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艺术品市场进入理性的调整阶段,总体成交额相比去年缩水已近一半。而影像市场作为一门小众的收藏市场,表现得格外平稳从容。特别是2012年的春拍,华辰摄影专场突破700万,同比增长了213.6%,进入秋拍,影像专场也相应出现了小幅度的缩水,总成交价为513.5万元,相比以往多数200多万的成交总额,仍然值得欣慰。
单价递增 幅度喜人
2012年秋拍,华辰影像推出了五大专题。其中一组在中国建筑史上有着重要学术地位的由梁思成、刘敦桢等人在1932年~1939年间在河北、山西、陕西、四川、山东、北京等地拍摄的古建筑资料照片《中国营造学社考察古建筑照片集》(948张),以69万元拔得头筹。位居第二的则是上世纪30年代民国上海生活相册,内容丰富精彩,保存完好,为上世纪30年代上海各阶层生活百态的全景写照。经过多轮角逐,最终以40.25万元成交。据华辰影像部经理李欣介绍,国内的摄影市场不仅没降反升,6年当中市场一直在变化,一些作品每拍一场,作品单价的递增为10%~30%,到了去年呈现质的飞跃,特别是今年上半年,个别好的作品已经呈现30%~50%的增长率。
影像市场 尚需培育
目前中国影像拍卖市场的作品大致分为三个方面:一是纪实类的作品,二是老照片,三是当代观念性的作品。据李欣介绍,前两类作品已经有比较完善的体系,也更容易被藏家理解与接受。而当代影像国内的市场刚刚起步,理论学术还未形成强有力的支撑,藏家对影像艺术的认知也有待提高。当代影像艺术家由于多年国外市场的历练,不少在国际舞台上得到认可,回流的作品价格显得高不可攀。另一方面,2006年当代艺术火热的时候,也出现一些作品鱼目混珠,趁着大势把作品的价格定得非常高,高价买的作品还不到一年,就变为废品。因此,藏家需要摸索与认识的过程,市场也还需要培育。
影像投资 有四要素
据李欣介绍,《亚东印画辑》最早市场上单张作品仅仅是40元,现在一张精品的价位在500~1000元,这个回报率相当可观。李欣建议收藏摄影作品由四点构成基本价值:一是作品的艺术价值;二是收藏名家名作;三是历史文献性;四为品相。之后,藏家随着收藏的深入、眼力渐好,可以投资年轻的艺术家,因为作品存在价值洼地,未来市场的发展空间大。
(责编:刘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