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点带面 有效教学

2013-12-29 00:00:00李虹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3年2期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仅是教学理念,更是我们的教学追求,语文教师要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追求需要点,巧设切入点, 创设体验点,引发思维点,以学生发展为本,优化课堂结构,语文课堂才能呈现有效教学的蓬勃生机。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并不断反思,试谈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途径,以期提高语文课堂教学。

一、追求需要点

有效教学的起点应以学生为本,从学生出发,了解学生学习上的需要。首先,教师要充分地深入了解学生,学会从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如学生已有的知识点有多少?学生学习的难点在哪里?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在哪里?学生学习的情感点在哪里?总而言之,教师要根据情况,认真研读教材,钻研教材并根据需要跳出教材来制定适当的教学策略。

如教学《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时学生误以为“发愤”就是“发奋”这是很正常的,因为他们尚未理解课文。如果此时将正确的认识硬塞给学生,那么学生就成了学习的容器,他们就无法真正体会到丰富的内涵。教师此时可以通过欲擒先纵,开始让学生寻着老师的思路去朗读课文,然后指引学生发现错误,形成探究的期待,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此时,了解“发愤”的意思已经成为他们内在的迫切需要了。

二、巧设切入点

其实,简单、快乐和适用的策略就是有效的。语文教学抓住切入点是实施语文有效教学的关键。

1.目标明确,切入自然

语文教学首先要确定合适的目标。教学目标的内容要抓住重点,简单明了;教学目标的要求要做到具体、可行。另外教学目标要能操作和可检测。这样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实时根据需要调控教学,教学的各个环节就能自然流畅。

2.设置问题,投石击浪

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认知的过程,同时也是思维活动的过程。而学生的思维活动的产生几乎都是由问题提出开始的,这样毫无疑问的问题就成了学生学习的起点。合适的问题能点燃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在语文教学中,任何一篇文章,或多或少的有几个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点”:关键词、文眼、格言警句、段落等。小学语文教师应根据课本内容和学生学习需要因势利导找准切入点,提出有启发性的思考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唤起他们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思维,使课堂充满生机。

3.捕捉生成点,波澜再兴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教学的设计准备一般都很充分、周到。然而,课堂教学是灵动的、动态的、复杂多变的,经常会发生一些无法预料的情况。课堂上,每个学生都在启动思维,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理解,教师也在思维,也有自己的见解,相比而言,众多学生的思维就显得要深刻和丰富得多了。在动态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善于捕捉、判断、重组学生在课堂上涌现出来的信息,教师要利用这些信息,顺着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学习。这样一方面让学生的兴趣得以保留,一方面教师也得到了宝贵的教学资源。那么自然而然地就能够出现精彩不曾预约的有效生成,收到“课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从整体上提高教学效果。

三、创设体验点

小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都能够对文本有着一定的理解,但由于小学生缺乏生活体验,往往不能深入理解文本。语文教师需根据教学内容需要创设体验点,从体验生活出发,深入地理解文本的情境和情感。另外由于小学生受知识和生活经历的局限,他们对课文中所蕴含的主题与情感往往无法理解和产生共鸣。所以,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特别要注重找到学生类似的情感体验,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提高教学效果。如教学《爱如茉莉》一课时,爸爸妈妈“执手而眠”的情景令人感动,有同学提出:“为什么生病还很难受的妈妈胳膊被压酸了也不活动一下呢?”于是,我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练习说话:夜深人静,妈妈一觉醒来,感到有些累,便想翻个身,但她看到在一旁的爸爸时,她——学生联系生活展开想象,从而体会到爸爸妈妈之间的真爱就像茉莉一样平淡无奇,真爱就体现在小小的细节上,顺势培养学生的感恩情结,回家为爸爸妈妈做件力所能及的事。只要教学与生活联系,课堂教学就能生动活泼,效果显著。面向生活,走进生活,生活就是学习语文的源泉。教师应在生活的土壤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情感能力,从而达到有效的教学效果。

四、引发思维点

有效的语文课堂,不仅仅是停留在课堂,而应该延伸到课外,引申到大的教学环境中,从而实现教学的升华。在教学《大江保卫战》一课时,汶川地震刚刚发生,在教学课文第五自然段时,学生对人民子弟兵勇救群众时的奋不顾身和人民对子弟兵的高度信任理解的不够深入。于是,我联系抗震救灾的生活实际,学生有了深刻的思考。有学生仿造文中句式说道:“废墟瓦砾下的群众,看到了橄榄绿,看到了白大褂,就像看到了生的希望。”在本学期习作6的写作中,要求写自己喜欢或崇拜的人,全班均写的是抗震救灾中涌现的少年英雄。可以说生活处处是语文学习的课堂,受教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课内外的资源融通共享,才能带动学生思维,积极有效地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总之,以点带面,在每个点上做到有效教学,那么无疑在整个的语文教学的任何层面上,都能做到有效教学。

(责编 张亚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