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之我见

2013-12-29 00:00:00李向英
新课程·上旬 2013年4期

摘 要:在实践高效课堂过程中要大胆尝试,不要担心过多。课堂上教师应该集中精力上好每一堂课,向四十分钟要质量,求效益,力争每位同学都当堂消化,当堂理解。

关键词:实践;高效课堂;寓教于乐;寓学于乐

通过近三年高效课堂的实践活动,我对新课改以来的教学活动有了新的认识,由原来的模糊探索到用一把属于自己的钥匙打开这扇教改的大门。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学校有目共睹,虽然在实践层面上还不尽人意,但这种观念无疑已经深入人心,对于新课改的方向,几乎无人再怀疑。我作为高效课堂的实践者,谈谈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在实行过程中要大胆尝试,不要担心过多。原来在实行之前我们忧虑重重,内心存在三怕:一怕学生课堂“乱”而无序,无法收拾;二怕内容完成不了,无法完成教学任务;三怕讲的内容少学生学不会。通过近三年的摸索与实践,这些担心已经不存在了。

所谓的“高效课堂’就是让每位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紧张的投入课堂,让他们把该理解的内容弄懂,该记忆的内容都会背,都能在课堂上做完,把课堂练习当堂(测试)完成。学生在课堂上没有听懂学会AIUbEqfqNm/a3fagEk9F0pV+DUBzIgwxXPR+E6fjZLo=,做到当堂理解吸收,就必要影响整个教学质量,而且此后其他环节都难以弥补,即使课后加班加点,搞“课内损失课外补”,舍而逐未,收效甚微。

我坚决反对那种忽视课堂四十分钟质量和效益,加重课后学生负担的做法。课堂上教师/dPVXlIadk3cQMB22+Ax3qj7e+gqD7EzSIRmCnK0xXw=应该集中精力上好每一堂课,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求效益,力争每位同学都当堂消化,当堂理解。

“高效课堂“是这样实施的:设置了七个环节,第一环节是导课,导课要求简洁、自然,并板书课题。第二环节是出示学习目标,要求目标具体、明确。第三个环节出示本节自学指导,自学指导要有时间、内容方法和要求。然后学生自学后,进行自学检测,若个别学生出现困惑应把问题通过讨论消化在小组内。第四环节精讲点拨,在自学检测过程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应讲解透彻。第五环节合作环节,设置了一些有难度的问题让学生先思考再讨论。第六个环节本节小结,让学生回眸目标,畅谈收获。第七环节布置作业。

在实施过程中着眼于中后等生。后进生,一种表现为成绩差,一种表现为思想落后及行为习惯差。优生则相反,而介于优生和后进生之间的则中等生,他们会不同程度受到师生的冷落,薄待甚至歧视。要真正实施公平教育,就不能忽视这个群体的教育。课堂教学中,给学困生一定的机会做“老师的小助手”这种方式可以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迫使他们把注意力都集中到课堂中来。

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发展是我们高效课堂的中心任务,高效课堂将单一的教师评价变为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和学生间相互评价,将开头与笔头、知识与技能、操作与实验、竞赛与活动等因素都表现课堂中,创造性地寓教于乐、寓学于乐,进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提高课堂效率的方法很多,还需要我们去思考与实践。我们遇到的困难也不少,碰到的问题也很多,只要我们面对问题和困难时冷静思考,善于总结,一定会不断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李炳亭.高效课堂22条[M].山东文艺出版社,2009.

(作者单位 河南省濮阳市华龙区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