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感悟的天地,但生活中的美好瞬间、精彩感悟,往往因我们不注意,而从我们的眼前飘然而逝,使我们追悔、遗憾。学生往往更不注意,尽管有时他们醉心于其中,但不注意捕捉,或是不善于捕捉。这需要我们教师多鼓励,多引导。
很多时候,此情此景,一旦失去便难以追索,正如人生一样不可复制。
一、灵光可遇不可求
所谓灵光,既是生活中的感人故事冲撞我们的心灵所激起的浪花飞沫,又是大自然的美景撩起的温馨柔情,也是此时此地的哲思睿语,我们的喜与忧、嗔与怨,都会融入其中。
1.这故事如此曲折
不起眼的墙根下的一个老人,却有着不同凡响的经历;在太阳下晒着的书里也许有一个让人为之欷歔的故事;那个娇小的妇人,眉宇间为何结着哀怨?莫非生活给她添加了过多的酸涩?
对每一个“为什么”,如果我们都能追根究底,留给我们的就将是不一样的精彩。
2.这浪花如此动人心魄
路边不起眼的花草,却也有着暗暗的幽香;竹外三两枝的红花,却能够吸引路人的眼球;也许只是天际的一抹白云,却撩起人们追逐的欲望……我们要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自然,去触摸大自然,去感受大自然。
也许,一次不能感动,也许几次不能发现,但就在这一次次的面对面,一次次的亲密接触中,你的情、你的爱,融入了山间,融入了水中。不为飞鸟而动的,也许会为野草而生敬意;不为山冈而留意的,也许会为一席洼地而流连……这情怀是如此的神秘,又是这样的动人。你不会知道学生什么时候会心血来潮,但总会有一片吸引人的景致,让他们深受感动。
是的,面对这些景致,我们不会无动于衷,它们触动了我们的心灵,让我们为之悲伤,为之欣喜,若是让这些瞬间的情思消失,那么,留给我们的就将是深深的遗憾。
二、捕捉那瞬间的精彩
我们不要让瞬间的精彩从我们面前消失,要捕捉住它们,让它们化成文字。很多人懂得这一点,也愿意为之付出,这让他们成了文坛的俊杰。李贺备锦囊,每有所得,便收入囊中,才写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的壮伟诗句;贾岛推敲不断,为的就是那一瞬间的感受,最终写出“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的有意境的诗句。
1.生活的画面,常见常新
生活中的故事是那样的普通,但锅碗瓢盆中也有欢快的乐音,幽怨里也藏有无限的爱意。生活是如此的平凡,然而正是这看似平凡的生活,让我们觉出生活的味道,感受到生活的可爱。因此,我们要结合教材,去追索和感悟,让生活常见常新。
师:“捡石子干什么?撑破了裤兜!老是捉小虫子,不叫你的小手中毒才怪呢!”面对母亲的厉声责备,法布尔很难过,眼泪刷刷地往下掉,很不情愿地把心爱的小宝贝丢进了垃圾堆。但父母的责骂丝毫没能阻止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每次放鸭,他仍然兴致勃勃地捡那些没用的玩意儿,背着大人把衣袋装得鼓鼓的,躲起来偷偷地玩。正是这种对昆虫的痴迷,把法布尔引进了科学的殿堂。那么我们是否也曾有过这样的经历?是否在父母的责备中变成了父母眼中的乖孩子?
面对这样的追问,相信每一个学生都不会无动于衷,都会想起那一个个鲜活的画面,对自己的行为作出判断。
2.自然的美景,撞击心扉
无论是“留连戏蝶”还是“自在娇莺”,都是那样的引人注目,“黄四娘家花满蹊”留下一片灿烂,一片生机,我们要引导学生去大自然走一走、看一看,聆听鸟的鸣叫,嗅嗅花的芬芳,为山的巍峨而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为水的力量而吟诵出“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观……心有所感,自然会发之于外,用动情的文字留下珠玑般的精彩。我们要引导学生咀嚼字里行间的情,揣摩言外之意。
师:面对“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风光,我们也如作者一样惊叹,心中涌动的是无限的喜悦。大自然是否也有过让你怦然心动的时刻?
于字里行间领悟,整理记忆中的美景,才能有所感悟。教师的引领和点拨将学生引入了一片神奇的天地。
三、让捕捉成为生活中的长项
任何事情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才有望成功,生活中的闪光点的捕捉也是如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捕捉,把自己置身于生活之中,不断感悟生活的浪花飞沫,切实认识到:如果你没有生活,或是不愿意深入生活,那你就不可能有所发现;要让他们自觉放下身段,发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捕捉不为人注意的琐碎事件,从中发现那些闪光的东西,并不断思考生活。只有认真思考生活,才会有确切真实的感悟,才会有灵光突现。
一旦灵光突现,就要及时捕捉,不必润色,自能光彩照人;一旦精心酝酿,自可甘甜无比。让捕捉深入学生的内心,让捕捉成为学生生活的长项,这样,学生才会有取之不尽的素材。生活是美好的,莫让灵光悄然逝去。
(责编 莫彩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