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生活 快乐作文

2013-12-29 00:00:00徐施凤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3年10期

“作文和生活一样快乐。”这是生活作文实践研究的一项重要成果,意思是引导孩子融入生活,做生活的主人,体验生活,感受生活的滋味,从而积累丰富的写作材料,由快乐生活引导快乐作文。我们可以尝试以下“四个学会”,让学生步入“快乐生活,快乐作文”的境界。

一、寻找创意,丰富写作材料

“昨晚一场大雪,大地披上了银装。清晨,小萌和邻居小伙伴一块儿堆雪人,用胡萝卜做红鼻子,用饼干做嘴巴,用青椒做耳朵。过了一会儿,几只小麻雀飞来了。呀,大雪人的鼻子、嘴巴、耳朵呢?全被小鸟吃了!小玉说要用簸箕扣鸟儿玩。小萌不同意,说:‘小鸟太饿了,好可怜。大雪天,它会冻死的。’大家同意小萌的意见,都把自家的剩饭剩菜倒在大雪人的脚下,让鸟儿们欢快地美餐一顿。”

以上是一段创意作文,是孩子们在生活中发现的,充满了童趣,有内容,有细节,有特色,有积极意义。

有一回,我班小岚的作文发表了,她用稿费买了许多巧克力,准备发给全班同学。我想,这正是个进行创意作文的好机会。于是,我让班委设计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班会。班会开得很成功,同学们写了作文《甜甜的分享》。下面是其中的一个片段:

“哈,打开亮晶晶的糖纸,我轻轻地舔了一舔,好甜,再咬一口,巧克力在舌尖融化了,像丝绸般柔滑。这时,徐老师说:‘分享到小岚的巧克力,大家都很高兴。’大家都兴奋地鼓起掌来。徐老师又说:‘你们是否也想分享小岚的那篇优秀作文?’‘想!’大家都望向了小岚。小岚走向讲台朗读作文《我有一棵故事树》。我们边品尝巧克力边欣赏作文,美美的,甜甜的,香香的。”

以上活动是老师和学生共同设计的,将分享巧克力和欣赏美文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增添了学习生活的趣味。

作文,没有生活经历是难以下笔的。有了生活经历,也要有创意,这样才能写出好的文章,让读者赏心悦目。

要快乐作文,教师首先要启发孩子将平凡的生活变得快乐而有意义:发现自己独特的地方,相信自己也有长处;乐于分享,分享的人越多快乐就越多;善于沟通,把自己的心事说出来;学会感恩,珍惜身边的人;学会赞美,为别人的成功高兴……这些,既是快乐生活的内涵,实质上也是快乐作文的积极主题。

二、学会观照别人的快乐生活,放大生活体验

当自己感到不快乐时,要多多观察和对照身边的人,把别人的快乐学过来,增加自己的幸福体验,使自己也能生活在快乐之中。

我班的小兰同学是农村孩子,她在《妈妈睡得正香》中写道:星期天的早晨,我一觉醒来,揉了揉蒙眬的睡眼,发现平时早已起床的妈妈今天还没醒来。我轻轻地推开妈妈的房门,只见疲惫不堪的妈妈仍在熟睡,睡得那么沉,那么香,我不忍心吵醒她。一缕阳光从窗外照进来,照在了妈妈安详的脸上,我发现妈妈蓬乱的头发上还黏着零星的草屑,而窗外是堆得像小山似的稻草。我的心不禁一颤,这些天妈妈这么忙,爸爸又出差在外,家中全靠妈妈一个人撑着,真不容易啊!

这个片段中,小兰从妈妈睡得很香的表情里,看出了劳动所带来的快乐与辛酸。

学生要学会从校内外的生活中,天天锻炼自己,天天找到快乐。在家里,观察和模仿爸爸妈妈;在学校,学习身边的伙伴的好习惯;在社区,关注和向往社区人们的快乐。发现了他人的快乐,会使自己原来的快乐放大许多倍;积累了许多快乐体验,快乐作文就水到渠成了。

三、树立作文的自信

小邱是班里最怕写作文的学生,在批改作文时,我总要用红笔在小邱的作文里圈出几处亮点,找出好词语画上波浪线,或加上一个红圈。后来,我要求小邱在誊写作文后,自己找出亮点,画上波浪线,每次作文最少要画三处。这个办法真灵,小邱对作文越来越有信心了。

寻找作文的优点,能激发孩子的积极情绪,久而久之,这种情绪会上升为一种信念,使学生相信自己能写好每一篇作文。

我班的学生学会了寻找作文中的亮点:能写出生活的细节,表现生活的原汁原味;能参照生活,形成作文思路;能刻画人物的性格,描绘生活中的动人场景;能根据生活素材巧妙剪裁,描写生活;能运用恰当的修辞,生动而形象地表达;能进行合理的想象,将自己的情感融入生活,表达积极的情感。

四、学会欣赏,增强作文的功力

孩子有了发现的眼光,就能收集他人佳作里的“金银财宝”,就能站在别人的肩上,看到自己的进步。

当然,积累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越精越好。学生阅读的时间有限,大脑容量也有限,所以,教师要经常鼓励孩子在欣赏佳作时,选取最有生活意味的、最适合自己的生活素材,掌握写作方法和技能,增强写作的功力。

积累,是为了运用。以下的“四巧用”,方法简便,易学好用:巧用佳作的思路,巧用佳作的事例,巧用佳作的锦言妙语,巧用佳作的朴实文风。

(责编 莫彩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