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需要真诚关爱和分类指导

2013-12-29 00:00:00田伟
成才之路 2013年23期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迫切要求我们每位老师,把为祖国和人民培养出一大批有社会主义觉悟和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并熟练地掌握现代化信息技术的社会主义建设的优秀人才当成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而要完成这一伟大任务,它不仅需要全体教师作出长期的艰苦努力,而且更需要我们广大的农村教师,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倾注更多的心血和汗水。

众所周知,我国教育发展的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由于历史、经济和科技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大部分农村中学生的家长对教育重视不够,尤其是对信息技术这一门新兴课程的认识更是严重不足,有的甚至可以说是一片空白,致使不少农村地区的信息技术教育严重受阻,其教学和社会效益大打折扣,这就要求我们农村的信息技术老师,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对全体学生真诚关爱,分类进行指导,努力促进农村中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和社会效益双提高。

所谓真诚关爱,就是说我们每一位信息技术老师,绝不能仅把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当成自己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更为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把自己的教学提升到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优秀人才的高度,提升到为每个家庭和每个学生终生谋福的高度,真心实意地贴近学生,了解他们的经济条件,生活环境、活动规律、学习差异和性格特点等,像关心自己的子女、兄弟姐妹一样,关爱他们的学习与生活,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与生活中的困难。要循循善诱、不厌其烦地引导他们学好信息技术,做到急学生所急,想学生所想,帮学生所需,解学生所难。

所谓分类指导,就是要求我们每一位信息技术老师,必须对每一位学生的家庭与经济状况,生活环境与活动规律、学习差异与性格特点等作深入调查了解,准确把握,然后再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有针对性的精心指导,确保一把钥匙开对一把锁,以切实提高农村中学信息技术课教学效果。

目前,由于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地域辽阔,经济、科技和文化的发展以及人们素质与性格特点差异巨大,因此学生的类型也千差万别。笔者从事信息技术教学已有十多年,根据长期对学生的调查了解,发现当前农村中学生对信息技术这一门新兴的科学技术在兴趣、爱好、态度与学习方法等方面千差万别,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①自卑型;②内怯型;③外露型;④痴迷型。

自卑型。这类学生大多生活在家庭经济条件差、生活较为困难的家庭。由于长期的生活压抑,导致他们小瞧自己的才能,藐视自己的动手能力,因此产生一种自卑的心理,认为像计算机这类新兴的信息技术不是自己的能力所能学会的,而是那些家庭经济条件好,家中拥有计算机学生的专利,因而这类学生由于有着严重的自卑心理,所以他们缺乏学习信息技术课的热情与劲头,上课不注意听讲,更不愿意动手操作,最后导致他们的学习成绩难以提高。要解决此类问题,首先要求我们教师,必须明白这样一个道理:这类学生不是他们智力差,也不是他们动手操作能力不行,而要切实解决问题,必须用“心药”医好他们的“心病”。怎样来医好他们的“心病”呢?那就要求我们教师,真诚地和这些学生交朋友,了解他们内心最隐秘又不愿告诉别人的秘密,指明他们的美好前途与长处,清除他们自卑的心理,让他们看到自已美好的前途,扬起他们理想的风帆。这样,他们生活与学习的劲头自然也就有了,学习热情自然也就高了,成绩自然上来了。

内怯型。这类学生大多性格内向,生性胆小怕事,尤以女生为多。他们平常不爱显山露水,尤其在高科技电子计算机面前,他们生怕稍一动手,就会把机器搞坏。因而学习积极性不高,动手能力较差。对于这类学生,教师在摸清他们性格特征,把握他们内心世界后,对他们要重在鼓励,教会他们正确的操作方法和步骤,积极指导他们正确地进行操作实践,让他们获得一个又一个成功的喜悦,直至获得成功。

外露型。这类学生性格外向,胆大心粗,学习作风飘浮,浅尝辄止,不善作深入的思考和分析、爱炫耀和显示自己,表现欲极强。他们取得一点成绩,就会沾沾自喜,觉得很了不起。实际上,他们对一些系统的知识和操作步骤,把握得还很不全面。这种性格特征,在不少外露型男生中最为常见,这正是系统学习知识的大敌。对于这类学生、教师必须做到心中有数、谨慎教育。对于他们取得的点滴成绩,千万不能轻易表扬,而是引导他们对科学知识和操作方法进行系统地分析和考察,耐心地引导他们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稳重、扎实,戒骄戒躁的好学风,改掉他们身上所存在的浮躁、爱炫耀、出风头的坏毛病。

痴迷型。这类学生认知不清,性格懵懂、分辨是非能力不强、自控能力极差。而对计算机这一高科技工具,他们纯粹把它当成一种打发时间、寻求刺激的玩具。他们往往沉溺于一些不良的暴力游戏和黄色网页之中不能自拔,一天到晚甚至彻夜不眠地泡在一些商业网吧之中。这样,不仅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也影响了他们对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更为严重的是,这些青少年往往涉世未深,世界观尚未形成,法制观念淡漠,他们泡网吧的钱往往来路不正。没钱他们便会去诈、去偷、去抢,从而走上违法犯罪的歧途,引发社会不安。对于这类学生,更需要我们每一位信息技术教师付出爱心,对他们进行耐心细致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说服教育,不仅讲清计算机的主要功能和作用,而且也要讲清不良信息对青少年的危害,同时还要主动配合家长、学校以及各级社会组织,耐心地对那些沉溺于不良信息和网络的青少年进行帮扶与矫治,使他们尽快迷途知返,尽快成长为健康向上的青少年。

综上所述,只要我们每一位信息技术老师,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的信息技术老师,以对祖国、人民和青少年一代高度负责的强烈使命感与责任感,真诚关爱,分类指导,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就能促进农村中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和社会效益双提高,就能为祖国和人民培养出优秀人才。

(江苏省邳州市炮车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