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批评更有魅力

2013-12-29 00:00:00陈艺婷
新课程·上旬 2013年4期

摘 要:儿童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自然的人。因此,教育者应该尊重儿童的人格、意志和个性特征,以表扬这一积极的激励方法为主教育儿童。儿童又是需要接受教育的未成熟的社会的人,容易形成不符合社会要求的行为、认识和态度,因而教育者又必须运用批评的方法,帮助儿童改变错误的行为、认识和态度。研究表明,一个人行为、认识和态度形成时间越早越难以改变,这也说明,批评教育对于幼儿教育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关键词:批评教育;幼儿园;艺术

陶行知先生四颗糖的故事,一直是教育界的佳话。这个故事给我们展示了批评教育的艺术,陶行知先生将批评视作奖励,从另外的角度去看待犯了错的孩子,学生打人了,陶先生没有训斥,没有疾言厉色,更没有打骂,却让学生一步步地完成了对自己错误的认识过程。他用四块糖就让学生认识到了错误,发掘了学生的四个优点:守时、尊人、正义和勇于认错。我们在感叹陶校长高超的批评艺术的同时,就不得不思考,如何让批评更有“魅力”?这是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学习的艺术。

一、让批评教育更适龄

我们接触到的是3~6岁的智力处于较低水平幼儿,他们对于对和错的认识不像成人那样理智,对于成人肆意的干涉或者帮助会出现抵触情绪。幼儿犯了错误,如果成人一味地训斥幼儿,批评变成了粗暴的打骂或讽刺性的挖苦,这样的批评幼儿自然不会接受,下次遇到同样的问题依旧会犯错。教师只有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采取他们乐于接受的批评方式,才能得到好的效果。

批评教育也要尊重幼儿的自主性。幼儿已经有较强的“借自己的力量来做自己所要做的事情”的意识,因此,可以发挥幼儿自我批评的作用,引导他们发现自己的错误,积极改正错误。这样不仅可以满足幼儿尊重的需要,还可以培养幼儿的自我教育能力。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主张让儿童自己去做,让儿童自己去想,在批评教育上,也应当如此。就拿我们班的例子来说吧,自然角种了一盆草莓,小小的果实正在努力变得鲜艳欲滴,有一天有小朋友来告状说草莓被小曦偷摘了。这时候我先去看了下“案发现场”,还有许多小朋友在埋怨她。了解了情况之后我问小曦:“你是不是想帮小朋友尝一尝草莓甜不甜?答案是什么呢?”她轻轻地说:“还没熟呢,不甜。”“原来草莓没熟之前是不能摘的啊,摘下来的也是不甜的,那我们好好照顾它们,让它们结出更多的果实好不好?”其余小朋友也不埋怨小曦了,而是高兴地应和。“那谁愿意来做草莓的小主人,照顾它呢?小曦,你愿意吗?”她轻轻地点了点头。在这个事例中,小曦在摘了草莓之后就知道自己错了,而勇敢地承担起照顾草莓的责任,就是她自主地改正错误的一个途径。

二、让批评教育更有爱

在批评教育时,教师只有像对待自己的孩子、朋友那样,怀有真诚,理解、尊重、信任和爱护幼儿,才能使幼儿亲近、信任教师,和盘托出心底的秘密,心悦诚服地接受教师的批评和指点。对那些惰性心理,依赖心理较强的幼儿,他们的行为往往未得到别人的肯定,犯错误后又易受教师的训斥。长此以往,他们总觉得不被理解而产生一种惰性和逆反心理,有时甚至与教师对抗。碰到这样的学生,老师在教育批评时应更加关爱,并在平时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多关心,做好心灵疏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我们班的涵涵(化名),父母都不在家,她跟爷爷、奶奶生活,对于一些喜欢的东西,总想偷偷拿回家,这几天有幼儿来向我告状说自己的蜡笔丢了,带来送给好朋友的贴纸不见了……虽然我有些怀疑涵涵,但我没有在所有小朋友面前揭穿她,而是单独将她叫到办公室,面对我时他流着泪,而且当我询问时,她不自觉地哭了,可见她知道这是不对的,并且是存有羞耻之心的。我建议她将小朋友丢的东西偷偷放回去。并给她提供了为班级服务的机会,并承诺如果小朋友觉得她这个值日生做得好,我就给她奖励。可以是她喜欢的贴纸,也可以是图画书。自从有了这样的约定,她很卖力地为班级服务,尽职尽责地做好她的值日生,同样,一个星期后她得到了她想要的礼物。涵涵毕竟还小,对于对错没有清晰的认识,我想通过这样的激励手段让她明白:想得到一样东西没有错,但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的,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

三、让批评教育更灵活

批评也不是一味地斥责,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他提倡教师不要挖苦、讽刺学生,认为好孩子是夸出来的。那么,何不将批评寓于称赞之中?宇祥,他在班级里是较顽皮的孩子,今天,我们的建筑城搭的是“水立方”,分组进行,刚开始挺好的,但是没过一会儿就有小朋友来诉苦了:“老师,宇祥把我们搭好的水立方都推翻了。”我分析了一下,他的行为只是看不得别的小朋友搭得好,于是我过去问道:“宇祥,你见过水立方吗?”“见过”“你想怎么搭呢?”他忙不迭地演示给我看。“不错,那你就当总指挥吧,负责工程的整体进行。”活动结束后,他又不耐烦,但却掩饰不住心中的得意:“老师,他们老是来问我怎么弄,怎么搭,烦死了!”可我却从中发现他的优点。他的热忱、他的专注都深深印在我心里。“可你当了一回小老师,做小老师的感觉好吗?还有哦,小老师可是不会把别人搭好的水立方推倒的哦!”他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又及时地表扬道:“你今天的表现很好,瞧!小朋友在你的总指挥下搭出了不错的建筑!”面对这样比较霸道的孩子,我们更应该谨慎批评,以退为进,先表扬,使幼儿一下子消除敌意,打消其抵触情绪。接着,再和气地指出错误的实质,这样幼儿才能真正心悦诚服地接受老师的批评。

批评教育是一门艺术,事实、场合、时机、分寸这几样因素都要顾及到,而且也要体现艺术性,使幼儿敢于接受批评,乐于改正错误。让我们艺术地批评,让批评更艺术。

参考文献:

王呈祥.表扬与批评的外显意义、内隐意义及其对学生的影响[J].教育评论,2001.

(作者单位 江苏省张家港市梁丰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