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服务中的图书馆服务分析

2013-12-29 00:00:00黄建兰
中外企业家 2013年3期

摘要:图书馆服务是公共文化服务的关键成分,其具有文化特征、精神特征。基于此,在分析图书馆服务在公共服务中的作用、地位,简要说明图书馆服务的特征的基础上,提出若干提升图书馆服务的建议。

关键词:公共服务;公共文化服务;图书馆服务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05-0278-02

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服务文化体系的重要成分,其通过自身特征性的服务满足着社会群体的需要,并通过知识性、人文性服务来完善社会公共服务内容,而在社会文化服务进步的前提下,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也日渐成熟与完善,其知识信息服务、资源文献提供、民主平等阅读等功能的实现也广泛化。

一、图书馆在公共服务中的地位

1 图书馆服务是公共文化服务的中坚力量

公共文化建设是社会各方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不仅要求政府、社会组织的参与,而且将企业、个人等力量集结于一体,而从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主体来看,其主要是政府文化部门、行政部门、文化事业单位、企业、社会团体和组织,而其职能划分上则存在政府服务型智能、组织监督职能,企业、非政府组织、事业单位的产品生产和提供的职能,而文化事业单位仍是公共设施和机构的中坚力量,作为社会文化机构关键成分的图书馆,则自然成为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首要生产者和实施者。

2 图书馆服务是社会平等权利的集中体现

随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提升,人们知识文化要求的增加,进一步完善社会文化建设成为现代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保障,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立点在于实现公民的文化权利,这就要求将公民的文化生活权、接受教育权、享受培训权、享受公共文化服务权利等各项文化权利加以保护,而图书馆服务的内容,主要在于知识性的提供,其包括基本知识与理论传输、资源共享、信息收集、公共服务信息平台构件等,这就为实现人们公平文化权利提供了重要保障,有效实现了文化资源共享与平等。

3 图书馆服务是社会人文建设的实现条件

就公共文化服务性质来看,其本质在于实现国家管理的正义性、公平性以及民主性,以文化力量来促进科学发展与社会进步。而在社会文化体系构建日趋完善的条件下,公共文化服务的目的趋向于人本基本文化权利的保障和维护,在知识经济时代下,满足人们学习更新的知识要求,而其目的实现必定建立在各种文化服务主体基础上,而公共图书馆作为人类文化的基本承载体,将文化知识以公开性的方式传播,并为人民提供公平、免费、义务的服务等,这就有效促进了人们知识水平、文化水平的提升,进而有利于人文建设的发展,实现精神文明建设,而这也促使图书馆肩负起社会人文建设的重担。

二、图书馆服务在公共服务中的特色性

1 服务知识性

相对于其他公共服务,如社会保障服务、基础设施服务等,图书馆服务的最基本方式是知识性的服务,其不仅在于知识的收集、整理、存储,而且以知识共享为文化服务的根本。在现代图书馆服务中,越来越关注知识的传播与更新,尤其是在网络技术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图书馆服务面向信息化服务,通过建设网络平台,来实现知识资源共享,使得人们足不出户便可找到自己想要的文化资源。另一方面,图书馆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成分,是进行知识传播的直接载体,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甚至是任何社会人都能够通过校内图书资源实现专业性知识的获得,这就有效提升了人们的专业水平,利于知识型社会的构建。

2 服务人文性

人文精神性、人文性服务是图书馆服务区别于其他公共服务方式的首要特征,在图书馆服务中,其以图书馆的人文环境、服务理念、个性服务、公开服务、免费服务、信息服务等各种方式,来实现精神文化建设的推进;在其服务手段上,不同于行政公共服务、经济公共服务,其以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平等的文化信息为首要方式,这就充分显示了平等、民主、自由、和谐的文化服务内涵。

三、图书馆服务在公共服务中的作用

图书馆服务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成分,其根本目的统一于公共服务之中,其力图通过人们文化、精神、思想水平的提升,来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以最终满足社会发展和人们进步的要求,所以在现代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必须坚持“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运行有效、惠及全民的原则”,在政府主导力量的作用下,将公益性文化单位骨干力量发挥,同时团结社会各项团体和个人,以实现文化基础性建设、硬件性建设、人才性建设等,为满足社会需求做准备。

1 有利于实现文化传播

图书馆资源是人类文化资源的集聚地,其不仅具备本国文化资源,而且以开放性的环境提供世界性、时代性的资源,这就为文化继承与传播创造了有效条件。随着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现代图书馆资源日趋完善,其通过资源收集、资源整理、资源保存等方式,促使文化资源的扩展,而就图书馆服务的最重要职能——支持教育来看,其实现着知识、文化的直接性传播,人们通过图书资源的学习、参照等实现了文化的更新与传承。

2 有利于实现社会教育

图书馆服务的公开性、平等性、自由性、免费性等特征,促使社会学习大门向每人公民敞开,这就促使每位社会成员成为知识学习的主体,进而促进了全民学习的进行;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图书馆服务提供阅读资源的条件下,往往还开展讲座、演讲、读书研讨等,这就为人们阅读提供了有效条件,而这就刺激着人们阅读视野的扩展;人们通过体验、感受图书馆有形或是无形的服务,如从阅读中获得人文精神、知识经验,从图书硬件设备构成上感受愉悦、恬静,从信息处理上,提升问题发现、问题解决能力,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或是书本与人的交流中,获得社会元素与关爱精神等,这就为人们精神建设、文化建设、人文情感培养创造了有效条件。

3 有利于文化资源保护

随着社会的多元性发展,各种文化进入人们生活领域,而文化趋同势头也日趋明显,而公共图书馆在地方特色文化收集、整理、保存、传承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其通过个性化、特色化的文化发掘实现着“文化多样性、冲突与多元共存”的文化目标,而且在当地文化的发展中,以最集中的文化资源传承有力保护了文化的系统性、特色性。

四、深化图书馆服务在公共服务中作用的有益探索

1 强化图书馆硬件资源建设

在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方面,要通过社会手段、经济手段来进行文献资源数量扩展和质量提升,以实现图书馆服务基础性保证;加强图书馆设施建设,适度增加计算机设备,提升网络服务水平,进行书架、图书、人员搭配组合,实现各种硬性资源的优化,进行基础服务建设,如阅读室桌椅、公共大厅休憩设备、图书影院等,以全面提升服务质量。

2 提升图书馆软件性服务水平

通过教育、培训等方式来提升图书馆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水平,提升专业性服务素质与质量,使工作人员树立“读者第一”的思想,实现平等化的服务;进行图书馆文化建设,通过人文图画、标语宣传、活动开展等方式,创建和谐的图书馆文化环境,以环境隐性力量来影响人们的精神提升。

3 强化各界支持

其不仅要求图书馆自身工作者以各种方式来提升其服务质量,还要求政府、社会、企业、个人等参与到图书馆服务建设中,以社会全员的共同力量来促进图书馆服务在公共服务中作用的实现。

图书馆服务作为社会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成分,其通过文化力量来实现人们精神文明建设,是现代文化建设的关键性因素,其通过自身服务特色,实现着知识传播、社会教育、文化保护等作用,而其在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中的地位也决定了其担负的文化建设责任,所以,要通过各种有效方式,来促使图书馆服务质量的提升。

(责任编辑:赵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