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如何创新初中历史教学

2013-12-29 00:00:00于海洋
新课程·上旬 2013年4期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教学的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社会的进步,因此新课程标准应运而生。新课程标准下,初中历史教学应该积极创新教学方法,改善教学策略,实现有效课堂教学。主要分析了在新课改下如何创新初中历史教学。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历史;教学创新

新课程标准给初中历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提出了一些新的教学理念和方式方法,如何在初中实际历史教学中落实这些理念和方法,在教学实践中提高教学质量,改善传统的历史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和学习能力,是当前初中历史教学需要创新的内容。笔者对此作了几点分析:

首先,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应该强化课前预习阶段,在复习基础知识的同时,预习新知识,为课堂学习打好基础。新课程标准下,不仅要提高教学效率,还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课前预习就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不可忽视的环节。但是,新课改下的课前预习应该一改传统预习的方法,要充分发挥教师和

家长的积极作用,倡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式的预习,养成预习的兴趣和习惯。一般来说,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预习任务和内容,让学生带着任务去预习,并在预习的时候努力解决问题,记录预习没有解决的问题和疑惑,从而形成自主探究式的预习方式。

其次,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应该将课堂让位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进而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在初中阶段的学生很容易对新事物感兴趣,对课堂中注意力不集中,为了避免此种现象发生,教师要改变教学思想,更新教学方式,想方设法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nVA1XKg4NsiNvke3h6D92Q==学生成为历史课堂的主体。

最后,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应该充分发挥历史情境的作用,让学生在生动的历史情境中实现体验式学习,进而加深对历史知识的

理解。创设历史情境有很多种方式,如实物演示情景、图片展示情境、表演再现情境、语言交际情境等,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营造生动具体的历史情境,提高学生的参与欲望,并投入到体验式学习中。例如,在学习玄奘西行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导入学生比较熟悉的电视剧《西游记》中的小片段,让学生回答《西游记》的人物、目的等内容,这不仅渲染了教学主题,还活跃了教学气氛,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去体验和发现知识。

参考文献:

冯荣军.新课程下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探讨[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04).

(作者单位 河北省承德市高新区上板城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