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命题能力的提高

2013-12-29 00:00:00李沫
新课程·上旬 2013年4期

摘 要:近几年,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新课程教学工作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新课程的教学工作日益深化的背景下,研究命题的规律性和基本原则显得尤为重要。从一线教师教学实际出发,以提高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命题能力为突破口,对提高教学工作的有效性提出了一些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命题能力;计划

一、教师提高命题能力的重要性

中学教师的教学工作一般包括五个环节,即:备课、讲课、作业批改、课后辅导、测评反馈。测评反馈是教师教学工作的最后环节和重要组成部分。测评反馈是指检查和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取得反馈信息,书面考试是其主要手段。

然而,很多学校都把主要精力放在了课堂教学效率上,却很少注重书面考试中教师命题能力的提高。加之学校工作压力大、教师自身理论欠缺,教师只能是临考前拼凑试题或直接下载网上原题,这样既降低了试题的针对性和创新性,又增加了学生的负担。试卷的效度更无从实现。“教”者没有让学生“学”会,又何谈“教学”呢?

二、教师命题的可操作流程

(一)设计周密的考试计划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起码要求。命制试题,当然也不例外。作为命题教师,应该从课程标准、教材和历年考试的实际出发;从本次考试的性质、类型、ZlZEsor85oFHzmgHcwZ/JBDz77w5SodSSGMuSWFSb00=目的的实际出发;从考生学习水平的实际出发制定命题计划。也就是说,既要了解“考情”又要了解“学情”。

考试计划应包括: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考试方法。具体说来还包括题型、题量、分数分配;考查的重点、难点和基本点;试题难度、效度、区分度等。

(二)编制科学的细目表

通过细目表可以使试题内容在广度和深度上有明确的标准,可有效地避免命制试题受太多主观因素干扰。目前普遍采用美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家和心理学家本杰明·布卢姆等人关于认知领域教育目标的分类,即把学习结果或认知水平分为“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六种水平。实践证明,编制细目表对于广大高中教师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是大有帮助的。

参考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