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算你的职业性价比

2013-12-29 00:00:00曹成龙
好日子 2013年2期

所谓“职场性价比”,就是指工作的投资回报率,比如收入不算太高,却能享受公司其他额外的福利,比如工作餐、单位班车、子女入托、车贴等,这样的工作可谓“性价比”很高了。反之,收入虽然很高,但是经常加班、交通费奇高,吃饭自己解决等等,这样的工作“性价比”就不算高了。

终日奔波在写字楼冲锋陷阵,最起码我们要懂得算算这份职业的“性价比”吧!

看看她们的职场性价比

史琳达与Alexia是大学同学。某次喝茶聊天,史琳达抱怨工资太低了,Alexia也说她的高薪水并没能带来高质量的生活状态,于是她俩就细心地掰扯了一下不同工作的性价比,居然惊人地发现:“原来我的实际收入是这样的啊!”

Alexia目前到手工资是4500元。但是公司没有建立食堂,身在工业园区的她必须支付每日餐费,按1日30元计算,1个月就是660元(22天工作日)。由于穿梭在格子间,还必须额外补充装饰仪表的费用,比如考虑是不是需要买一双应季的新款凉鞋等,不然的话女同事就会产生排挤的念头,没法跟大众和谐共存,按1周100元的服装、化妆品支出计算,1个月就是400元。因为经常加班,每个月至少还要扣除500元的打车费用。同样因为加班,她身体状况有些欠佳,而治疗方案是去药店买来各种营养补品,比如维生素片和钙片,这部分医疗支出按1个月200元计算。那么粗略统计,Alexia的实际收入仅是4500-660-400-500-200=2740(元)。

史琳达在传统型企业上班,基础工资只有1800元,奖金是1000至1300元浮动。但是她们单位是有食堂的,而且这食堂居然还管早、中两餐,如果晚上加班的话晚餐也是有的,因此每月就要多660元。史琳达住在离单位不远的地方,上班步行15分钟便可到达,因此每月还要少支出100元的交通费。加上她也不属于白领阶层,攀比现象相对不明显,而且就算有精力攀比也无发挥之处,单位规定上班时间必须穿工服,这样就又省出了400元的攀比费。经过粗略计算,史琳达的实际收入应该是1800+(1000+1300)/2+660+100+400=4110(元),反倒比Alexia多了。

同样的例子是,“四大”(世界上著名的四间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德勤、毕马威和安永)已经成为经济系学生就业的保底选择。当企事业单位起薪停留在三五百时,“四大”开出5000元高薪,当然极富诱惑力,但当企事业单位起薪涨到三四千元,“四大”不过微调到6000元,却要每天工作12个小时以上,且节假日加班成风,相对许多企事业单位“8小时外再无事”,外加频繁发放的福利,算起来“四大”的月薪性价比很低。可见抛开职业发展来说,工作也像买东西,性价比真的很重要啊!

会选择的性价比才高

每个人心目的性价比标准都不一样,有人追逐的是金钱,有人要的是自由。比如24小时中,如果我们用4小时赶路、8小时上班、1小时加班、1.5小时应酬的话,剩下多少时间给自己?再比如我们为了向更高一个职位迈进的时候,花费了多少与家人团聚的时间用来业余充电和人际交往?这些都是无法用钱来衡量却要纳入性价比里面的东西。现在,我们来教你怎么选择那些性价比高的职业。

A、概念扫盲:何为“职场性价比”

所谓“职场性价比”,就是指工作的投资回报率,比如收入不算太高,却能享受公司其他额外的福利,比如工作餐、单位班车、子女入托、车贴等,这样的工作可谓“性价比”很高了。反之,收入虽然很高,但是经常加班,交通费奇高,吃饭自己解决等等,这样的工作“性价比”就不算高了。

B、明白“性价比”有啥用

有人选工作注重稳定、福利好;有人注重轻松自由;也有人注重高薪或挑战性。职场性价比之所以重要,在于它可以作为一个标准,让你不至于迷失在各种衡量维度中。

同样的薪酬水平,相比于每天死钉在办公室的工作,能够自由处理时间的工作就更为理想。

C、弄清楚哪些行业“性价比”高

物流、金融、房地产等行业都是收入看好的行业,这些行业有低底薪、高奖金的特点,有风险、高回报,时间也相对自由。

D、“性价比”高,前途好

资深从业者在行业中不是通过耗时间赚钱,而是可以灵活处理自己的工作时间,靠高收入来获利。职场性价比衡量了你在公司的重要性,也说明了你的职场成熟度,性价比越高,越容易在下次跳槽中获得好工作。

*三步评估职场前途

1.薪水与去年相比有否增长?

在劳动量变化不大的情况下,你的薪水有增加吗?如果没有,现在的工作能否帮你积累有价值的职场经验或人脉?

2.职位的升迁速度如何?

有的公司赚钱很快,但员工的升职加薪很慢,上升的空间也很有限;有的公司起薪虽然不算高,但调薪、升职速度比较理想。

3.公司的升迁环境好吗?

·仔细观察或委婉询问资深员工,衡量这家企业是否值得一直待下去。可千万别去问人事部的员工哦。

·如果公司人员流动过于频繁,很少有人做足2年,中层领导多为“空降”,就不是好现象。

·业绩考核结果与你的业绩是否相符?

·公司是否有完善的激励与升迁机制?

·是否多次提出加薪都没有得到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