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麂

2013-12-29 00:00:00乔传藻
作文新天地(初中版) 2013年1期

小黄麂顺着开满粉蓝、娇红、淡黄野花的草地走去。它一会儿逗着偏坡地上的蝴蝶玩,一会儿又踢蹬着青草尖上的露珠,一会儿又惊起几只翠绿的蚱蜢。蚱蜢跳,它也跳;跳起来后脚一掀一掀的。跳着蹦着,它来到了花的颜色比阳光还要炽烈的洼地上。

春二三月的怒江峡谷,雪化了,草绿了,栗树发芽了。坡坡洼洼,站满了杜鹃花。杜鹃花仿佛接到了命令:“一、二、三!”全都绽开了花蕊,全都露出了笑靥。花朵连成花簇,花簇排成花云;花的彩云盖满了坡岭。风一吹,一阵一阵花雨从花云里飘落下来,山野铺上了一床彩色的大锦被。

小黄麂的眼眶里,映满了花光,棕褐色的瞳仁深处,也有一丝红杜鹃的亮彩在闪烁。它兴奋极了。这是什么地方呀?它真怀疑自己是不是走进了红霞编织的帐幕。可尥起蹶子试试,脚底下分明还是坚硬的岩石呀!小黄麂眨巴着眼睛又往前蹦跳了几步,它的鼻子一翘,闻到了杜鹃花的气息。山风不单是驮着花瓣,也染有杜鹃花的芬芳,甜甜的,湿湿的,好闻极了。小黄麂咽了咽口水,它觉得肚子瘪瘪的,该装些吃的东西进去了。它的鼻子告诉它,前边一定有美味的食品。小黄麂颠颠地跑去了。

溪涧边,有一大蓬刺槐。刺丛底下,成熟的黄金草莓没人采摘,被山风摇落在铺满花瓣的山地上。刺枝上的草莓落尽了,杜鹃花粉嫩的花瓣覆盖着它;渐渐地,花瓣越积越厚,花瓣和草莓堆满了石板槽;石板槽仿佛又是个天然的大瓮缸,太阳又像一位酿酒师傅,它整天都用火热的光芒烘烤在花瓣上,烘烤在石槽上,不知不觉把这些花瓣、草莓“烤”成了甜甜的美酒。

小麂子闻到的,就是这股诱惑力很强的酒香。香得那么特别,草莓的气味和蜜糖的气味混在一起,花蕊里阳光的气味和浓郁的酒味混在一起。尽管还没尝到一口,贪嘴的小麂子早已露出了醺醺的醉意。

小黄麂撒欢乱蹦冲了过去。这个傻家伙,站在石板槽边,一气吃了那么多。开初,它还叼一口,抬起头来品品味道:不错不错,这东西比酸梅子甜多了。又叼一口,又抬起头来品品味道:真好真好,不像洼地上的青草,有股土腥味。后来,它干脆头也不抬,嘴巴拱在花瓣底下,贪馋地吃得好不痛快!

栗树上的长尾鸟是知道厉害的,它站在树杈上,大声地发出劝告:“够!够……”

绿斑鸠,这山林中爱唱歌的姑娘,它有着银笛一样的歌喉。这会儿,绿斑鸠站在被阳光照得泛出白光的岩石上,睁亮了红宝石一样的眼睛,拖着长声说:“少吃一点,少吃一点!”

也不知小黄麂听懂了没有;不过,即使听懂了,它的肚儿也溜溜圆了。只一会儿工夫,它胖起了一大圈。

小黄麂懒洋洋地离开了大“酒缸”。太阳,暖融融地抚摩着小黄麂,它感到浑身熨熨帖帖的,脊背上的每一根毛丝经过太阳的抚摩,也都带上了太阳的光泽。小黄麂突然感到有些异样,怎么有一种踩在棉花上的感觉?它想跳起来用嘴去触摸托着阳光的花枝,结果,却在草根上绊了一跤,摔了个四脚朝天。咳,四条腿就像没长骨头一样,费了好大的劲才爬起来。被阳光烘成玫瑰色的花云,在小黄麂眼里也模糊了。它不想走路,它真想躺下身去,枕着花瓣,睡个甜觉。

(节选自《新中国六十年文学大系·儿童文学精选》,主编:王蒙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9年8月第一次印刷)

【点读】

云南大学中文系教授乔传藻是我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他擅长写儿童散文,其中《醉麂》这篇荣获了中国作协首届全国儿童文学优秀作品奖。在节选部分,我们可以认识一位可爱的朋友——小黄麂,它竟然会喝醉,成了一头晕晕乎乎,却依然可爱至极的小醉麂。仔细阅读,你会发现,这个“醉”滋味,醉得有味、醉得有趣、醉得出奇、醉得美丽。

咱们跟着小黄麂去看看这山里的风景吧。瞧,花光映满我们的眼帘,花香又甜又湿,袭了我们的鼻子,醉了我们的心窝。风一吹,花瓣,雨一般落下,伴着绿草、嫩芽和红杜鹃闪烁的亮彩,小黄麂眨巴着眼睛,被这充满大自然美好气息的春给“融化”了!真是春色醉人啊!

更奇的是,在这仙境般的山间,竟弥散着一股奇特的酒香。草莓、蜜糖、花蕊、阳光……原来,大自然是个神奇的酿酒师,它把温煦的阳光送来的“热情”蓄起来,把被山风摇落的草莓盖上花瓣贮起来,渐渐,竟然积了一大“缸”醇美的奇酒。我们这位生命力旺盛而肚子又瘪瘪的黄麂小朋友,怎能抵挡住这样一份“热烈”的诱惑呢?真是奇酒醉“麂”啊!

那麂子确是喝醉了,四条腿竟“像没长骨头”般软绵绵,还干脆“摔了个四脚朝天”。但是,咱们谁会舍得把它划入可恶的酒鬼行列呢?一发现前边有美味,就“颠颠地跑去”,它是不是像小孩儿一般可爱;只闻着掺着阳光味的浓郁的酒味,“没尝到一口”,就露出了醺醺的醉意,这是沉醉美好大自然的心境啊,酒不醉“麂”“麂”自醉啊!这小黄麂就像自然的精灵,就像山野的孩子!它淘气得可爱,它酒醉得迷人!读着读着,我们仿佛也被它感染了,沾了它身上的酒气,也醉了!

春色、奇酒、灵麂,汇聚成一股神奇美好的“醉”滋味,在文字间不断漾开、漾开,要想美美地品味,就再去细细地读一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