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我们以“参与一个社团,获得一种体验,养成一种品质,学会一种本领”为活动宗旨,将社团组织看作是学生素质发展的新平台、个性发展的新舞台、特长教育的新渠道,通过营造社团活动氛围、丰富社团活动内容、优化社团辅导队伍、搭建社团展示平台等,多种手段推进规范管理,扎实有效地推进社团建设。目前,全校“加盟”学生社团的学生超过全校人数的一半。丰富的社团活动成为学生课余时间的成长大舞台。
我的社团我来做主
学生社团全部由学生们自发组建,也完全实施自主管理,比如,社团的负责人都是由社团成员以自己的方式选举产生的,许多社团成员还是学生们自己“招生”组建的。目前我校已经“注册”的学生社团有几十个。
在经典诵读活动中,不少班级自发成立了“星河阅读社团”“筑梦阅读社团”“星光阅读社团”等,他们的读书热情极为高涨,为丰富阅读资源,书社成员自由结合,把家庭藏书带到了教室,组成了小组流动图书馆,还起了非常好听的名字,如“快乐书吧”“QQ书屋”“小书虫图书馆”等,他们每两周举行一次阅读专题比赛活动,如“古诗擂台赛”“美文诵读赛”“讲故事比赛”等。
学校原来的管乐队摇身一变成了“铿锵音符社”。一名学生说:“以前都是辅导员将我们召集在一起,老师自己选几个曲目后带着我们反复练习,练好了随时准备在升旗仪式、大型活动时表演,现在的状况全变了,老师只是根据我们的需要给予指导,要练什么我们社团集体研究决定,除了自己安排练习演奏技巧时间,我们还要自己请老师,了解哪个班的学生家长是这方面的专家,就亲自上门求教,还要自己查阅资料……”
特色社团孕育个性
“星河文学社”在学校的支持下和辅导老师的帮助下创办校内刊物《启明星》,作为写作爱好社员们的“自留地”,平日里辛勤耕耘,精心呵护,现已成为“小作家”的孕育平台。社团成员经常参加各级作文比赛并获奖。
“七彩阳光社团”聚集了各年级喜欢跳绳运动的学生,辅导教师根据他们的设想,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制定了各个学段的活动目标,低年级学生要做到了解跳绳的好处,会使用适合的绳子跳出一些简单的花样;中年级学生要做到了解不同花样跳绳的特点,学会跳一些较为复杂的花样,尝试与多名小伙伴合作完成一些大型的花样;高年级学生要做到了解跳绳的文化内涵,学会比较复杂的花样,能够独立设计和完成一些新颖的跳法,能够和同伴一起协作多种复杂的集体跳法。为提高学生参与水平,采取分层次学习各种跳绳技巧的方法,先由骨干成员和辅导教师一起通过各种方式的研讨活动,设计出“花样”,再对其中悟性好的学生重点培训,再由这些学生去示范、指导其他学生。由于参与学生多,掌握的花样多,观赏效果好,这个社团多次受邀在全区、全市中小学运动会上进行表演,现已成为我校的一张“新名片”。
校内社团多赢效应
社团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中最有活力的部分,学校一直坚持“打开校门搞社团”的方针,充分利用好各种社会资源特别是学生家庭资源来更好地服务学生社团,让社团文化更丰富多彩,让社团的活动能力能够得到提升。为此,学校在各级家委会中专门成立了学生社团指导委员会,成员除了老师和各个学生社团负责人之外,还活跃着一支专家型的家长志愿者队伍。他们不少是退休的老校长、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业务精湛的老专家,她们有活动时间,有参与活动的热情,每周在社团活动时来到学校,无偿指导学校各类社团开展活动。学校还借助这些热心家长的支持,先后编写了《跳动的旋律》《一起学剪纸》等校本课程教材,有效地促进了校本课程开发。
学生家长是社团活动中不能缺少的角色。学校要求学生社团每次活动时必须邀请一到两名有专长的家长参与活动。有的家长会象棋,就教孩子们下棋;有的家长会书法,就当孩子们的书法老师……家长们看到孩子们学习的情趣很浓、锻炼的积极性很高,自己的辅导和参与兴趣大增,不仅按时参加每一次活动,而且辅导时格外认真负责,一招一式得给予指导。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让禀赋不同的学生都可以尽情地吸取到其中的养分,让他们得到自己需要的兴趣培养,并可以在活动中真正各展其长,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当然,学生社团离不开优秀辅导老师的管理和指导。学校100多名教师通过广泛参与学生社团活动,极大地提高了自身的管理水平与教育教学能力。许多辅导教师对自己的辅导角色十分满意,他们认为现在的学生知识面宽,接受新事物快,身为社团辅导老师必须主动从学科的单一性向综合性发展,成为复合型的教师,才会达到学生需求的育人水平。学生社团的建设大大提高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实现了学校、社团、老师、学生及其家庭等“多赢效应”。
小社团,大舞台。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活动就如一股股温暖的春风,吹活了每一名学生的优势潜能和天赋资源,也吹活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和谐教育体系,让学生的校园生活更加阳光、更加充满活力。
【贾宪章,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实验小学副校长,小学高级教师】
责任编辑/程 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