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职高政治课教学中学生兴趣的激发

2013-12-29 00:00:00蒋磊
新课程·上旬 2013年4期

摘 要:兴趣是学生积极认识事物、主动学习的一种心理倾向,是学习政治的内在动力。尤其是对职高学生,采用生动的、多种多样的、适合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教学方式,可以成功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政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职业高中;思想政治;学习兴趣

职业高中是直接向社会输送建设者的地方,其教学的成功,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作为职业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应当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积极投身教育实践,不断创新,探寻适合时代特点的教育教学方法,努力提升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注意力和兴趣,为培养和健全学生必备的政治素质而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活跃课堂气氛

政治课教学过程是“读、讲、议、练”的过程。对说教篇幅较多、道理好懂的教材,要精讲。要多给学生安排一定的议、练时间。这样,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答题思路,或自己设计题肢,从多角度启发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例如,在讲授“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这一内容时,我提出这样的议题让学生讨论:“我们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购买商品受哪些因素影响?怎样看待这些因素的影响?你认为怎样消费才科学?”学生在议论过程中畅所欲言、精神放松、兴趣盎然,既理解了课文,又提高了思想认识。如果教师一直“满堂灌”,学生一定会困倦,收不到好的效果。

二、运用幽默方式

法国演讲家雷曼麦有句名言:“用风趣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提出更容易让人接受。”政治课中的概念、原理都比较抽象,所阐述的内容往往是严肃的道理。要使这些抽象枯燥的概念、原理被学生所接受,教师在教学中就要巧妙地运用漫画等幽默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既可以给紧张、沉闷、呆板、乏味的课堂气氛注入活力,又可以形成宽松、愉快、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自觉地进入愿学、乐学的状态。例如,在教授“现象和本质的关系”时,我引用了这样的漫画启发学生去思考:这幅漫画内提到的规律是谁提出的?它体现的是什么规律?我们为什么只看到苹果落地,而没有看到万有引力定律呢?如此分析和讲解,让学生懂得了现象和本质的关系是:本质是现象中稳定的、深刻的东西,现象是本质的外在表现形式;本质要通过现象来表现,现象是人们认识本质的向导,人们只有认识了现象,借助抽象思维才能揭示本质。

三、渗透校情教育

教学要回归生活,贴近生活。我在政治课教学中经常举校园典型事例,每周校新闻,甚至是日新闻。例如,学习未成年人沉迷于网络带来的危害,叫学生现身说法;讲适度消费,举学校的贫困生一天的生活和学校的艰苦创业史以及典型的优秀毕业生等案例,这深深打动了学生的心灵,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运用媒体教育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教师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有趣因素和艺术魅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表现手段多样化的特点,充分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维持在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设计的CAI课件,力图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效果逼真的声响,给学生以多种的感官刺激,激起学生对所学课文的“兴奋点”,达到“课伊始,趣亦生;课进行,趣渐浓;课结束,趣犹存”的境界。例如,在学习“影响价格的因素”这一内容的时候,笔者做了一个正弦曲线变化的动画来演示价值规律的相关内容,在动画里没有生硬地演示这个曲线,而是穿插一些商品的实物:钢笔、面包、鞋子等,以及一些声音效果,增强了动画的表达效果,很快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内容上来,不仅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醒学生有意注意,而且使学生的心一直被教师引导着。教学紧凑,过渡自然,使教学过程顺利进行,还提高了教学效率。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的有效方法还比较多。只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在备课的同时,注意备学生、备方法,选择灵活多样、切合实际的方法,就一定能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效率的目的。

(作者单位 贵州省习水县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