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粥样硬化一般常见于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糖尿病等病的患者,肥胖、吸烟也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之一。
我的父亲今年79岁了,平素有高血压。最近,医生建议他进行颈动脉及椎动脉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检查结果显示:左侧颈动脉窦部后壁可见一4.4×2.2mm强回声斑块,右侧颈动脉窦部内侧后壁可见9.2×2.6mm强回声斑块,双侧颈内外动脉内径正常,PW测血流速度及方向正常。
超声提示:双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
父亲没有明显的不适症状。
我的问题是:
1. 为什么会形成斑块呢?斑块是不是比单纯的动脉硬化要严重呢?
2.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需要做手术吗?
3. 如果不做手术,应该怎么治疗呢?
4. 我父亲生活中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呢?
动脉硬化是随着人年龄的增长而出现的血管疾病,其通常是在青少年时期发生,至中老年时期加重、发病。发病人群中,男性较女性多。
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硬化中常见的类型,为心肌梗塞和脑梗塞的主要病因。动脉粥样硬化主要累及大、中型动脉,其病因及发病未完全明了,但已公认高胆固醇、高血压、吸烟等是引起本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脂质代谢障碍、血管壁内皮损伤、血小板粘附和聚集都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有很大的关系。动脉斑块就是是指动脉硬化后形成的黄色粥样脂质集聚物。动脉斑块逐渐扩大,可使动脉管腔进行性狭窄、变硬,引起组织器官的结构和功能性改变。这些斑块是动脉硬化的表现。
动脉粥样硬化时先后出现4种类型的病理改变:1.脂质条纹:是动脉粥样硬化肉眼可见的最早病变。为点状或条纹状黄色不隆起或微隆起于内膜的病灶,常见于主动脉后壁及其分支开口处。2.纤维斑块:是由脂纹发展而来。内膜面散在不规则表面隆起斑块,颜色从浅黄或灰黄色变为瓷白色。3.粥样斑块,亦称粥瘤:由纤维斑块深层细胞的坏死发展而来。内膜面可见灰黄色斑块既向内膜表面隆起又向深部压迫中膜。4.继发性改变:是指在纤维斑块和粥样斑块的基础上继发的病变,如斑块内出血、钙化、血栓形成等。
动脉粥样硬化一般常见于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糖尿病等病的患者,肥胖、吸烟也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之一。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一般多分布在近侧段,且在分支口处较重;早期,斑块分散,呈节段性分布,随着疾病的进展,相邻的斑块可互相融合。根据斑块引起管腔狭窄的程度可将其分为4级:Ⅰ级,管腔狭窄在25%以下;Ⅱ级,狭窄在26%~50%;Ⅲ级,狭窄51%~75%;Ⅳ级,管腔狭窄在76%以上。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血管病变及受累器官的缺血程度。
一般而言,50岁左右时,动脉硬化开始出现,但这并不引起脑缺血。如果颈动脉有狭窄,且狭窄到一定程度,才需要外科去干预或者介入治疗。
从这位老年患者的超声检查结果来看,仅提示有颈动脉硬化斑块,未造成明显的血管狭窄,所以不需要外科处理。患者虽自感没有明显的不适症状,但仍建议患者平时戒烟限酒,注意清淡饮食、适当运动,并辅助以阿司匹林及降脂药物。
医师 张望德
专家简介:
张望德,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血管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糖尿病足、动脉栓塞、脉管炎、颈动脉硬化狭窄、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腹主动脉瘤 主动脉夹层、布加氏综合征、深静脉血栓的药物、手术和介入治疗方面有丰富的经验。门诊时间:特需门诊:周一全天(仅限预约);专家门诊:周二下午、周三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