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财政部大力推动XBRL和企业极度缺乏相关人才的背景下,结合传统财会类专业教学模式,对基于XBRL理念的课程教学进行了探索,构建了财会类专业XBRL原理与应用课程群,最后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财会类专业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案例分析。研究结论认为,我国传统财会类专业的一些课程需要围绕XBRL进行教学改革,以对接社会对掌握XBRL技术财会类人才的需要。
关键词:XBRL;教学改革;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05-0260-03
引言
XBRL(Extensible Business Reporting Language,可扩展的商业报告语言)是基于互联网专门用于财务报告编制和信息披露的计算机语言,由于数据集成和跨平台等特性与优点,XBRL能够显著提高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质量和治理水平,已成为交换商业数据的全球标准。在此背景下,我国财政部率先在2010年10月发布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并于2011年对部分企业试点实施,2012年对我国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部分地方国有大中型企业推广实施通用分类标准州。从实施企业的情况来看,基本上所有企业均为首次参与通用分类标准实施,对相关业务以及技术都非常陌生,因此,完成财政部相关要求具有较大的挑战,其中关键的原因是缺乏既懂得财务会计理论有懂得XBRL技术和业务的复合型财务会计人才。可见基于当前我国推广XBRL的需要,加强人才建设培养是我国财务会计教学领域面临的重大而又迫切的挑战。为此,我们结合2012年广西区企业推广实施XBRL的经验,展开对基于XBRL理念的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以期对未来我国培养XBRL人才提供理论指导,进而也为我国推广实施XBRL提供人才保障。
一、基于XBRL理念财会类专业课程群的构建
我国财会类专业课程建设一直以来都在不断探索,主要方向围绕在专业课程设置以及与信息技术和行业特征的融合方面,为对接社会需要起到了重要作用。时至今日,财会类课程教学在与信息化融合方面,我国绝大多数高校财会类专业课程体系基本上都涵盖了计算机基础教学,其中最为典型的课程安排就是《大学生计算机基础》或者类似课程,同时一些学校还开设了《财务软件应用》、《管理信息系统》、《计算机审计》等与信息化高度相关课程,为财会类专业学生掌握计算机系统技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XBRL方面还未有高校涉猎,虽然从社会需求的视角来看,未来高校设置XBRL相关课程已是势在必行,然而XBRL相关课程的设置需要从整个财会类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宏观视角人手展开分析,然后再在此基础上对课程体系进行调整。为此,我们分别从能力体系和课程体系两个视角展开分析研究。
(一)XBRL技术及应用能力的嵌入
为了能够较好地将XBRL技术及应用能力无缝的嵌入财会类专业学生的能力体系中,我们从宏观上设计了财会类专业人文能力、专业能力、信息能力和发展能力的四大能力结构体系,详细如图1所示。
从图1中我们可以看到,作为信息能力的一个重要部分,XBRL被较好地嵌入到财会类专业学生能力体系中,同时也是Excel、ERP等计算机信息能力最为重要的体现。
(二)基于XBRL理念财会类专业课程群的构建
从XBRL要求的基础和涉及的范围来看,并不是所有高校学生都能够较好的理解和掌握。为了有效的针对在校大学生开展XBRL原理及应用教学,我们认为学生除了掌握财务与会计学科的专业知识外,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尤其是对数据库原理的理解方面;同时开设XBRL课程是一个系统工作,不能因此失彼,更不能缝缝补补。所以为了使同学们能够在大学四年较好的掌握XBRL原理及技术,具备XBRL技术与应用能力,同时还要保证现有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开设,我们需要将XBRL原理及技术与现有课程体系进行“对接”与“融合”。其中“对接”是指将XBRL原理与应用方面的内容与财会类专业计算机课程体系进行对接;而“融合”则是指在学生具备一定计算机能力基础上,在开设《XBRL原来及应用》课程后,将XBRL原理及技术整合进财会类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中,比如在《财务会计》与《财务报表的编制与分析》课程中融入XBRL理念与方法等。
综上分析,围绕社会对XBRL人才的需要现实,结合现有财会类专业课程内容,我们提出了财会类专业基于XBRL理念的课程群,详细如图2所示。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为了提升学生XBRL技术及应用能力,我们设置了基于信息化运用的计算机课程体系、基于信息化素养的课程体系和基于XBRL理念的财会类专业课程体系。其中基于信息化运用的计算机课程体系包括数据库原理及应用、C语言程序设计、大学生计算机基础和EXCEL等计算机基础知识;基于信息化素养的课程体系则包括ERP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电子商务和XBRL原理及应用等;基于XBRL财会类专业课程体系则包括财务报告编制与分析、财务会计、计算机审计和财务软件应用等。
二、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财会类专业开展XBRL教学改革的案例分析
(一)理念的提出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后简称桂电)经过近六十多年的办学积累,在工、理、文诸多学科逐渐相互渗透,形成了极具特色的教学理念和模式。其中最为明显的特征是结合当前科技前沿开展教学改革与探索,在XBRL领域也不例外。作为2012年度广西区XBRL推广实施唯一一家技术支撑单位,桂电会计学人才小高地成员全程协助并参与了广西区首批六家企业XBRL的推广实施,创造了著名的“6+1”模式(“6+1”模式是指在2012年财广西参与政部推广实施XBRL工作过程中,共有6家企业参与,为了更好的实施XBRL,将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作为技术协助和支撑单位参与XBRL推广实施工作,因而形成了6家企业和1家高校的“6+1”模式)。获得财政部等相关部门的高度肯定。在推广实施经验基础上,我们看到企业实施XBRL的挑战和困难在于社会上缺乏既懂XBRL又熟悉财会业务知识的人才,而且现在我国还没有高校系统的针对XBRL理念开设相关课程。因此,基于财政部对XBRL未来的推广实施规划,桂电财会类教师一致认为:犹如会计电算化在企业中的应用和高校会计学课程体系中广泛设置一样,XBRL的推广也是势在必行,同时也是当前和未来我国会计领域中的一项非常重要而又迫切的工作。为此桂电提出了针对财会类专业开设XBRL相关课程的规划。
(二)支撑课程体系的设置
1 基于信息化运用的计算机课程体系
在培养过程中利用桂电信息类专业的师资条件和办学优势,在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模式下,在大学本科教学初期开设《大学生计算机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和《Excel》等计算机基础课程;同时还为同学们开设了《计算机网络及应用》等选修课程,为同学们奠定计算机能力打下基础。
2 基于信息化素养的培养课程设置
会计信息化工作是企业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推广与实施过程中重要一环。而在具体的推动过程中,会计人员的信息化素养非常重要,不仅仅是信息化本身所要求的计算机技术和知识,还需要会计人员具有较强的信息化意识,对信息化具有较深入的理解。
结合来自企业的实际调研分析,为了提高财会类专业信息化素养,结合会计学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桂电财会类专业开设了《管理信息系统》、《财务软件应用》、《计算机审计》和《电子商务》等课程,对于这些课程都购买了对应的软件,在教学过程中均安排一定比例的实践课时教学,保证电子信息类课程不断线。
(三)XBRL在专业课程中的融入
在专业课程方面,桂电主要从《财务会计》和《财务报表编制与分析》两门课程人手进行改革尝试。
1 基于XBRL理念的《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
(1)课程现状。《财务会计》是财会类专业本科学生开设的一门必修课,也是财会类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上,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如果本课程的学习失败,则直接影响到后续课程的学习。它在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经济学、管理学和基本会计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国际和我国会计准则,进一步系统、深入地学习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理论与实务,为学习成本会计学、高级财务会计学、审计学和财务软件应用等课程以及从事会计审计实务与其他相关工作奠定扎实基础。
(2)本课程目前存在的不足。传统的财务会计教材组织体系不合理。表现有以下三点:其一,传统教材内容一般都按照基本理论→资产→负债→权益→收入→费用→利润→会计报表等内容进行组织编排。这势必造成相同内容前后重复,比如讲“应收账款”必然讲到“主营业务收入”,讲到“主营业务收入”又会涉及到“应收账款”。这样的重复现象大量出现,使得教材体系逻辑混乱,让学生难以适从。其二,近六年来的教材都在内容编排上都完全按照2006年颁布的新会计准则,基本上是对新会计准则的解释说明,缺乏知识的开放性。由于新会计准则本身尚有许多不完善之处,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财政部发布了几个新准则实施的补充说明,对一些明显的问题进行了纠正,但是财务会计教材由于考虑到发型成本的因素,没有及时调整这些错误,这给过于依赖教材学习的学生带来极大不便。其三,传在的财务会计教材过分强调了货币时间价值因素,对长期债券融资、投资等大量采用了实际利率、摊余成本核算模式,但是教材中缺乏必要的先修知识介绍,导致出现了知识的断层,学生在学习这不分内容时十分吃力。
(3)基于XBRL理念的教学改革。基于XBRL理念,桂电将《财务会计》教学内容改革建设思路归纳为以下五句话:“构建一个信息披露体系;编写一本特色教材;打造一支师资团队;完善一组实验项目;创新一套考核方法。”
XBRL作为一种商业报告语言,是目前国际上流行的会计信息披露数据格式,也是我国政府主推的信息化工程。财政部于2010年颁布了基于XBRL的企业会计准则,即《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该标准在将传统的会计数据转化为XBRL格式时,按照每个具体会计准则披露的主表和附注信息形成了维度和非维度结构信息,要想了解XBRL的内涵和在实务中实施XBRL会计信息化工作就必须深入了每个具体会计准则的核算内容。为此在桂电《财务会计》教学内容中,以《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的信息披露结构组织相关内容,以具体会计准则的信息披露作为导向,根据具体会计准则来安排会计要素核算内容,让学生通过学习,真正熟悉具体会计准则的内容,更容易接受XBRL的相关知识,为学生进行入企业从事会计信息化工作奠定坚实专业基础。
2 基于XBRL的《财务报告编制与分析》教学改革
(1)课程现状。《财务报告编制与分析》是会计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传统上主要讲述四张会计主表及其附注的数据生成以及数据分析,是综合性、实用性最强的一门课程。根据我们对100多家企业的调查了解到,这门课程传授的技能是众多用人单位最看重的技能之一。桂电自1995年专业开办以来,为了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效果,由《财务报告编制》与《财务分析》两门课程合并而成。前几年一直采用比较传统的教学方法。
(2)本课程目前存在的不足。没有充分利用ERP财务软件自动生成报表。会计信息由财务软件自动生成特别是四张主表的自动生成是会计信息化最直接体现之一,虽然在我们其他课程中有这一内容,但是在本课程中尚未采用这种方式;同时传统的课程教学内容和理念还不能实现XBRL理念。
(3)基于XBRL理念《财务报表编制与分析》的课程改革。通过该项目建设,我们期望财会类专业本科学生能做到“会编制;会分析;会转换”。会编制是指学生能够用手工方式、EXCEL方式、ERP报表软件三种方式熟练编制财务报表;会使用是指能够利用财务报表提供的基础数据进行各种指标、比率的计算,借以分析、评价目标企业的财务状况;会转换是指能够熟练运用工具软件,将财务报告数据转换成XBRL格式的数据并上报。这三者中,XBRL应用技能最为重要。我们要让自己的学生能够承担单位XBRL工作。
为此,在《财务报表编制与分析》教学内容上,增加了财务精细化分析、EXCEL、XBRL等新内容;在教学手段上,采用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嵌入式教学和体验式教学法等新方式;增加了该课程的课程设计,并在内容上要求学生选在一个现实的公司进行财务分析,实验内容增加了EXCEL和XBRL的应用,增加该实验课程的仿真性,鼓励学生运用课程知识和计算机软件完成。
(四)实践教学配套设置
财会类专业是一个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和社会的联系非常紧密。因此,基于XBRL理念的课程改革与教学不仅仅要求在理论上有所突破,还需要在实践改革方面进行配套。为此,桂电财会类专业在会计手工实验、会计模拟实验、会计电算化实验、财务会计模拟实验、金蝶财务软件操作性实验、审计学实验、用友ERP系统和纳税申报模拟实验等传统实践教学内容基础上,在为本科生开设XBRL理论与应用课程后,还为《财务会计》和《财务报表编制与分析》课程增设了XBRL综合应用实验,全面检验学生利用XBRL进行财务报表编制与分析的能力。
结论
目前我国XBRL的推广工作才刚刚开始,截至2012年11月,我国参与试点的企业也仅仅只有极少数大型企业。而未来,基于财政部的推广规划,要求全部所有企业都采用XBRL格式报送财务报表。可见,在未来,企业对掌握有XBRL理论和技能的财会类专门人才的需求将是非常庞大的,而目前,能够具备培养XBRL信息化人才的高校寥寥可数。因此,加大XBRL人才的培养,在传统财会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新增XBRL理念等内容已经非常迫切。而高校应该为企业培养更多掌握财会类专业基础知识和XBRL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做出努力,需要在传统教学内容基础上,逐渐完善XBRL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在培养方案制定、教学模式探索、课程体系建设、教材编写等诸多方面进行改革探索,为培养更多的掌握有XBRL的高级会计专业技术人才奠定基础。
同时,我们目前仅仅是在2012年参与财政部推广实施XBRL工作的经验基础上,结合传统财会类专业课程教学进行了一些探索,在课程教学方法、教材完善以及辅助教学资料等方面还不够完善,希望在今后的推广实施和教学过程中逐渐加以完善。
(责任编辑:袁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