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数学课堂促进自主学习

2013-12-29 00:00:00王婉宾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13年11期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要使学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与技能,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等方面的全面发展,这就对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方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应从学生的生活现实出发,加强实践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既是实现《数学课程标准》目标,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笔者以新理念为指导,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做了尝试,师生双方受益非浅。

一、营造情场——让“情感”在课堂上涌现

(一)让“爱意”充满课堂

课堂上师生之间充满“爱意”,课堂才会有活力,教师才能游刃有余地教,学生才会自由自在地学;课堂上有了“爱意”,师生间才会互相尊重和理解,教师不必将自己的观点强塞给学生,学生也不必小心翼翼地“揣摩”教师的想法;课堂上有了“爱意”,教师不会将目光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上,而是更多地关注每一个学生个体生命体的存在。如学生回答不出问题时,教师可说“你行的,再好好想想!”遇到不愿意回答的学生,不妨满怀期待地说“你先试试,把你的想法说给老师听听。”“你说对了,说得很好。”……在教师暖暖的爱意中,学生往往能产生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从而有了自主的学习和发展。

(二)让“爱意”激发“学困生”

孩子之间智能是有差异的,事实上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学好数学。教师一定要客观地对待这种差异,对学生不能用同一把尺子评价,更不能横向比较,必须看到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起点,每个学生只要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进步,就应该给予肯定,就应该承认他是能行的。例如,班级的“学困生”,由于基础太差,在课堂上,我经常有意把比较简单的问题留给他们回答,让他们觉得自己还行,从而增强求知欲望。每堂课都表扬到每一位孩子也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所以,我经常在学困生的作业本上,与他们进行“书面私聊”:“最近你的数学成绩进步很大哦,真不错”;“昨天你上课回答的问题非常完整,继续发扬”!“这次小考你进步很快哦,加油!等评语。”就这样小小的评语在师生的心灵间架起了爱的桥梁,增强“学困生”的学习自信心。

二、激发动手——让“智慧”在指尖上跳跃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基说“儿童的智慧在他手指尖上”。学生的思维离不开实践活动,动手操作既可以开发大脑,促进左、右脑的协调发展,又能让学生智力的内部认识活动从形象到表象再到抽象,促使认识的内化,促进认知结构的形成和学习技能的提高,从而达到智慧的生长和创造力的凸现。

(一)在知识的生长处,实施动手操作

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儿童的认知结构类似于一个倒置的圆锥形的螺旋图,这个螺旋图中布满很多的结点,这些结点就是认知的生长点,它起着承上启下的、构筑儿童知识大厦的基础作用。如果当这些结点正在生长时,就让学生实施动手操作,手脑并用,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9+3=12这一内容时,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动手操作。

(1)9根小棒要和几根小棒才能凑满10根小棒?另一根小棒应从哪里来?怎样摆?最后的结果是多少?怎样摆出来?怎样列式?

(2)3根小棒要和几根小棒才能凑满10根小棒?另7根小棒应从哪里来?怎样摆?最后的结果是多少?怎样摆出来,怎样列式?

(3)如果要你摆出15根小棒,要求一眼就看出多少根,你认为应怎样摆?有多少种摆法?通过以上在知识的生长处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学生能自己总结出这题的多种算法和摆法。这样,不仅强化了学生对“凑十”规律的认识,而且对以后学习多位数加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二)在智慧的发展处,加强动手操作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要使学习具有意义,就要让整个人(包括情感、认知等)投入学习活动,而不能让学习活动成为只是“颈部以上发生的学习。”因此,在教学中,重点就是要指导学生进行动手操作,使学生在学习中“成了一个完整的人”,从而促进学生智慧的健康发展。

例如,在教学圆柱体的体积时,先提出如下问题让学生预习:①用什么办法推导圆柱体的体积公式?②如果把圆柱体转化为长方体,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然后让学生拿出先准备好的萝卜和小刀,引导学生对照教材,切一切,拼一拼,想一想,并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索、讨论、总结。学生经过亲身体验,共同探索出了长方体和圆柱体的内在联系,得出不变的有:体积、底面积、高等;变了的有:侧面积、表面积、底面周长等。不仅如此,学生还能轻而易举地说出增加的表面积就是长方体左、右两面的面积,也就是圆柱体底面半径与高之积的2倍!学生思维的火花自然而然地爆发出来。

教学中这样安排,除了能对学生新旧认知进行有效的整合,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外,还渗透了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以及有效地拓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正是学生的智慧发展之源。

(三)在思维的发散处,开展动手操作

创新能力来自于良好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就能促进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教学中,教师应抓住有利时机,利用各种有效手段,在思维的发散处,开展动手操作。

例如:在学习了梯形面积以后,提出这样一道题:请你用橡皮筋在自制的钉子板上,围出一个面积为12平方厘米的图形。同学们经过认真思考,反复操作,共围出的图形有:①长方形有4×3、6×2、12×1;②平行四边形有12×1、6×2、4×3、1×12、2×6、3×4;③三角形有6×4÷2、8×3÷2、4×6÷2、12×2÷2、3×8÷2等等。还有学生围出了梯形的面积也是12平方厘米,如:(1+7)×3÷2、(2+6)×3÷2、(1+5)×4÷2、(2+4)×4÷2等等。通过这简单的操作,学生不仅牢固地掌握了这些已学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理解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而且进一步悟出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本质特征:面积应是两个相关长度之乘积。在此,我又提出一些问题:“你们刚才围出的图形中是否包含了已学的所有图形?”“为什么没有包含正方形?”“如果要围成正方形,其条件应怎样改?”学生都能回答这些问题,然而它又把学生的思维向更高的层次推进了一步,使学生的思维在这里再次得到发散,进一步得到升华。

三、联系生活——让“数学”在实践中延伸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能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这是新课改的基本理念之一。同时可以把数学学习由课堂转向生活,不但能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知识,而且能培养学生自主探求知识的能力,以及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一)让“数学”从生活中产生

教学中,能让学生从生活中搜集有关的数学信息,凭借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对数学进行解释。这不但给学生创造展示个性的舞台,而且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锻炼和发展。在学习“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法”时,课前让学生从生活中搜集有关百分数的信息,(如:洋河酒的酒精度是28%,黄金的纯金度是99.99%,牛奶中含钙量占0.1%,衣服的标签上写:棉54.6%、氨纶23.7%、涤纶21.7%。……等等),从这几条信息中,由于个人的生活环境不同、喜好不同,从生活的不同方面进行搜集,在搜集中发现百分数原来在生活中处处可见,应用广泛,是一种常见的数。这为新知的学习起着良好促进作用,从无意识学习向有意识发展,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从“要我学”变“我要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让“数学”走进生活

教师是数学活动的设计者,要充分挖掘生活资源,把有限的数学知识放到现实的生活情境中,揭开数学的神秘面纱,让学生感受生活化的数学,变抽象为具体、变无味为生动。如,学习了“百分数的意义”后,师设计这一题:“小华的爸爸想在商场里买酒,看到三种酒的酒精度如下:白酒52%、红酒12%、啤酒3.1%,请你帮小华的爸爸选择一下,哪种酒不易喝醉”。让学生体会数学来于生活,又用于生活,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在新课标的实施下,建构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师不仅要深刻理解新理念,而且以新理念为指导,在课堂中做到适时、适人、合情、合理进行有效的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进一步提高新课程实施能力。

(责任编辑:李雪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