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四大误区
据研究,含有600余种化学成分的茶叶,其中有5大类是对人体非常有益的营养物质。然而,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茶的认识也存在不少误区,这可能会给健康带来隐患。
误区一:浓茶“醒酒” 人们饮酒后,酒中乙醇在肝脏中先转化为乙醛,再转化为乙酸,然后分解经肾排出体外。而酒后饮浓茶,茶中咖啡碱等可迅速发挥利尿作用,从而促进尚未分解成乙酸的乙醛过早进入肾脏,使肾脏受损。
误区二:品新茶“心旷神怡” 新茶存放时间太短,多酚类、醇类、醛类含量较多,如果长时间饮新茶可出现腹痛、腹胀等现象。同时新茶中还含有活性较强的鞣酸、咖啡因等,过量饮用可产生四肢无力、失眠等“茶醉”现象。
误区三:饮茶会使血压升高 茶叶具有抗凝、促溶、抑制血小板聚集、调节血脂及改善血液中胆固醇与磷脂的比例等作用,可防止冠状动脉变窄,因此,饮茶可防治心血管疾病。
误区四:“茶医百病” 对有些患者来说,是不宜喝茶的,特别是浓茶。浓茶中的咖啡碱能使人兴奋、失眠、代谢率增高,不利于休息。此外,咖啡碱还能刺激胃肠分泌,不利于溃疡病的愈合;而茶中鞣质有收敛作用,使肠蠕动变慢,加重便秘。
(摘自《首钢日报》)
食大蒜四不宜
1.眼病患者不宜 患有青光眼、白内障、结膜炎、麦粒肿、干眼症等眼疾的人平时最好少吃大蒜,特别是身体差、气血虚弱的患者更应注意,否则时间长了会出现视力下降、耳鸣、头重脚轻、记忆力减退等现象。
2. 肝病患者不宜 很多人用吃大蒜来预防肝炎,甚至有人在患肝炎后仍然每天吃大蒜,但须注意,大蒜的某些成分对胃、肠还有刺激作用,可抑制肠道消化液的分泌,从而加重肝炎患者的恶心等诸多症状。
另外,大蒜的挥发性成分可使血液中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等降低,并有可能引起贫血,不利于肝炎的治疗。
3. 非细菌性腹泻患者不宜 患非细菌性的肠炎、腹泻时,不宜生吃大蒜。如果再吃生大蒜,辛辣味的大蒜素会刺激肠道,使肠黏膜充血、水肿加重,促进渗出,使病情恶化。如果已经发生了腹泻,食用大蒜更应该慎重。
4.重症患者不宜 食用大蒜、辣椒等辛辣食品,有利于健康人,而对得重病、正在服药的患者,则有明显的不良反应,不但会降低药效,还有可能与药物产生连锁反应,引发危险。同时,有可能与药物产生连锁反应的辛辣食品还有姜和小茴香。
(摘自《中国中医药报》)
彩色口罩加重咳嗽
最近感冒的人剧增,口罩就成了人们预防疾病的第一个“保护伞”。然而,市场上出现了许多带有卡通图案和颜色亮丽的口罩。实际上,其中暗藏着很多健康隐患。
北京朝阳医院睡眠呼吸中心主任郭兮恒解释道,普通合格的口罩一般都是无色口罩,其材质都是用纱布和无纺布做成的棉质口罩,没有经过任何的化学处理,无异味,而且透气性和过滤性都很好,所以较为安全和清洁。而这些时尚彩色口罩,大多为化纤面料,经过化学处理,其图案和色彩也都经过染料染色制成,可能存在刺激气味,有些彩色口罩内外颜色不一,再加上透气性较差,虽然美观,但却存在一定的健康隐患。
“一些彩色的口罩经过染料染色后带有一定刺激气味,这些气味很容易对呼吸道造成刺激。”郭兮恒说,长期戴这样的口罩,很可能出现反复咳嗽、呼吸困难,甚至诱发支气管炎,尤其患有呼吸道过敏、哮喘的患者,戴了这种口罩可能会加重病情。如果口罩材质不好,或者带有异味,还会对脸部或颈部的皮肤造成一定刺激,引发皮肤过敏等问题。
郭兮恒建议,在购买口罩时,最好到正规的医院或药店购买,千万不要在一些路边摊购买,或者购买时只一味图时尚好看,而忽略了口罩本身的功能。挑选口罩时,应根据天气的冷热程度,选择厚薄适宜、大小适中的口罩。戴前要先洗一下,最好准备两个换着戴,并养成当天洗的习惯,洗后拿到太阳下晒一下,或用开水烫一下,以便消毒。
(摘自《生命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