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你知道……”

2013-12-29 00:00:00边玉芳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3年10期

〔关键词〕心理理论;错误信念任务;心理客体;他人行为预测

一、引言

把一幅卡片呈现给一个人,卡片的一边画有一只猫,另一边画着一只狗。让卡片一边对着他,另一边对着别人。要求他回答他和别人各自看到什么。看起来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任务,可是如果幼儿能够完成这个任务,在其成长的道路上就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这种能够意识到别人与自己的观点有可能不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测他人心理状态的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心理理论”(theory of mind)。一个人如果能够利用“信念—愿望”的理论框架来解释周围的世界,即把他人理解为拥有欲望、信念,并且认识到他人的行为是以其心理或信念为基础的,那么他就拥有了“心理理论”。我们生活在一个需要与他人不断互动的世界中,对他人心理状态及行为的认知构成了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心理理论是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儿童社会性发展研究中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心理理论最初是由普雷马克和伍德拉夫(Premack & Woodruff)研究黑猩猩是否能够认识别人的意图时提出来的,随后被应用到儿童身上。其探讨的核心问题是儿童对他人心理状态以及心理与行为关系的认知发展。心理理论研究最杰出的代表是美国心理学家韦尔曼(Wellman),他对儿童心理理论的研究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一直延续至今。

二、实验介绍

(一)实验一:错误信念任务(the false belief task)实验

1.实验目的

通过儿童对他人信念的认知来考察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

2.实验过程

错误信念任务实验是由韦尔曼和普那(Wellman&Perner,1983)所设计的。在错误信念任务中,实验者向被试(儿童)呈现两个洋娃娃,一个叫萨莉,一个叫安娜。萨莉身边有一个篮子,安娜身边有一个盒子。萨莉把一个小球放到篮子里,然后把一块布盖在她的篮子上面就离开了。萨莉走后,安娜把小球从萨莉的篮子里拿出来放在了自己的盒子里。过了一会儿萨莉回来了。这时候问被试:“萨莉会到哪里去找她的小球?”

3.实验结果

四岁儿童能够认识到萨莉会到她的篮子里去找小球,而三岁儿童则回答说她会到安娜的盒子里去找,因此,四岁以前儿童还不能认识他人的错误信念。

(二)实验二:儿童对物理客体和心理客体的区分实验

1.实验目的

研究儿童对物理客体和心理客体的区分能力。

2.实验过程

韦尔曼等人(Wellman & Estes,1986)征集了36名三至五岁的儿童参加本实验。主试首先向被试呈现两个人物儿童甲和乙,并且说明甲和乙都非常喜欢吃饼干,但是现在都非常饿。儿童甲的妈妈给了他饼干,儿童乙只是在想象自己有饼干。这样儿童甲是真实地拥有饼干,因此属于物理客体条件,儿童乙只是在主观体验中想象饼干,因此属于心理客体条件。然后要求被试回答下列问题:

A.谁可以看见饼干?

B.谁可以摸到饼干?

C.谁可以吃到饼干?

D.谁可以把饼干留给他的小朋友?

E.谁可以把饼干留着明天吃?

在实验中还需要从否定的角度提问,例如A问可以改成“谁不能看见饼干?”并且所有的问题要随机呈现。正确的答案应该是针对物理客体可以进行看见、摸等动作,但是心理客体却不能。

3.实验结果

三岁、四岁与五岁儿童正确回答问题的概率分别是72%、86%、92%。72%的三岁儿童能够作出正确判断,这表明三岁的儿童已能够对物理客体和心理客体作出区分。

(三)实验三:儿童对他人行为的预测实验

1.实验目的

研究儿童对他人行为的预测。

2.实验过程

韦尔曼(1990)通过故事法研究了四岁以前儿童对他人行为的预测。故事中的人物名叫山姆,他想找到他的兔子然后把兔子带到学校里去。实验者告诉儿童,山姆的兔子被藏在两个地方中的一个。让儿童看到山姆到一个地方寻找。在这个地方山姆要么找到了他的兔子(他想要的东西),要么找到的是一只狗。在山姆找了一个地方后,问儿童“山姆是到另一个地方去找,还是到学校去?”同时,韦尔曼做了另一个实验,他向三岁儿童呈现两个位置(一个是书架,另一个是玩具箱子),让儿童看到书架和箱子里都有书。然后向被试介绍并提问:“有一个儿童叫埃米,她不知道箱子里有书。埃米想找一些书,那么她会到哪里去找?”

3.实验结果

在第一个实验中,两岁儿童能够基本作出正确回答:如果山姆找到了兔子,他就会到学校去;如果他找到的是一只狗,那么他就会继续去找他的兔子。第二个实验结果发现,三分之二的儿童的回答是正确的,即回答埃米会到书架上找书。两个实验都说明,儿童是根据对他人欲望的了解来预测其行为的。

三、实验应用

心理理论的研究是儿童认知发展的重要领域,也是发展心理学家最热衷的主题之一。它为我们理解儿童的认知发展开启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首先,对儿童心理理论的研究使我们重新审视年幼儿童的心理能力。传统观点认为幼儿懵懂无知,天真无邪,犹如一张“白纸”,他们不能像较大的儿童与成人一样,能够理解他人和自己的心理状态,对行为进行解释、预测。随着心理学研究的深入,这一传统观念不断受到挑战。而心理理论的研究成果对此提供了更有力的证据。综合以上的实验,韦尔曼将2~4岁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两岁)——欲望心理学(desire psychology)的心理理论阶段。该阶段儿童的心理理论建立在“欲望心理学”基础上,儿童能够了解愿望、知觉、情绪、行为和结果之间的简单因果关系。

第二阶段(三岁左右)——欲望—信念心理学(desire-believe psychology)为基础的心理理论阶段。该年龄儿童主要仍用欲望而非信念来解释行为,但是也开始认识到信念是心理表征,既可能正确也可能错误,不同人之间可能不同。如前述“儿童找书”的实验中,尽管两个地方都有书,但儿童还是会认为埃米到书架去找书。

第三阶段(四岁开始)——信念—欲望心理学(believe-desire psychology)的心理理论阶段。到这个阶段,儿童开始认识到个人关于世界的信念是对世界的一种解释,这种解释有对有错。儿童在很多方面都表现出了这种能力:相对于某个真实的客体或事件,表征可能是错误的(即错误信念,但该信念的持有者认为是正确的);相对于某种心理状态,行为可能是与其不一致的(悲哀者的微笑);相对于某一客体的实质,外表可能是错误的(外表-真实的区分);两个人的知觉观点或信念可能是不同的(观点采择)。

因此,年幼儿童也在慢慢地发展着心理理论,到四岁左右已经初步建立起对他人心理状态和行为的理解和预知。儿童不仅仅能够观察到人的外部的、具体的行为,还能够认识、理解人的内在心理状态,推测他人的所思所想,并能用愿望、信念、意图等去解释和预测人的行为。他们有他们对世界的认识、对他人的认识和思考,并且这种能力大大超越了传统上人们对他们的估计。由此,教育工作者与家长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儿童观,重新评估儿童的潜能,肯定儿童的能力,同时,需要调整相应的教育与教学行为。

其次,对儿童理论的研究为测量儿童认知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客观可测量方法。从上面的实验介绍不难看出,每个实验都是要求儿童完成某个任务来测量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水平。这些任务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心理理论这个构念,测量了心理理论的不同内容,具备不同的难度。如果将他们进行合理整合,就能够对儿童的心理理论水平进行全面的客观测量。2004年,韦尔曼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对心理理论研究中的重要任务进行研究,以不同难度的任务来刻画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开发了心理理论发展水平的量表。量表中包含了“愿望多样性任务”“信念多样性任务”“知识可获得性任务”“包含物的错误信念任务”“外显错误信念”“情感信念任务”与“真实与外显情感任务”等七项从易到难的任务。通过这些任务的完成情况,就可以客观评价儿童的认知发展状况。

(选自董奇、边玉芳教授主编的《经典心理学实验书系》之《教育心理学》)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与教育研究所,北京,100875)

编辑 / 杨 怡 终校 / 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