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迁徙?
东非大部分是热带草原,水资源极度匮乏,高温干旱季节十分明显和漫长,而夏季是降雨的主要集中季节,因此,由于这种明显的气候变化以及繁殖、觅食等原因,在东非坦桑尼亚的塞伦盖蒂平原和肯尼亚的马赛马拉国家公园,每年有超过100万头黑尾牛羚、15万头斑马和35万头瞪羚,从原本散居的塞伦盖蒂南部,不约而同地辗转走到邻国肯尼亚的马赛马拉,在那里短暂度过一、两个月后,又千里迢迢地返回塞伦盖蒂南部,年复一年,周而复始。
有人计算过,迁徙动物在一年中共走3000千米的路,途中危机四伏,历尽生老病死,比如有多达一半的牛羚在途中被猎食或因体力不支而死。但同时间亦有约40万头牛羚在雨季来临前出生,为没完没了的艰苦旅程添上生气。
下面就让我们跟随动物迁徙考察队的脚步,与这些非洲的动物们做一个亲密接触吧。
迁徙先锋——斑马
斑马因身上有起保护作用的斑纹而得名,为非洲特有物种。它们身上的条纹是为适应生存环境而衍化出来的保护色。在所有斑马中,细纹斑马长得最大最美。它的耳朵又长又宽(约有20厘米),全身条纹窄而密,美丽健硕。
近几年的东非动物迁徙,都是在斑马的带领下开始的。由于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角马们对于迁徙季节的变换已经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但是斑马却依旧对于迁徙的时间可以做出准确的判断,进而带领着大家开始迁徙。
由于斑马特殊的条纹掩护能保护自己不受到猎豹等大型猫科动物的袭击(在这些动物眼里只有黑白两色,而斑马的条纹在他们眼里就像是电视停台的雪花一样,所以斑马们是很安全的),角马们就紧随其后吃着草原上新鲜的嫩草,而斑马们则可以选择到比较老一些的草,这也避免了两者的争斗。
紧随其后——角马
黑尾牛羚——俗称角马。主要分布在非洲大陆东部和南部,多位于热带草原性气候区,如非洲塞伦盖蒂平原和马赛马拉国家公园。黑尾牛羚是世界上数量最多的大型有蹄动物,它们性情温驯,经常被狮子等猛兽捕食,旱季时成千上万结群迁徙。
在茫茫草原上,大规模迁徙的角马始终令人印象深刻。由于每年角马迁徙的日期都不太一样,因此寻找角马的先锋部队就成了重中之重。
终于,在野生动物保护志愿者的帮助下,考察队侦察到了角马前锋部队的踪迹。可是,第二天天微微亮时,前一天看到的角马群已然踪迹全无。考察队果断兵分几路,分头寻找。在翻过两个山头后,终于发现了隐藏在草丛中正悠然自得地吃着草的大批角马。
身手敏捷——瞪羚
瞪羚属于偶蹄目。之所以叫瞪羚,是因为它两只眼睛特别大,眼球向外凸起,看起来就像瞪着眼一样。瞪羚是非常敏捷的动物,持续1小时跑80千米都不觉得累。大多数瞪羚生活在非洲大草原,但是也有少数生活在亚洲(如鹅喉羚)。瞪羚多为群居动物,以容易消化的植物为食。
为了不干扰野生动物的迁徙路线,考察队的生活营地到观察点的距离有50多公里的路程。对于熟悉汽车的同学而言,这50公里不过是在高速路上踩一脚油门的事儿,但在荒无人烟的草原上单程就要走近3个小时。涉水、迷路、侧滑、爆胎甚至翻车,都在考验着考察队的队员们。
除了路程的艰难,考察队员们还要面临另一种危险,这就是以迁徙动物为猎物的凶猛的捕食者们。
顶级猎手——狮子
夜幕降临,考察队正在马赛马拉大草原上寻找“大猫”。草原上的夜间气温比白天下降了20℃,只有12℃。
野外的马赛马拉充满着神秘的原始气息。在保护区,游客也是可以晚上出来搜寻动物的,而狮子,更是喜欢昼伏夜出。
顺着一只秃鹫的视线,考察队员发现了不远处卧着一头雄狮。狮子懒懒的,打着哈欠,倒头翻了个身,又睡下了。
这时,就在距离雄狮不到30米的地方,又冒出了两只瞪羚。好在雄狮已经困了,没有捕猎的意思。这也是考察队与这种凶猛的捕食者距离最近的一次。
伏击杀手——尼罗鳄
马拉河是大迁徙征程中最为凶险的路程。每年都有近20万头角马和斑马丧生河中。这条由河马和鳄鱼统治的马拉河到底是怎样的一条河呢?
为了保证安全,考察队员走在马拉河沿岸5米以外的地方。考察队员还要时刻警惕身边的灌木林,那里的野生动物更多。沿河不停传来河马的吼叫声,听起来很可怕。这段河口聚集着数十头河马,一头成年雄性河马的体重可以达到3吨。而看似温驯的河马实际上脾气非常暴躁,角马渡河很容易惹恼它们而遭到致命攻击。
在穿过了一片灌木丛之后,一条4.5米长的成年尼罗鳄突然进入了考察队的视线。它们是马拉河中最为凶猛的杀手。每年渡河开始后,仅在一个渡河点就会有30多条鳄鱼出现,而马拉河沿岸渡河点的数量难以计数。
食腐大军——秃鹫
秃鹫又叫秃鹰、座山雕,泛指一类以食腐肉为生的大型猛禽。除了南极洲及海岛之外,差不多分布于全球每个地方。它的体形大,全长约110厘米,体重7~11千克,是草原上体格最大的猛禽,它张开两只翅膀后整个身体大约有2米多长,0.6米宽。
由于食尸的需要,秃鹫那带钩的嘴变得
十分厉害,可以轻而易举地啄破和撕开坚韧的牛皮,拖出沉重的内脏;裸露的头能非常方便地伸进尸体的腹腔;秃鹫脖子的基部长了一圈比较长的羽毛,它像餐巾一样,可以防止食尸时弄脏身上的羽毛。
迁徙的路上是艰辛的,生老病死和袭击也常有发生,而秃鹫便跟着迁徙动物。随时等待着享用沿徒偶得的美味。
后记:因为动物迁徙的路线、行进的节点具有极强的不确定性,考察队往往需要连续花几年甚至更长时间蹲守等待,才能获得最详尽的第一手资料。希望通过这篇文章,你也会对非洲的动物们产生兴趣,并在将来也成为考察队的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