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上海人大工作研究会召开双月理论座谈会,主题是“增强‘三个自信’,搞好人大工作”。
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主任、研究会名誉会长刘云耕,原中共上海市委组织部部长周克到会讲话。研究会会长姚明宝等50余名会员出席会议。
会议由研究会副会长孙运时主持,周锦尉等会员作了主题发言。与会者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与发展前景的探索、党的十八大报告有关“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论述,结合人大工作进行了讨论交流。
有的会员认为,“三个自信”是十八大的核心精神,并阐述了“三个自信”的来源:1、自信来自于对自己走过的路的肯定;2、自信来自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比较中对我们优势的肯定;3、自信是对质疑和否定社会主义思潮保持清醒认识的肯定;4、自信也是对我们的实践和实践成果的肯定。
有的会员从哲学角度谈了认识:1、自信是实事求是的自我评价,自信的理论基础就是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2、自信是建立在自觉的基础上的;要从哲学的角度去论证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3、自信是对走向未来道路的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政治体制的设置、框架的设计充满了智慧,理论是有依据的。人大体制的完善要研究几个关系:(1)人大和党委、政府、人民的关系;(2)人大的监督职能:监督的维度和角度要研究,目的是支持政府推进职能的转变,行政体制改革的关键是政府职能的改革;(3)立法、法规的制度方面,要研究人大工作如何促进和保障政治体制改革。
有的会员针对有些同志由于对科学社会主义在认识上有点模糊,对一些问题存在困惑和不理解,产生了总体上真信、部分不信的矛盾心态,分析了原因,认为:“增强‘三个自信’,搞好人大工作”,首先要坚持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其次要增强人大监督干部的力度,坚定推进人大制度发展完善。
有的会员认为,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自信,首先是在坚持、完善、发展这一根本政治制度的实践中发挥人大制度的实际功效。人大不仅是国家权力机关,也是民意机关;其次要建立在完善和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实践中,不断改进人大工作,为完善人大制度提供实践基础;最后,要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人大是代表他们意愿和利益的机关。
有的会员联系在国外的所见所闻,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提出了增强“三个自信”要博采众长的观点。
有的会员认为:1、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根据中国国情确定的最好的制度设计,落实好这一制度,根本上说就是体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统一;2、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必须不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对道路、制度的自信一定要落到行动上。
有的同志提出“了解欧洲、走近欧洲”的建议,指出要认真了解欧洲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研究。
有的会员认为:1、增强“三个自信”意义重大,对内凝聚人心,对外也很重要。要增强民族自信,长自己志气;2、坚持“三个自信”,首先要有底气。我们的底气来自于自己的民族、国家和党的历史,来自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发展。其次要有勇气,不掩饰问题,敢于推动改革。人大工作责任重大,要处理好坚持、完善与发展的关系,铁了心坚持,静下心完善,坚持制度改革。增强“三个自信”,要从国家层面开始,从上到下都自信了,改革的步调就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