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民主管理模式是当前初中班级管理工作中的一项创新与亮点,广大初中班主任教师应当充分研究学生的身心特点,结合班级管理工作实际,将这一模式的作用发挥出来,使其成为提升班级管理成效的重要举措。教师在具体工作中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教育管理理念上体现民主意识,班级管理决策上体现民主意识,各种活动组织上体现民主意识,班级制度完善上体现民主意识,有效提升学生教育管理成效。
关键词:班级管理;民主意识;分析研究 在初中班级管理工作中,广大班主任教师面对着青春期躁动的学生群体,管理难度明显加大。以往粗暴式的家长制管理方法难以让学生心服口服,也难以有效调动学生在班级管理工作的参与积极性,班级管理工作容易陷于混乱境地。在这一背景下,提倡民主管理、让民主成为整个班级教育工作的主旋律,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参与的热情,并集中学生的智慧,将大家的注意力凝聚到班级的管理工作中,能够为广大学生营造和谐温馨的学习与成长环境。本文主要针对当前学生管理中的民主模式进行简要分析。
一、教育管理理念上体现民主意识
要想发挥民主管理模式在班级学生管理中的作用,首先要从教师的理念转变开始。许多初中班主任教师习惯于将自己当做家长、管理者、主宰的角色,将学生当做被管理、被教育的对象,自己处于一种高高在上的状态,这样的理念不利于民主管理模式的有效开展。要想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推行民主模式,教师首先,将学生当做平等的个体。在教师的眼中,每一个学生都是人格上平等,享有同等权利的教育对象,教师要与他们站在同一个平台上进行对话交流,以这样的理念来组织整个班级教育管理工作。其次,教师在管理工作中要真正放下架子推行民主,凡是能够让学生通过民主讨论解决的问题,教师绝不轻易地下结论、定调子,而是放手让学生进行民主讨论决策,教师在最后的环节进行方向与原则的把握,保证整个班级运行向着良性方向发展。同时,对其中一些异常状况进行纠正,让民主模式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另外,在民主管理模式中,广大教师还要正确把握好民主的度,该放手的要及时放手,该教师把握的要牢牢抓在手中,对整个班级管理与运行起到有效掌控的目标,使学生民主意识得到发挥的同时,也要发挥好教师对整个教育管理工作的导向作用。
二、班级管理决策上体现民主意识
在初中班级管理工作中,许多方面的决策都要尊重学生的意见,教师不能盲目拍板,或者依靠几个班级干部就进行了决策。民主决策应当体现教师与班级干部的组织与引导作用,但更多的是要听取全体学生的观点和意见。在班级各项决策的制订过程中,教师要搭建平台让全体学生参与讨论决策,并通过无记名投票或选举的方式完成最终的决策走向。例如,在重阳节纪念活动的方案上,许多学生观点并不一致,有建议分小组进行走访慰问活动的,也有建议以班级为整体到敬老院开展慰问活动的。针对这样的不同观点,笔者将决定权交给学生,由持有不同观点的小组代表分别制订各自的活动方案,在班会上进行详细阐述,然后由全班学生进行无记名投票,最终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确定活动方案。这样的方式一方面使活动的方案能够尊重绝大多数学生的意见,另一方面也让持不同意见的学生在争取的过程中了解到不足,愉快地接受了方案。由此可见,学生民主决策能够更好地促进班级工作的落实与推进。
三、各种活动组织上体现民主意识
在初中生的学习生活中,班主任以及班级结合各种节日可以开展一系列的纪念庆祝活动,如临近元旦可以以班级为单位举办元旦晚会等。在这样的活动中,笔者摒弃了以往自己设计方案、组织学生、安排节目的工作方式,将活动组织权交给学生。由班长牵头,班委会成员参与组成活动领导小组,对小组每一成员进行分工。有负责环境布置的,有负责物品采购的,有负责声乐类节目组织的,有负责器乐类节目组织的,有负责相声小品类节目组织的等等。对学生进行民主分工之后,由他们各自发掘人才,整合资源进行优选,整个活动的组织都是放手让学生民主策划、组织,学生的活动积极性被进一步激发出来。在各个板块的筹备工作中,学生都表现出了较大的激情和干劲,群策群力,集中大家的智慧去完善节目,提高环境布置效果,整个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四、班级制度完善上体现民主意识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完善的制度具有保障和约束作用,也能够为班级各项工作的规范化运行提供促进作用。相对于学校制订的各项规章制度,班级在具体落实过程中还有进一步细化的空间。在班级制度的完善过程中,笔者也放手让学生进行讨论,要求班委会制订出班级管理制度的初稿,印发给每一位学生,或是印发给每一个小组进行讨论研究,每一位学生都可以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或者完善建议,共同为班级管理制度的完善出谋划策。在此基础上,笔者要求班委会进行第二轮完善修改,将学生建议中合理部分吸纳进去,重新形成意见稿,由班长代表班委会在全班进行通报,由全班学生无记名投票进行表决,超过百分之八十的学生同意方可成为班级正式制度。在这样的完善过程中,笔者一方面让学生有了更多的参与机会,同时也让学生的智慧得到了有效地发挥,民主的模式让学生在班级制度完善的过程中提高了参与性,增强了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对于提高学生的遵章守纪意识也具有积极的作用。
综上所述,在初中班级管理工作中,民主是提高学生参与度,增强班级工作科学性、有效性的重要抓手,广大教师应当结合班级管理工作实际积极推行民主管理模式,让学生成为班级管理工作的主角,从而有效提高班级运行成效。
参考文献:
[1]洪叶剑.让班干成为班级管理的生力军[J].法制与社会,2009(20).
[2]陈刚,文光松.班级管理中的对称性问题探微[J].学校党建与思
想教育,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