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应有时

2013-12-29 00:00:00阳平芬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3年22期

〔关键词〕高中生;青春期;异性交往

【活动理念】

青春期的异性交往,是一个值得教师和家长重视的问题。中学生随着性成熟的来临,性意识开始觉醒,对异性的态度也有了显著的变化。他们开始喜欢在异性面前表现自己,并尝试着去吸引对方,有一种与有好感的异性同学互相接近、了解、交往并结为朋友的需要,这些都是正常的心理现象。但是,中学生毕竟处于青春发育阶段,心理还很不成熟,很容易在幼稚、不成熟的思想意识下,任由感情的野马狂奔,从而酿出苦酒。因此,教师需要正确引导学生进行正常的交往,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异性交往观念与心态,防止异性交往中问题行为的产生。

【活动目标】

1.引导学生对异性交往进行探讨,鼓励学生“实话实说”。

2.引导学生全面思索人际交往的观念,注意与异性同学相处的“度”。

3.使学生了解建立并维持成熟的一对一的交往关系需要具备的条件和能力,引导他们建立积极健康的异性交往观念和态度。

【活动重难点】

1.打破困惑,喜欢异性并非“洪水猛兽”,关键是如何认识男女生交往的意义,如何把握男女生相处的“度”。

2.营造坦诚、信任的团体氛围,消除学生对自由沟通和交流的防卫心理。

【活动准备】

背景音乐《栀子花开》、小故事《刺猬取暖》、情景剧表演准备

【活动过程】

循环播放音乐《栀子花开》作为背景音乐,学生进入教室,按小组形式坐下。

(一)热身活动

活动名称:你我面对面

活动规则:四男四女,学生面对面,听指令,做动作。

指令一:与同性同学面对面,握手,拍肩,问好,说句悄悄话。

指令二:与异性同学面对面,握手,拍肩,问好,说句悄悄话。

教师采访:活动过程中,大家面对异性同学时有何感受?为何感觉不一样?

导入:我们已经长大,步入青春期,面对异性,有时候我们会心波荡漾,心中有朵奇妙的花会渐渐开放。面对异性同学,我们该不该交往?如何交往?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个话题。

(设计目的:热身、铺垫、引题。)

(二)自我暴露

一首《栀子花开》把花季的美好氛围带到了我们今天讨论的现场。听着浪漫的音乐,看着充满朝气和活力的你们,我的思绪飞到了我的高中时代,阳老师在这里有一个小秘密要和大家分享。

高二那年的春天,在一堂音乐课上,到现在我还依然记得那堂音乐课上学习的歌曲是《把根留住》。唱着,唱着,我的头随意转了一下,正和两道目光碰到了一起,四目相对的一刹那,浑身有种说不出来的奇妙感觉,因为不好意思,我马上把目光撇开了。音乐课在继续着,但我却不由自主地又朝着那方向转过头去。很奇怪的是,那目光居然也迎着我的目光而来,四道目光再次相遇时,我的心砰砰直跳。同学们,如果你曾经有过类似的经历,请对我笑一笑。(学生笑)看来大家都经历过,这很好。再后来,对眼的事情就经常发生了,我上课的时候注意力无法集中,眼睛总是不自主地朝着他看,我的情绪随着他的情绪变化而变化,当时我想我是喜欢上他了。我很想和他表白,告诉他我喜欢他。

同学们,假如你是我,该如何选择呢?选择表白的请举手,并说出理由。

大家想不想知道阳老师当时表白了没有?请往下听。

我想让他知道,但又怕他知道,为此,我一直忧心忡忡。最后,我终于鼓起勇气写了张纸条给他,向他表达了我的想法。

如果你是他,收到这样的纸条,会作何反应?

晚上,我更紧张了,不知道明天会是怎样的局面,在翻来覆去中,我等到了天亮。

请同学们设想一下,等待我的会是什么样的结果?

第二天,我和他在走廊上相遇,我至今都不会忘记那一幕——我从来没有那么尴尬过,玩笑、默契仿佛都烟消云散了,取而代之的是难堪的沉默。要不是有另外一个同学过来,我都不知如何结束。我想,可能是我什么地方做错了……

请大家说说,当时老师错在哪里?

后来,我把这件事情告诉了表姐,表姐告诉我……表姐毕竟是过来人,一番话让我恍然大悟。

请你猜想,表姐说了些什么?(讨论后回答)

“男女同学之间的友情是非常珍贵的,能保持这样纯洁的友谊是一种非常高的境界,千万不要因为一时的冲动将它破坏,感情之花,只有深藏心底,等到合适的季节绽放,才会美丽。”

老师后来和这位男生怎么样了呢?请大家给这个故事设计一个结局。

(设计目的:由教师的青春期爱情故事引入,教师的自我暴露拉近了学生和教师的距离,让学生放松心态,以便在下面的课堂环节中能踊跃发言。通过让学生扮演故事中的主人公,可以让学生有个思考的过程;通过阐述选择理由,学生可以进一步思考青春期爱情的特点,从而作出正确的选择)

(三)即兴辩论赛

老师的青春期烦恼大家也经常遇到,中国有句老话:男女授受不亲。老师、家长也常担心男女生交往会影响学习和生活。现在流行一句话:“男女搭配,干活不累。”但是我也听说过“男女搭配,伤心受罪”,究竟是“干活不累”,还是“伤心受罪”?下面,请围绕“高中男女生交往,利大还是弊大”展开一个小型的辩论赛。

正方:弊大于利

反方:利大于弊

学生自由辩论。

(设计目的:让学生在辩论中交流,引出男女生交往的意义。教师在穿插与引导时,尽量少说话,少作点评,不下结论,以此建立信任,消除防卫心理。)

究竟应该怎么做才能在男女生交往中趋利避害呢?请欣赏情景剧表演。

(四)情境剧表演

情境1:班长小明(男)与文娱委员(女)紧坐在一起讨论班会活动。

情境2:男生王强约女生小丽晚上看电影。看完电影,王强又约小丽去他家玩会儿,小丽去了。

看了以上同学的表演后,你认为男生女生应如何交往?请写出你的看法,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各组长在全班分享本组主要观点。

(设计目的:通过情景剧表演,小组讨论得出结论,男女之间的爱情,需要建立成熟的一对一关系;也引发学生思考,中学生是否具备这样的能力?)

(五)小故事:《刺猬取暖》

森林中有十几只刺猬冻得直发抖。为了取暖,它们只好紧紧地蜷在一起,却因为忍受不了彼此的长刺,很快就各自跑开了。可是天气实在太冷了,它们又想要蜷在一起取暖,然而蜷在一起时的刺痛使它们又不得不再度分开。就这样反反复复地分了又聚,聚了又分,不断在受冻和受伤两种痛苦之间挣扎。最后,刺猬们终于找到了一个适中的距离,既可以相互取暖而又不至于被彼此刺伤。

问题:这群刺猬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总结:异性交往应把握好“度”。距离是一种美,也是一种保护。

(设计目的:由故事引出,男女生交往要把握好“度”。)

结束语:在我们这个年龄,喜欢一个人就要等他(她)长大,也要等自己长大。爱情是甜蜜的,也是幸福的,要让爱情之花开得鲜艳,就要让它在恰当的季节开放。

点评

这节心理活动课架构设计新颖,细节链接流畅,整体推进合理,目标达成高效。执教者果敢选择高中生青春期异性交往这一敏感主题开展教学,运用自我暴露、角色扮演、情感卷入等多种心理咨询技术,帮助学生实现了“在辨析中汲取营养,在扮演中厘清内涵,在交流中澄清价值,在表达中敞开心灵,在对话中丰富思想”的目标定位,是一节呈现多资源运用、多维度解读、多方位澄清等心理健康教育特质的精品课。

点评者: 张烨,江苏省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教授、德育室主任,无锡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带头人

注:本课曾获得无锡市惠山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大赛第一名,2012年“全国生命教育创新高峰论坛”优秀观摩课。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堰桥中学,无锡,214174)

编辑 / 任玉丹 终校 / 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