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3-12-29 00:00:00沈虹
中外企业家 2013年1期

摘要:国有企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事业建设的进程。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不仅仅只是承担着结算和报账的功能,更重要的是通过合理配置企业资产,提高国有企业的资本运营效率。

关键词:国有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01-0157-01一、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企业对财务管理的地位、管理目标不明确。单纯的认为企业只要盈利就是好的,导致有些企业实现短期的盈利后面临着倒闭的危险。另外,很多企业虽然对财务管理方面很重视,可是对财务管理的目标却很模糊。

2.财务状况不透明,会计信息失真。一些国有企业会计核算随意性较大,造成财务报表不真实,合并报表往往掩盖公司的实际经营状况,这都是受内部人为控制因素的影响。财务会计信息不透明,账实不符,应摊不摊,该提不提,盈亏不实;有的企业不良资产有增无减,长期挂账,资金运作极度困难,年末账面利润看似不少,但应收账款居高不下,时常难以支付到期的债务。

3.企业财务监督乏力,财务约束机制不健全,致使企业财务管理机制起不到应有的调控作用。

4.国有企业财务人员综合能力较低。当前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中存在着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即对企业会计核算业务比较熟稔,但在财务管理方面则相对薄弱,尤其是对管理会计和现代经营管理方法的运用知之更少。对财务人员的后续教育也只是注重专业知识的更新,而缺少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致使企业缺乏能够参与经营管理和战略决策、解决复杂管理问题的高级财务会计人才,从而制约了财务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二、国有企业加强财务管理对策

1.积极参与对国有企业实行现代企业的改造。对国有企业实施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造,是集我国十几年企业改革实践探索出来的一项根本性改革。这项改革不是重走过去的老路,而是制度上的创新,财政部门应积极投入到这项改革中去。在产权方面,要敢于克服左的禁锢,根据企业的不同情况,能实行股份制改造的实行投份制改造,解决好产权模糊问题,那些只有纯粹的国有制才是社会主义、多种产权构成的企业不是社会主义的观念必须摒弃。在权责方面,凡是应当由企业享受的权力,要全部下放给企业,对企业应当承担的责任,比如资产的保值与增值、经济效益的逐年提高等也要视其完成情况施之严格的考核的奖惩。在政企关系上,要彻底解决好长官意志、滥摊派、滥涨价等影响企业发展的各种干预行为,为企业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2.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健全国有资本运营的追踪问效机制。早在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上就曾提出建立国有资产经营预算,使它从政府的公共预算中分离出来,但在具体操作层面上,由于编制主体、管理模式、审查监督体系等问题,始终未能得到妥善解决,在我国预算改革的推进序列中,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改革的进程一直较为缓慢。在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中,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作为基础性的制度支撑平台,构建并完善国有资本运营的保值增值与追踪问效机制,是完善国有企业财务治理结构的基础性环节。

3.优化资本结构,降低资金运作成本。国有企业资本结构问题是长期困扰我国大中型国有企业的时代难题。通过选择最优的负债结构,确定合理的贷款期限与贷款项目,灵活运用利率杠杆与套期保值手段,确保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和资本成本的最小化,是完善国有企业财务治理结构的重要操作手段。

4.加强国有资产运营的管理(1)加强存货、固定资产的管理。建立健全存货、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根据各自具体实际.确定存货、固定资产的分类方法,编制固定资产目录,落实具体的管理责任部门。要积极清理处置长期闲置和无效资产,整合有效资产,发现账外资产应及时归并入账。(2)加强资产减值的管理。各项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标准应按公司资产状况确定,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3)加强对资产核销的管理。

5.加强会计队伍建设,提高财务管理能力。开展会计人员教育,提高会计人员素质,是企业财务管理的基础工作。开展党和国家方针政策教育以及法律法规教育,不断提高政治思想觉悟、经济政策水平和法制意识,增强依法理财能力。开展财务管理知识培训,不断拓展业务知识,鼓励钻研业务技能,掌握现代会计理论和方法,增强科学理财能力。开展现代管理知识教育,运用现代管理理论和先进管理手段处理财务管理问题,提高为企业改革发展当好参谋的水平,增强科学管理能力。开展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教育,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遵纪守法,遵守职业道德,增强反腐倡廉能力。

(责任编辑:袁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