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是做人最基本的原则,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人们为了维护共同的利益而形成的行为规范准则。优化品德课堂活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一、 目标的定位
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方向和灵魂,因此我们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以学生的真实生活为基础,制定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水平的教学目标。
如“游戏快乐多”的教学目标:①情感与态度:通过游戏活动,学生能够产生喜欢和同学一起学习和游戏的情感。②行为与习惯:养成活动中遵守规则、团结合作、注意安全等良好行为习惯。③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懂得只有遵守游戏规则才能玩得愉快、玩得轻松。帮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学会思考,学会合作,并掌握一些游戏的小技能,玩得开心、玩出乐趣。④过程与方法:用实践体验、观察比较、探究讨论等方法经历活动过程,初步感受集体活动中规则的作用。
玩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我们纵观身边的孩子,除了玩电脑、看电视,很少看到学生热衷于玩一些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游戏。所以让学生学会在游戏中互相谦让、彼此合作非常重要。必须通过辨析、讨论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能够选择安全、有意义的游戏,从中感受到与伙伴一起游戏的快乐。
二、活动内容的选择
(1)从生活出发选择活动内容。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感受、认知、体验和感悟,生活中的儿童已经积累了很多生活经验,教学要从了解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和他们对生活的感受、认知、体验和感悟开始,注意已有生活经验在教学中的作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案例1】“不说话的‘朋友’” 回归生活,从课堂中关爱“朋友”。说说这些“朋友”遇到的烦心事。再交流感受,拿走井盖的人真可恶!是呀,没有了这些不说话的朋友,我们就少了一份方便,少了一份快乐,少了一份安全……
这两个环节教师引导学生走向自己的生活,反思自己的生活,让学生通过换位,去设身处地去体验、感受,畅所欲言表述真情,目的是对学生进行价值取向的引导,多为这些不说话的朋友着想,走进不说话的朋友的世界,形成感情共鸣,达成“知”“行”的一致。
(2)从需求出发选择活动内容。
【案例2】“游戏快乐多” 在玩体育游戏这个环节中是这yH3NOYS0pv7AvezUSRb8wQ==样设计的:①不讲游戏规则进行游戏:让学生谈谈游戏的感受和体验。②讲规则再游戏:一是传球时把球从头顶举过,传给下一个同学。二是传递两圈,再回到第一个人手里,完成后全组一起站起来。三是传递过程中,不能回头看或出声音,如果违反就犯规,传球失败。③谈感受。小结:人人都严格遵守游戏规则 ,才使我们的游戏能够顺利进行。这一环节中让孩子先玩一玩游戏,发现学生间因为没有制定好游戏规则而不和谐,再进行交流、感悟,从中体会到玩游戏需要一定的规则,才能给大家带来快乐的,然后组织学生重玩游戏,在游戏过程中,体验到遵守规则和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在提醒安全的教学中是这样设计的:【课件播放视频】游戏中的安全。这一环节通过身边的危险游戏实例录像,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安全的重要性。这样的设计一方面通过尽情游戏,让学生体验到在游戏中只有遵守规则、团结合作、注意安全,游戏才能正常快乐的进行;另一方面要在游戏过程中充分张扬孩子个性,培养孩子的想象力。
(3)从经验出发,选择活动内容。品德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教学目标随着儿童生活及活动过程的变化和需要不断调整,教学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儿童生活的各个方面,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以及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教学时间在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灵活而弹性地延展。
【案例3】“网络改变生活” 教学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儿童生活的各个方面。①说说网络的用处。②说说网络网标的用处。并请会的同学举例操作一下。如:淘宝、新浪……③认识更多的网络网标。这一环节了解网络的同时还真正运用到了网络。
在一堂堂优质的课堂中我们看到了品德课的成功。总的来说,我们的课堂应是以人为本的课堂,是把学生当做生命个体,从学生的经验出发,为学生的生命成长奠基,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三、活动形式的选择
《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在社会中养成团结合作的好品质,使学生能够与他人平等交流与合作。在品德课中,合作学习使学习成为一种在合作关系中,通过人际交往而进行的社会活动过程,它更有利于学生社会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精神。小组活动的形式多样化。
(1)生生合作。在教学实践中注意结合学生的特点和学科的特点,采用课堂小组合作和课外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尝试。①课内合作。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只有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才能真正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课内小组合作不仅从形式上给予了他们自由,改变了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更能从实质上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学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不仅能收获快乐,更能领悟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②课外合作。作业是课后小组合作的主要任务,如充分利用一些废旧材料,完成一份创新游戏的设计等类似的任务。目的是在课内学习的基础上,有一个提高和延伸,让健康的学习方式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
(2)师生合作。师生合作也是一种调节,从而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案例4】“游戏快乐多”。在亲子游戏活动设计中,每个小组长去邀请一位听课老师一起玩一玩。玩游戏后采访学生:你是怎么玩游戏的?学生虽然自主合作探究的愿望很强,但他们毕竟能力有限,如果教师完全放手,不加任何指导,不仅控制不了课堂的局面,接下来的汇报展示大半会以失败告终。正好利用这个游戏的契机,邀请听课教师来代替指导,学生不仅会感到新鲜有趣,而且会从中受到更细致的指导。在小组活动的过程中,使原本沉闷的课堂变得活跃、快乐起来。
在品德教学实践中,要以生为本,从学生生活出发、从学生需求出发,确定活动目标,选择活动内容、活动形式,演绎品德教学的精彩。今后,我将继续在实践中思考,在思考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反思。在“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的课堂中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
(江苏省太仓市科教新城南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