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地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最有效的一个方法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也是新课标倡导的一种新型的学习方法。要通过各种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引导学生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内在需求,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情景教学;自主能力的培养
什么是自主学习?自主学习的定义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自主学习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通过自学、质疑、探讨等方法深入地理解所学内容。同时自主学习的核心是启发学生的思维,要求充分地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成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在心理上有较强的自主性,但是在行为上有对教师的依赖性。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对社会、世界有一定的认识,有内在的好奇心理,但是他们对社会、世界的认识处于很肤浅的层面,学习方法也需要教师及时地进行疏导、调整。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紧紧地抓住课堂教学这个阵地,按照新课标的要求进行教学目标、教学方式、教学结构的调整,改变原来传统的教学策略和评价机制,坚持进行“自主探究学习”,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充满活力、朝气。但是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呢?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
“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处于叛逆期的中学生,逆反心理特别强,要想让他们学习到知识,我们教师只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乐意去学习,当他们对学习产生兴趣之后,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语文教学中我有时会引用一些俗语、当地语言、故事等,这样让学生感到亲切,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丰富了他们的知识。我还借用一些教具帮助学生领悟知识。例如在初中语文中的《背影》这篇文章,我在上课之前首先让学生听了一首《父亲》,学生在悠扬的歌声中逐渐地有了一些感触,听完歌后我们进行了讨论,学生有从歌手方面分析的,有从内容方面分析的,在讨论中学生对这堂课的兴趣逐渐提高,接下来我再介绍了一下作者朱自清与他父亲之间的事情,很自然地将学生从歌声中引导到文章中去。这样学生在歌声中不知不觉地就进入到知识的传授中,兴趣还很高,学习的主动性自然也会很大程度的提高。
二、运用情景模拟教学法制造氛围,让学生体验自主学习的乐趣
学生学习的进步与提高取决于习惯的形成,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曾言:“一切天性与诺言都不如习惯更有力量。”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有助于学生更快更牢固地掌握所学的文化知识,开发学生的智力,并对以后的生活、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使其受益终生。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地、不断地创设各种情景来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让学生在情景教学中激发兴趣,自主地学习、积极地发现问题、及时地解决问题。例如我在讲授《皇帝的新装》这篇课文时,将全班同学分为了六个小组,小组内学生自由地选择各种角色,将文章的内容真实、客观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就会预习和思考自己选择的角色的对白,如何演绎选择的角色,这样学生可以将文章人物、情景、物品变成可以看到、听到、感触到的客观事物,充分地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再现文章的情景,切实地感悟文章中人物的情感,领悟文章的内含。在情景再现的同时体验自主探究的乐趣。
三、授之以渔,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老子曰:“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还有人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欲”。对于我们教育者来说,就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去学,让学生牢固地掌握“织网”“捕鱼”的方法,让学生在无边的知识海洋中获取无穷尽的知识之“鱼”,在捕获“鱼儿”的同时,能够运用已有的条件去发现问题、认识新的事物的途径。教育学家叶圣陶曾经说过:“教是为了不教”,一堂好的语文课,不是看教师传授了多少的知识,而是看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学生学会了多少、领悟了多少,学生是否能够沿着教师指引的道路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是否能够根据教师给予的启发有的放矢地进行知识的拓展;是否能够运用教师归纳的方法“举一反三”地去实验实践。记得在学习《桃花源记》时,文章里的“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在分组讨论的时候,有的小组就提出“遂与外人间隔,不复出焉。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怎能“悉如外人”呢?讲到这里怎么办?我就和学生一起讨论;一起翻查资料,不知不觉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自主学习的目标也实现了。
总之,学生是否能够主动地、创造性地进行学习是学生自主能力高低的重要评判依据,有人说:“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因此我们初中语文的教学要坚持“学生为主”“自学为主”的原则,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他们的作用,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让自主学习能够成为语文教学课堂上的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参考文献:
[1]庞维国.中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指导模式研究[J].心理科学,2003(2).
[2]徐先乔.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安徽工业大
学学报,2004(5).
[3]范艳梅.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N].教育导报,2007-1-25.[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社,2002.
(江苏省徐州市新城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