吃饱穿暖。后来我决定再去家访,并告诉他的父亲我想帮助孩子,他的父亲很开心,表示他会配合,孩子全权交给我。通过接触我发现,F平时总是自己玩自己的,自我保护欲很强,一旦有人侵犯他的领土,他会毫不犹豫的像个好斗小公鸡一样追着你不放,不过事后老师找他谈心,他会积极承认错误,但从不多说,不会让人看见他内心的想法。有一天课间,班里的纪律委员跑进办公室,向我汇报,说F和同学在打架。我立刻跑进教室,把他叫过来询问。孩子开始沉默不语,经过我细心地劝导,他小声说是同学笑他是外地人,又没钱。他一时没忍住,就动手了。看到他们打架时,我很气愤,在听到他的解释时,我又很开心,因为我发现了他犯错的根源。但一码归一码,这件事必须进行惩罚,后来让他公开道歉。这件事稍稍平静之后,我意识到他内心深处也渴望着被人关注,被人理解和尊重,渴望着同学的理解,老师的帮助,家长的呵护。通过这件事我跟他进行“交心”,告诉他在老师眼中没有本地人和外地人之分,所有孩子都一样,只有听话的和不听话的,要想别人尊重自己,就得自己尊重自己,拿出实际行动,考个公费高中,用事实说话。同时,在班会课上,强调尊重他人,尤其提出我很欣赏F,告诉其他同学,F在家自理能力很强,早上因为要弄早饭给爸妈和自己吃,所以来不及做值日,建议F可以跟其他同学调换值日时间,并对他说:“以后再有类似事情发生告诉老师,有老师在,别怕。”F信心满满地站起来说:“不,我以后一定克服所有困难,完成自己在学校的任务。请老师和其他同学监督,我也向小宇道歉,我肚量太小,对不起。”接下来是一阵热烈的掌声,我知道这节班会大家都收获了。
这件事之后,我发现F进步了,早上准时值日,看见我再也不像以前扭头就走,现在会笑笑,只要班上有任务他总是会主动凑到我跟前。根据他的这一心理,我在期中的班委改选中,实名推荐F为外包干区劳动委员,开始他很惊讶,底气不足,一个劲地说:“不行,不行。”我当着全班的同学的面说:“我相信你,你很适合这个职务。”其他同学也跟着附和,让他试试。最后,他颇有点男子汉的气概,很豪爽地答应了。没想到,他做得有声有色,自己制订了很有个性的值日规则,把包干区分成平均的五块(我们外包干区五人打扫),这样早到的人也不会因为其他同学未到吃亏扫很多。这个规则实行以来,我班的常规分上去了,同学们再也不会因扫多扫少起分歧。就这点,我在班会上用很惊讶,赞赏的语气说:“F,你很有领导的范嘛,老师谢谢你,帮我解决了苦恼很久的问题,相信自己,也相信老师,你很优秀,不管是班干部管理还是成绩。”同时,我通过电话告诉他的父亲他在学校的进步,希望他们在家无论如何都要抽出一点点时间给孩子,其实转变他不难。为此,F还特地拉着他的父亲跑到学校来感谢我。
为了燃起他更强烈的学习成功欲望,我规定他找个竞争对手,一星期写一次汇报,写写自己的优点和这星期的不足,分析对手的情况。这一招很管用,F每天课后都会完成一些额外的学习任务,并且第二天一定追着老师把不会的弄懂。现在班上的老师都对他刮目相看,为他的进步感到高兴。我在班上对他的进步进行表扬,充分的尊重使F自信起来,他上课越来越配合。上所有老师的课,他不但不讲闲话了,而且还能积极举手发言。其他科目的老师对他的赞赏激起了他强烈的上进心,想当一个好学生的归属感日益强烈。我的赞赏牵引他走向一个又一个进步,他越来越爱探究学习问题,成绩自然也就上去了。2013年6月份的中考中,他以高分被省四星级的高中录取。拿毕业照那天,F等所有人走后,满脸通红地走到我跟前说:“冒老师,谢谢你,你的话我相信,一直支持我走到今天。”
经过这件事,我深深感到,尊重和赞赏在教育实践中对学生的作用之大。正如林肯所说:“每个人都希望得到赞美。”长期处于责备,不信任的状态下容易让孩子产生自卑的心理,要想打开这扇门,他人的赞赏与肯定是钥匙,世界上许多有成就的人就是在追求社会肯定中获得成功的。一项研究表明:受到表扬后的行为,要比挨训后的行为更合理、更有效。真心诚意地赞扬对方,鼓励对方,自然而然地就会让对方显示出友好合作的态度。
其实,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存在,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没有哪个学生想落在别人的后面,他们之所以现在“落后”一些,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是由于老师没教会孩子尊重自己。教育专家韩凤珍说:“所有难教育的孩子,都是失去自尊心的孩子。教育者要千万百计地保护孩子最宝贵的东西——自尊心。”自信源于被肯定,自尊源于受到尊重。所以,作为新时期的老师,我们不要让孩子“抬不起头来”,要让他们自信地、有尊严地学习和生活。
(江苏省如皋市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