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足学生的良性需要有助于建立信任关系

2013-12-29 00:00:00邵海燕
成才之路 2013年35期

在我们寄宿制特殊教育学校,有专门的生活指导老师照看学生的饮食起居等生活事宜。我在当生活指导老师期间,有的学生比较好接触,有的学生比较难接触。难接触的学生中,有一个四年级的男生小A,他是因早产在温箱中被氧气吹得时间过长而造成的眼球发育异常失明的,他还有一个正常的双胞胎弟弟。小A曾在普通小学读到四年级,因为成绩过差转到特殊教育学校,来上学的时候,已经11岁了。他学习成绩还不错,只是脾气暴躁,经常吃零食,偶尔欺负小同学,平时也很少主动找老师谈话。我和fa6acc3726be280c1e1e34b8a1e18cd2他的关系也是比较平淡的。

有一次,我白天在值班室值班,突然有任课老师的电话打过来,说小A发高烧了,要我去带他看病。我赶到他们教室,看到坐在座位上的小A脸色通红,没精打采。我把他带到值班室量了一下体温,39度多,因为考虑到特殊学生的并发症,校医一般谨慎开药,为保险起见,校医建议去附近的任城中医院看病。医院离我们学校有两、三里路,他因为高烧已经坐不稳电车,我们就步行。路上凹凸不平,他又跌跌撞撞,我一边扶着他,一边尽快往前走。到了医院,我找到一个座位让他坐下来,自己去挂号,心里担心他的病会不会加重,又担心他自己在座位上是否安全。在带着他去做检查,和他一起排队的时候,别人纷纷投来了探询的目光,我想他们一定把我们误会成母子了。一心只想把他的病看好,也顾不得那么多了。终于医生检查得出的结果是一般发烧,立刻给他输了液。我在病床前陪着他,嘱咐他不要害怕。最后,我们拿了药回学校了。

从此以后,在校园里只要看到我,小A 都会和我热情地打招呼,他也喜欢帮助别人了。雅斯贝尔斯说过,“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满足学生的良性需要无疑是建立稳固师生关系的重要方法,只有我们为孩子着想,把学生放在心上,学生才会认同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