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特岗故事

2013-12-29 00:00:00代丹霞
新课程·上旬 2013年4期

2011年对我来说是一个特别的年份。这一年我大学毕业,结束了我四年的大学生活;这一年我成为一名特岗教师,实现了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变。这一年我来到建国完小,开始了职业旅程第一站。

一、迷茫

以前,总觉得做一名小学教师非常容易,无非就是教一群孩子认几个字,再陪他们做做游戏,这些事几乎没有一点难度。然而,当我真正站在三尺讲台的时候,却发现一切都不是想象的那样简单。

在最初的一段时间里,由于我没有把握好“宽严有度”,以至于我在课堂管理上手足无措。无论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堂下,我对学生总是笑呵呵的,遇到不听话的学生也只是一笑了之。渐渐地,我发现,课堂纪律糟到我无法控制的地步,只要我一转背,教室里就像炸开了锅一样闹哄哄的,甚至有几个特别调皮的学生是完全不听我的话,有一个孩子上课从来不听讲,每次批评他,要他认真听讲不要打扰别的同学上课,他就直接把书包往地上一扔,坐在地上扯着嗓子一哭就是一节课;还有个孩子我叫他背诵课文他就把书撕了,让他做课堂作业就把课堂作业本给扯了,还气急败坏地冲我吼:“我不读书了”;面对这些调皮的学生,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讲道理也做过,扯着嗓子吼也吼过,可他们就是不听我的,我都被他们气哭过好几次。

就在此时,发生了一件给我打击更大的事情,在10月学校开展以“人人上合格课”为主题的赛课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我认真地听全校老师的公开课,充分领略了各个前辈的风采。戴老师在教学中深入钻研教材,注重把知识和能力深入浅出又扎扎实实地传授给学生;谭老师的数学课,她努力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的教学原则,通过教师有序的引导、生动活泼的启发教学,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合作交流,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等等。面对各个前辈出色的教学工作让我相形见绌,尤其是在课后的评课中,看到各个老师给我的评语和赛课倒数第二的成绩后,让我倍感失落,我不禁思考自己到底适不适合当一名教师,自己当初的选择是否正确。总之,这个阶段的人生是灰色的,自信心也在一点点的瓦解。

二、豁然开朗

在过了一段迷茫的日子后,一切又在11月时有了转机。在11月全校组织了一场以“好教师在我身边”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在各个老师的演讲中,我第一次知道原来我也不是那么不堪一击,我做的努力各个老师都看在眼里。这一次的演讲比赛让我重拾了些许信心,于是我决定重新试试看自己到底适不适合做老师。著名教育学家赫尔巴特说过:“如果不坚决而温和地抓住管理的缰绳,任何功课的教学都是不可能的”,于是,我开始狠狠地抓课堂管理。首先,我把班上最调皮的学生调到讲台前的位子以便自己能更好地监督他们,并安排最守纪律的学生坐在他们周围,让调皮的学生在守纪律的同学的带动下,遵守课堂纪律。其次,我把全班以小组为单位,相互竞争、监督,每周选出最守纪律的小组并给予他们奖励。在实施这些措施后,果然有了一定的成效,课堂纪律好多了,调皮的学生也收敛了不少。

针对我的授课,我也尽可能地利用更多的时间学习。比如,听其他老师的课、向年长的老师请教教学经验等。在大家的帮助与自己的努力之下,我懂得了:课堂不仅仅是对课本知识呆板的输入,而应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设计出一个个灵活多样的教学活

动来活跃课堂气氛,以利于学生更好地吸收并学以致用。面对一年级的学生更要采取小步子教学:把内容分成小段落,老师讲一点、学生做一点,及时检查、及时反馈,及时调整。在经历了一系列的蜕变后,我发现自己的生命又充满活力了。

成为一名“特岗教师”可能注定要失去大城市的五彩缤纷、富丽堂皇、车水马龙,但却能收获那一张张天真可爱的笑脸,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

或许我没有“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般的伟大,但我知道站在三尺讲台意味着什么。我一直保持平静而坦然的心,站在三尺讲台,努力教书。尽管有三点一线的枯燥乏味,有无休止的劳顿和潇洒的失去,然而,心是平静的,平静如水。

(作者单位 重庆市丰都县高家镇建国完全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