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积极心理学;音乐教育;真善美
教育的真谛在于培养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与享受,构建学生自身丰富多彩的幸福生活,音乐教育更是如此。它以审美体验为核心,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进而使学生养成对生活积极乐观的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家,而是培养人。”苏霍姆林斯基这句名言使得真、善、美成为音乐教育必须具备的意蕴和价值。学生普遍喜欢音乐,音乐常常成为学生排遣忧伤、点缀生活、振奋精神、宣泄情绪的有效方式。众多研究也表明,音乐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往往潜移默化、事半功倍。
心理健康教育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然而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往往以问题为中心。这种消极的价值取向严重脱离了学生的现实生活,忽视了学生的成长潜能和主观能动性。20世纪末美国产生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积极心理学运动,强调将心理学研究的关注点放在心理健康和良好的心理状态方面。积极心理学的价值取向逐渐使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培养目标回归到本原。音乐的功能正好可以激发学生的内在激情,帮助学生承担起生活的责任,成为有一定知识与技能、富有同情心、心理健康的有用人才。
奥尔夫曾强调:“音乐教育是人的教育。”这种人本主义观点充分揭示了音乐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不可分割的内在关联。音乐教育是一种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真善美的过程,使学生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养成“真”的态度、体验“善”的内容、享受“美”的过程,从而快乐地学习和生活,这完全契合了积极心理学的理念。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以一种更宽泛的视野,重新整合心理健康的各种要素。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只有把各学科、各要素有机联系,相互渗透、互补与重组才能发挥心理教育的最大功能。音乐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既是必要的,更是可行的。
一、用“真”发挥主体性
音乐教育中的“真”就是教师用真心、学生动真情,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是具有主体性的人,他们在各种丰富的活动中不断建构自己的精神世界。教师用真心就是要充分尊重学生,多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与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学生动真情则需在音乐教育中积极主动地体验、感悟、探究与合作。教师有了真心,学生才有真情;学生有了真情,主体性才算有效发挥。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就是提供机会或舞台让学生表达心灵的感受。以往教师更多的是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与记忆。用音乐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则是需要学生通过说、唱、写等形式将自己的心理感受表达出来。音乐的“声、情、意、速、波”往往能激发学生产生各种联想,宣泄学生的不良情绪。有些学生音乐欣赏能力较差,说与写的能力较弱,这就需要教师因材施教,鼓励学生大胆地将自己真实的想法表达出来,不要考虑是否准确,就算是荒唐可笑的也没有关系。对艺术的理解,本来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种对音乐感受的表达,促进了学生之间情感的交流与心灵的碰撞。音乐成为了学生自我表达的媒介,成为了学生丰富自我情感和促进自我成长的途径。同时,也要让学生参与教育内容与形式的设计,让学生把自己喜爱的音乐作品介绍给大家,让学生感到倍受重视。教师要“有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自信,完善学生的心理状态。
二、用“善”推动实践性
积极心理学蕴含的内容非常丰富,如幸福感、满足、满意、希望和快乐。音乐的形象新颖变化、鲜活生动,富有价值,能有效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与情绪体验。音乐教育的“善”就是通过贴近学生的有利、有益和有用的内容之善以及教师的引导之善,培养学生善心,引导学生善行。
首先是内容之善。一是贴近学生的发展。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音乐教育也是如此。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在音乐教育中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要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健全学生良好的心态。学生的心灵需要净化,教师就当选择圣洁高贵的音乐引导之;学生读书需要平静的心态,教师就该用速度缓慢的音乐稳定之;学生的学习需要热情,教师则可选择大乐团演奏的音乐焕发之。二是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教育只有融入生活才能产生力量且成为真正的育人活动,而融入生活的育人活动必然具有真实、自然的品格。在音乐实践活动中,音乐作品的选择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激发学生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兴趣爱好,完全可以把思想内容积极健康的流行歌曲引入到音乐教育活动中,让学生在音乐这种“仿真”的艺术活动中,感悟现实,体验生活。
其次是引导之善。教师采用的音乐教育方法不能脱离学生实际的能力,要引导学生热爱音乐,否则就会使他们认为音乐难懂。为此,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创设良好的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不需要讲高深的乐理知识,也不必多讲艺术家的创作艰难。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器官,激发学生更好地想象。音乐教育对心理健康的促进不需要学生记忆,它将音乐所包含的思想情感传递给学生,引发学生的共鸣,使学生得到相应的感化与感悟。
三、用“美”强化过程性
音乐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是一种心灵感悟的过程,它以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为桥梁,因为一个人健康地成长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人际环境。在音乐教育活动中,教师如果面带微笑,创设情境之美,学生就会如沐春风,产生美的感受。
“美”的过程关键是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轻松愉悦的氛围可以有效消除学生对教师的惧怕感以及对高雅音乐的陌生感,促进师生双方情感的进一步沟通与交流,增强学生的信心与勇气。离开了师生之间愉悦、轻松的人际关系,学生就会有心理设防,甚至产生抵触心理,音乐活动对学生的心理就会产生消极的影响。在音乐教育活动中要想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需要三个条件,一是师德,二是音乐素养,三是教师对学生人性的积极关怀。师德是核心,这样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并引发学生的情感认同与情感共鸣。音乐素养是基础,教师高屋建瓴,才能通过音乐让学生体验美、感悟美、创造美,洗涤学生心灵的污垢。对学生人性的关注则是音乐教育的灵魂。教师眼中要有学生,要尊重学生,要引导学生。学生是发展中的个体,无论懂得多少音乐知识,不管音乐表演能力如何,都是一个个真实的、鲜活的个体。在教师的积极关注下,学生才能享受音乐、获得快乐。只有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下,学生才能处于放松的状态,相互支持、理解与同情,学会表达情感,学会与人合作和积极相处,对学生自我封闭状态的改变大有裨益。
“美”的感受则是通过音乐本身的美和教师激励性评价的美来让学生享受教育过程、享受音乐。评价是教育过程的重要环节,它具有激励与改善功能。音乐教育过程中,教师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围绕学生是否得到发展与进步,给予学生公正、客观、全面的评价。通过评价,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心理发展现状,提高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的能力。笔者通过调查也发现,当代学生虽然喜欢音乐,但音乐的领悟能力与表演能力欠缺。因此,在评价时激发学生的信心尤为必要。首先,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在音乐活动中的各种表现。如观察学生在音乐活动中的表情、行为举止以及如何发声,节奏如何把握,合唱中怎样配合等,及时表扬学生并鼓励存在问题的学生继续努力。其次,教师要提供合适的机会让学生有所表现。能说的让其多说,能唱的让其多唱,能跳的让其多跳。在活动中激励,在激励中产生美的体验。
在音乐教育过程中,教师要用积极的心态看待学生,重视学生个体自我成长的经验,给予学生积极的关注与评价,增进学生积极地交流,增强学生安全感和幸福感。让学生在音乐活动中得到尊重,动真情、养善心、享受美。
注:本文为扬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音乐对职校生心理健康促进的研究”(课题批准号:G/11/P205)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江都中等专业学校,扬州,225212)
编辑 / 李益倩 终校 / 于 洪 任玉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