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良好行为规范养成的支撑作用

2013-12-29 00:00:00曹凤莲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3年10期

〔摘要〕良好的行为规范是学校教育必须达成的基础目标之一,亦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体现。当前行为规范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学生对行为规范教育的认同和接受,以及对行为规范要求的内化和自律。结合教育实践经验,笔者就如何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与方法,优化教师教育观念,改善教师教育行为,丰富行为规范教育形式,激发和促进学生对行为规范教育的认同和接受度,增强学生对行为规范教育活动的内心感受和体验,切实提高行为规范教育实效等教育现象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探讨。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行为规范教育;支撑;实效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3)10-0011-03

具有良好的行为规范、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既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任务,亦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体现。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是学校教育必须达成的基础目标之一。当前学校的行为规范教育基本秉承了我国传统德育的做法,由学校或教师依据育人目标对学生提出要求,进行系统的行为规范教育,这种外加的强制性的行为规范教育,确实能让学生养成规范的行为习惯。不过这样的教育过程很长且有反复,还会让学生反感甚至痛苦。行为规范教育的核心是学生要认同教育要求,有主动接受的需求。当学生对行为规范有正确的认知,且在行为规范教育活动中有内心体验时,学生才有可能实现行为规范要求的内化和自律,行为规范教育的目标才会真正内化为学生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因此,如何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与方法,激发和调动学生主体的认同,增强学生在行为规范教育活动中的内心感受和体验,才是提高行为规范教育实效的有效方法和重要途径。

一、优化教育观念,改善教育行为,促进学生对行为规范教育的接受度

教师在行为规范教育中可以运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先进理念,理解和尊重学生,随时关注教育过程中自身的语言和行为对学生产生的影响,研究并体验学生对行为规范教育的理解和接受度,从而提升行为规范教育的实效。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现行的教育,大多是“我要求你这样做!你必须这样做!你应该这样做!你就要这样做!”不可违背、不可抗拒。常年来,大部分教师和家长都已习惯以这样的方式来教育学生,严厉的高压政策和违反教育规律的手段使学生更加逆反对抗,如果教育对象有阻抗、不接受,那么教育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和实效。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告诉我们,建立理解、平等、尊重、信任的师生关系,能够缓解学生的逆反阻抗,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明其理,行其德”,“接受”是教师有效实施行为规范教育的前提。在开展行为规范教育前,教师需注重加强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缩短情感距离,运用“爱屋及乌”的情感心理效应,增强学生对教师教育的认可和接受,提高行为规范教育的接受度。

2.悦纳学生

积极心理学的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积极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这就是所谓的正能量。学生有形无形地受到社会、家庭、学校正反两方面的教育,他们的行为也因此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偏差,在矫正和规范学生行为习惯的过程中,学生往往会产生逆反和抵触心理,这时教师对每个学生都要有积极的信念,要相信每个学生的内心都蕴藏着道德良知和是非的价值判断,一旦他们认同教育要求,就会表现出极大的正能量。所以教师要以开放的心态去接受学生的行为表现,理解学生的认识,包容学生的情绪和情感,通过说理、示范、榜样、模拟、辨析、比较等方式,走近学生,感化学生,树立规范形象,体验积极情绪,建设良好品质,促进学生在生活、学习、交往礼仪、公共规范方面形成良好的行为和习惯。

3.观察与倾听学生

“听其言而观其行”是心理辅导的重要技术。在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中,教师要善于全面地观察学生的行为,认真地倾听了解学生的各种认识和需求,真诚地理解学生出现的各种行为偏差及其背后的原因和目的。在制定共性教育要求的同时,关注学生个体认识和行为的差异,运用不同的技术和方法,引导和启发学生通过体验、观察他人的语言和行为,对自己良好的或不符合要求的行为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教育,在具体的、真实的学习活动中,感悟应有的正确态度和规范的行为。当教师看到学生任何细小的改变时,要及时“夸张地”给予肯定,对不规范的行为要及时纠偏并给以具体的行为指导,促进学生良好行为的自觉养成。

4.促进教师自身身心健康

教师既是学校行为规范教育的主导,又是行为规范教育的主体,教师的行为偏差既有道德认识问题,还有心理健康问题。学校除了要不断提高教师师德,还要想方设法促进、维护教师的身心健康,如果教师的人格不健康,受害的不仅是教师本身,学生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这应引起学校的充分重视。学校要尊重教师的职业期待和心理需求,给予教师的工作和生活以积极的人文关怀和心理支持,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规范行为,完善人格,让教师能够以更加平和的心态、积极的情绪对学生开展行为规范教育。

二、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理论、方法和技术,提高行为规范教育实效

高中生自我意识强烈,对行为习惯、人际礼仪、学校规章制度、社会公共规范有自己的理解和评价,他们的理解和评价受社会和家庭的影响可能有偏差,但对成人感的渴望、强烈的自尊和自主意识,使高中生的行为规范教育变得困难。因此,在具体的行为规范教育中,在保留原有的有效的共性教育方法的同时,可以借鉴、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技术,尤其是通过活动、讨论、游戏和训练的形式,注重让学生在教育活动中体验行为规范对于自己、群体乃至社会的意义,认识到遵守规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引导学生能够站在自己和他人的双重立场上看行为规范教育,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公共道德规范,促进行为规范教育工作。

1.认同和接受

学生认同和接受学校的行为规范要求,这是学生行为规范教育取得成效的前提。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行为规范教育中,要让学生知道为人处事、社会活动都有规范和底线,作为学生,这个底线是遵守其所在学校的规章制度和公共道德准则。

比如,高一新生因为其所在初中的行为规范要求各有不同,同时,初中的行为规范要求与高中的行为规范要求在内容上、深度上、要求上也不完全一致。随着环境的变化,如果学生不能尽快接受和形成符合其当前所在学校的行为规范要求和行为习惯,则可能会造成对校园生活的不适应,影响学生的学习、生活与人际交往,进而影响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为了增进学生的心理体验,让学生认同和接受学校行为规范要求,笔者所在学校抓住高一新生军训和进校之初的良好教育契机,在专题教育、班会教育、课堂教育等行为规范教育活动中,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通过讨论、游戏活动、团体训练等辅导,让学生全面了解学校规章制度,切实体验到规则对个人、集体、学校乃至社会的重要意义,认识到良好的行为规范和公共道德规范是学校教育教学正常运行和取得良好效果的保障,是美好校园生活的保障。对教育的认同可以软化学生对行为规范教育的阻抗和排斥,从情感和理性上都愿意接受学校的行为规范要求,接受学校的行为规范教育,进而达成共识: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

2.坚持和自纠

学生在执行新的行为规范要求、养成新的行为习惯的过程中,原有的习惯还是会不断地、顽固地表现出来,影响新行为的养成。教师要意识到这个问题不是学生对学校现有行为规范要求的对抗,而是在接受和认同的过程中,在新的行为习惯养成的过程中,学生对其原有的、非理性的认知作出价值判断时所必然存在的冲突。发生这种现象,教师要能够理解、接受,这种行为偏差是接受教育的开始。

在行为养成的自我坚持和自纠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对学生进行认知干预,只有当学生接受教师理性的认知后,才可能逐步改变自己原有的非理性认知,逐步矫正由此而形成的偏差行为。对于学生偏差行为的矫正,教师可采取提醒、启示、正强化和行为消退等行为矫正技术,让学生不断地在新的行为习惯养成的过程中自我坚持和自我修正。如运用鼓励表扬等正强化行为改变技术,使一些学生良好的行为得到强化和维持;运用消退技术,通过不去关注而减少学生不合乎规范的行为等。这样的养成教育方法科学有效,也蕴含着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关爱,更重要的是它改变了过去以外力强加的教育方式,通过引导、启示、鼓励,激发学生自我坚持纠偏的内在动力。同时,这个过程既能够促进学生形成新的行为习惯,也能够培养学生的意志力、自我教育和自我控制能力。

3.自律和示范

学生存在个体差异,有的学生自律性强,能够自觉遵守学校规章制度;有的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遇到这样的情况,教师可运用强化和榜样示范的方法,鼓励、表彰做得好的学生,用榜样的力量影响带动其他学生良好行为的形成。“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校可通过树立校级的、班级的行为规范标兵,起到榜样示范的作用,以此来激励全校学生,提高学生行为规范的水准。

教师在工作中尤其要关心在行为规范方面经常出问题的学生,要随时发现他们为改变行为所作出的努力,通过及时肯定、强化学生的积极态度和做法,激励学生用潜在的正能量来维持已有的良好行为习惯,获得继续改变不良行为的动力。另外,还可以通过设计各种主题活动,让学生进行自我体验、自我矫正,并通过学生自评和互评,形成自我行为规范的自觉性,由他律转向自律。

三、组织心理辅导活动,丰富行为规范教育形式,促进良好行为规范养成

1.注重参与性和活动性

积极心理学主张在教育活动中,启发学生主体参与的自主性,以积极正面的活动来强化正确的和规范的行为方式,自觉抵制与改变不良的行为习惯。如对“爱护校园环境”的行为规范教育,教师可组织学生通过“寻找学校的美”活动,让学生自发自主寻找自己眼中校园最美的人、事、物,并拍成照片,做成PPT,在课堂上演讲和交流。以此来增加学生对于校园的认识和喜爱,加强学生与学校之间的情感联结,让学生接受学校、喜欢学校,进而融入学校、融入集体。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增强了,就会自觉地爱护校园环境,维护校园秩序,避免一些不规范行为的发生。

如对“交往礼仪”的行为规范教育,可组织一系列的同伴交往、师生交往、亲子交往、异性交往的辅导活动,通过丰富的、具有特定场景的、符合学生生活的、生动活泼的活动,促进学生人际交往的积极情感反应和体验,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人际交往的礼仪情况,学习正确对待异性交往的方式,努力完善自我修养,提高审美能力,间接减少人际关系矛盾和不规范行为的发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如通过组织“团队建设”教育活动,让学生感受个人对团队的作用和责任,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引导学生不断增强集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2.以生涯发展辅导引领学生深刻理解行为规范教育

生涯发展辅导立足于学生的个性发展,贯穿学生的成长历程,学生可以描绘自己的生涯发展蓝图,制定各个阶段的努力目标,逐步以生涯发展规划来要求自己和规范自己的行为。清楚健康的生活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主动的学习意识、和谐的人际沟通能力、文明得体的行为礼仪、对集体的热爱、对集体规章制度的遵守、对公共规范的维护和遵守以及环保意识的树立和执行,不只是学校行为规范教育的要求,而且是学生在规划自己生涯的过程中,意识到作为一个现代人、一个健康的社会人所应该具有和必须形成的良好行为习惯。这些良好的行为习惯与自己未来的职业与生活、目标与理想、生存与发展紧密联系,对自身的终身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当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习惯与未来的职业、社会适应、生活状态紧密相连时,学生自身强烈的自我发展期望就会使得他们对学校行为规范教育的意义理解得更为丰富和深刻,也就更容易接受学校的行为规范教育,自主养成和发展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学校教育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学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不完全一致,二者在理论、内容、目标、方法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且各成体系。传统的德育方式往往通过外在的力量去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而心理健康教育则是通过尊重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激励启发学生内在的自我需求,来达到改变自己、规范行为的目的。可以说,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目标殊途同归,在学校行为规范教育中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方法,会产生强大教育的能量,提升教育效果。

(作者单位:上海市风华中学,上海,200072)

编辑 / 王晶晶 终校 / 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