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研究

2013-12-29 00:00:00毕先锋仝欣徐光杨云峰
中外企业家 2013年1期

摘要: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大规模应用,推动了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水平的发展。但是目前国内建筑施工中信息技术的应用还存在许多问题,现状不容乐观。鉴于此,主要分析建筑施工管理中信息技术应用的重要性,通过深入探讨国内建筑施工管理中信息技术应用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一些较为有效的应用方法,以期为建筑施工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奠定基础。

关键词:建筑施工管理;信息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0l-0207-02

引言

近几年,国内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已经逐渐被应用于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建筑工程中信息技术也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计算机通信以及计算机自动化等手段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对传统的施工技术和施工模式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造和提升,不仅提高了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有效性,也降低了施工成本,有效提高了施工效率。因此,研究建筑施工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合理应用,对提高建筑施工管理质量,实现建筑工程管理的现代化和先进化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1.建筑施工管理中信息技术应用的重要作用

传统建筑施工管理中的信息和数据传递一般都通过纸质文件进行,信息技术应用后不仅大幅度提高了信息和数据传递的效率,也增加了信息和数据内容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管理者提供了实时的管理依据,使决策者面对意外情况能够迅速做出反应,从根本上提高了建筑施工管理的效率和水平。而且从整体来看,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工序较多,内容交错复杂,大量的信息和数据需要交流和处理,如果不能形成快捷有效的反馈,将会造成决策的滞后性,很容易导致人力和物力的大量损失。

信息技术能够为建筑工程单位资质管理、执业资格人员管理、项目招标投标管理、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以及工程监理等诸多方面提供科学、动态的管理手段,保证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能够有效控制建筑施工的规范性和公正性。当然,信息技术对于参与建筑施工的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材料供应单位等提供协同合作的平台,能够有效防止建筑施工中存在的漏洞和风险,为建筑工程质量控制提供有利的基础。

当然,信息技术也能够对建筑施工单位的管理水平提高产生积极的影响。建筑施工单位一般劳动力呈现密集状态,项目分布较广,人员流动性也较强。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为施工单位创造新的管理环境,解决时间、空间和地域对信息流动的限制,实时准确把握单位员工的工作状态,以便做出正确的决策。

2.国内建筑施工管理中信息技术应用面临的问题

2.1国内建筑施工管理中信息技术应用的局限性

从目前国内建筑施工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现状来看,信息技术的应用情况并不乐观,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许多建筑施工单位中仅仅有一部分采用计算机信息技术进行日常工作,而采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单位也仅仅是将信息技术运用于信息查询、文件的编辑和打印、电子档案的存取等,并未实现信息技术的数据整合或分析功能,也就无从谈起建筑施工的现代化动态管理。由此可见,国内建筑施工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还不够成熟,管理者思维也较为僵化,不能够实现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真正融入和灵活运用,局限性十分明显。

2.2国内建筑施工管理中信息技术应用的孤立性

虽然有些建筑工程单位运用信息技术在内部建立了局域网管理系统,对项目的信息和数据实现了内部流通,但是这也仅仅是信息技术应用的最简单框架,不能够实现对外互动和交流,存在一定的孤立性,对于建筑施工管理中信息技术的长远发展十分不利。

2.3国内建筑施工管理中信息技术应用的范围不广

目前国内建筑施工管理中信息技术应用的范围较窄,大部分使用信息技术的施工单位对项目工程前期的工程预算、工程造价设计以及招投标工作中信息技术的使用较为重视.应用经验也较多。但是对于施工过程中的工程进度控制、成本控制以及工程质量控制等工作还是采用传统的人工管理模式,对于信息技术不能够合理应用。这就不能够实现信息技术的现代化和智能化管理,也就不能够体会到信息技术为建筑施工管理带来的便利,使得信息技术的应用也得不到建筑施工单位的重视,形成恶性循环。

3.建筑旗工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研究

3.1建筑施工管理中信息技术在工程进度管理中的应用

首先,编制工程总体进度规划,形成网络计划。总网络支持子网络和项目工程分解结构(WBS)两种网络工作方式,设立阶段性任务里程。在项目工程分解结构的节点上进行资源的分配,并自动导入总网络中。通过总网络发布工作任务,由各个项目工程分解结构将任务分解,并且接收分包任务的承包单位的任务完成情况信息,反馈回总网络。由总网络进行实际进度的分析和计算,对实际完成任务与计划进度进行对比,分析原因,提出解决方案。

其次,进度管理模块是可以与其他信息模块相互连接的,将采购模块、合同管理模块、预算申请模块、计划调整模块等连接起来形成大型管理网络,实现建筑施工的动态管理。

3.2建筑施丁管理中信息技术在工程材料和设备管理中的应用

建筑施工管理中信息技术在工程材料管理中的应用主要指工程材料网络计划图的编制,以网络计划图为依据完成资金使用控制、采购计划的形成、材料商资料的管理等内容,通过网络监控各环节的任务进度以及资源消耗,并进行信息的存储,方便查看和会计审核。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阶段性自动购买或租赁计划,形成工程材料管理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对于建筑施工管理中机械设备的信息技术管理,主要包括设备的采购或租赁计划的形成、设备出入记录、定期维护计划的生成以及资源消耗配比等重要内容的网络控制。

3.3建筑施工管理中信息技术在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建筑施工管理中根据施工规范和质量标准进行信息化管理,对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进行有效控制。包括工程质量检验规范的构建、工程项目划分、工程质量缺陷管理等内容,都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实现网络化控制。按照既定的工程质量标准,实施模块化管理,不仅条理分明,还对质量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对工程质量严格把关。当然,通过系统还可以实施施工过程中的奖惩制度,预防建筑工程质量隐患的产生。

至于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信息化,则是依靠安全信息的收集,对安全方案、安全检查、安全培训等内容进行合理的规划和掌控,有效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3.4建筑施工管理中信息技术在工程档案资料管理中的应用

建筑施工中的工程档案资料管理包括施工合同以及其他施工资料的管理。实现建筑施工工程档案的信息化管理,不仅能够实现档案方便存取,合同和设计执行进度的监控与追踪,分项目任务完成情况的比较分析以及日常相应信息的管理和存档,还能够对资料和信息进行搜索和筛选,避免管理工作的交叉和冲突,有利于对冗杂的工程档案资料进行现代化管理。另外,信息技术工程档案资料管理模块还能够实现信息存取和输出的傻瓜式操作,任何懂得计算机操作的人员都能够进行。

结语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管理系统,包括参与施工的各单位利益和责任的协调,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规划和质量控制以及方案策划、设计、验收、预算等多重内容。其中庞大的信息交流量急需建筑施工单位构建先进的信息技术网络,实现现代化动态管理。实现对建筑工程中信息的实时处理和交流分析,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水平,有效减少成本,提高施工效率,控制建筑工程的质量。

(责任编辑:张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