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3-12-29 00:00:00刘志崇
成才之路 2013年25期

目前,由于高校的扩招,大多数初中毕业生都选择了上普通高中,剩下一部分学习成绩不理想的,选择来中职学校读书。因此,一些中职学生文化基础课较差。而数学是中职学校必不可少的一门文化基础课,要提高数学课的教学质量,必须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把多媒体技术与中职数学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多媒体技术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1)利用多媒体创设动态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在导入新课时,我们可以合理地利用多媒体技术,把我们上节课所学知识点及本节相关知识点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出来,将学生带进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知欲,学习效率将大大提高。如在讲“椭圆的标准方程”时,可先让学生举一些生活中类似椭圆的例子,学生回答后,运用多媒体课件显示行星和卫星运行的轨道、汽车油罐横截面等,让学生对椭圆有表象认识。先用这一点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再让学生总结椭圆的特点,提出问题“如果我们将椭圆画出来,怎样来画?有什么特点?画椭圆时,先从哪里下手?怎样画一个标准的椭圆?”在学生热烈讨论后,学生看课件中的短片,动态地演示椭圆的画图过程。通过多媒体把声、形、情、境结合在一起来创设生动、直观、形象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枯燥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从而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2)信息量大,便于操作,节省时间。我们利用计算机制作的课件,可容纳包括文字、图表、实验、音效等多种信息,内容充实,形象丰富,色彩比较丰富,形象逼真,还可以动画的形式播放出来。这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难点,既实现图形的动态化,又实现图形的立体化,形象直观,使学习内容由难变易。如在教授“立体几何”内容时,通过多媒体,动态演示柱、锥、球体的形成过程,把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直观化,不仅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扩大知识容量,而且还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使学生学习起来更加容易。

(3)借助多媒体使数学课为专业课服务。通过多媒体将专业课的模型在课堂上展示出来,使学生将所学内容与专业课联系起来进行分析,实现了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通过这种形式的知识传授,使学生真切感受到数学学习的意义。特别对于我们中职学生,我们学习文化课是为专业课服务的,我们在讲课时,要将数学课和专业课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对数学学习产生强烈的欲望。如讲立体几何时,通过多媒体将专业课《机械制图》中的一些应用展示出来,使学生深刻意识到数学知识在机械制图领域中的重要应用,促使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使数学知识的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良效,这是传统教学所无法比拟的。

(4)利于教学内容的保存与延伸。一节课内容较多时,黑板上不便于保留,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能实现板书内容即时存储。写画在白板上的任何文字、图形或插入的任何图片都可以被保存至硬盘或移动存储设备,供下节课、下学年或在其他班级使用,或与其他教师共享;也可以以电子格式或打印出来分发给学生,供课后温习或作为复习资料。学生不用再一边听课一边担心不能及时记下老师的笔记,大大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多媒体的应用要注意合理性,做到有的放矢

多媒体技术固然有其不可估量的优越性,但也并非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多媒体技术。教学中是否需要使用多媒体,应完全取决于教学需求。中职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利用多媒体教学能够将抽象问题变成形象问题,对抽象内容的掌握与理解很有帮助,但在教学中应根据实际需要,有选择地使用多媒体。就中职数学教材来说,代数中的三角函数图像变换、函数图像和性质,解析几何中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圆锥曲线与圆锥曲线之间的位置关系等内容,立体几何中球的表面积公式的探求、多面体和旋转体的截面问题,都是需要利用多媒体技术才能更好地进行教学。我们要将传统教学手段与多媒体教学手段合理搭配,使二者相辅相成,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在教学中,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推动教学方法、模式的更新,促使教与学双方的进步。在教学过程中,弥补传统教学手段的缺陷,使教学手段更加直观生动,使学生充分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作为一名教师,要善于通过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发挥计算机的技术优势和自己的教学风格,使教学生动活泼,富有特色,达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河南省南阳第一中等职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