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唱

2013-12-29 00:00:00蒋显福
散文诗 2013年1期

广陵散

身长七尺的凤仪,远迈不群的奇才。

打破束缚,回归自然,乱发散服。

让风云来魂魄,揽天地入襟怀。这就是嵇康,这就是魏晋风度。铮铮然。叮叮然。抚琴与打铁,是他为一个乱世演奏的别样交响。

起落的铁锤,四溅的火花,惊醒了死寂的氛围,烫痛了洛阳的目光,让一个黑暗的世道产生了几缕活色。砧上的铿锵,分明是灵魂的燃烧与锻打,分明是对专制与杀戮的激烈交锋。

龙性难驯,使他难逃身首异处的宿命。断头台前,从容尤难。在白刃与血腥前,能平静演绎梵音妙韵,那是超越生死、直达永恒的圣灵境界。那时,太阳正圆,树木正绿。

那时,三千大学士送导师远行的目光是一道汹涌的激流。那时,监斩官的汗水,正滴落在司马氏腥红的斩杀令上。那时,刽子手的刀刃,正被烈日的恶焰烤出一片煞白的凶光。

此时正好,好一座空前绝后的琴台。

“让我弹一个曲子再走吧!”镇静的语气里有谁能够听见,血肉之躯内一架不朽的耿骨,正将一条条神经,嘎嘎绷成一道道能奔雷走电的琴弦。但悲愤欲啸的表面却神也定,气也闲。

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仰俯自得,游心太玄。两袖拂摆着泰山昆仑,十指流淌明月清风。凝重里是山水的气场,缥缈间是沧桑的咏叹。

铮铮操操,悠扬远逸。扫尽喧嚣,雪融燥气。风骨凌凌,清气浩浩。

弦断。刀起。头落。竹林萧萧,乾坤穆穆。

叛逆的傲骨,自由的精魂。

志士的劫数,神曲的绝响。

由此,《广陵散》穿越时空,隔着千年的厚墙,今日可有人倾听,在历史深处回荡不息的天籁。

二泉映月

深深的咏叹,低徊的歌吟。

绵绵不尽的倾诉,九曲回肠的召唤。

悲而不绝,哀而不恸。一次次,一次次地用优美的旋律,把月光从泉水里捧起来,犹如在黑暗的长夜里,一次次地打捞着憧憬与明天。

宁静,清澈,温柔,皎洁。

每一个音符里都栖息着爱的精灵。有了光明就有了自由。有了希望就有了幸福。

二泉,分明是两只深沉的眼睛。

映月,分明是对善良与光明的企盼!

就这样,它沉醉了一个古老的民族。有多少人,多少回被它征服,被它销魂,为它赞美。

这是应该跪着才能倾听的音乐!

这是指挥家小泽征尔的膜拜。

在风雨飘摇的年代,一个破落家族的后裔,怎经得住厄运联袂而至,不幸连绵而来。

没有妻没有儿没有家的孤独。

没有衣没有被没有火的寒冷。

没有左眼,没有右眼,没有一丝光亮的黑暗。心灵仅剩下炎凉的世态,被辱没了的尊严。

似乎,这残酷的世界留给一个旷世绝才的只有绝望之后的绝望,和一根沿街乞讨的竹杖。

不!还有绝望里的才情。还有一把可托付生命的胡琴,还有心灵在旋律中的自由与高贵。

在痛苦与悲愤、哀愁与忧伤交织的心灵中,清泉与月光交相辉映的意象,渐渐地荡漾成优美无比的旋律。

在黑暗、寒冷与孤独无边的隧道里,阿炳紧紧攥住了一缕艺术与命运的光芒。

要用音乐使痛苦与痛苦相拥,使忧伤与忧伤相携。要用人类共同的善良与向往,来承受共同的生存悲剧之痛。

要将自己的黑暗与绝望,变成人间的一炉炭火,去温暖共同的寒冬。要将个人的叹息与呻吟,变成蕴藉的旋律,去抚摸共同的忧伤。

人生可以悲叹,但不能呜咽!

要用弓与弦,为这个看都看不见的冷酷世界,开拓出一道悲悯与爱的灵魂风景!

把一生的苍凉揉碎在两根出神入化的弦上。把一世的无奈放逐在一把纵横驰骋的弓上。月之阴晴圆缺,月之霜雪冷暖,在晶澈清灵的泉水里涵照、幻化、濡染。

泉水深情而忧伤地拥抱着千古之月,万川之月。诗的光华倾泻在古老的土地与苦难的灵魂之上。就这样,泉水与月亮将一位民间艺术家的泪水与梦想,孵成了传世的绝唱。

冰封的人生中,蜿蜒出了一泓春水,泄露出沧桑的玄机;黑暗的云层间,挣出了半轮皎月,临照了寒冷的世界。

就凭着那颗辛酸而敏感的艺术之心,精深地感受、体味、升华了人世间的坎坷与苦难,将一滴滴灵感、一缕缕旋律,都化作潺潺流淌的神韵,去抚慰人间的伤痛,去润泽心灵的荒原,没有技艺,没有润饰。只有心声的自然倾诉,只有性灵的自然流淌。

意境超越苦难之后,艺术便超越了平凡,穿越了时空,这是人类精神与艺术的涅槃。

只有人性美好与善良的种子,才能在命运坚硬的岩石上,孕育出灿烂的奇葩。

阿炳离开很久很久了!但他的泉水与明月,却永远荡漾在一个民族的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