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随着国家对海洋经济开发的力度日益加大,沿海省市的经济发展迅猛,在此背景下,为保证区域经济发展的稳定有序,对于第一和第二产业起到支撑和补充作用的服务业是目前发展的重点。因此,作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核心区之一的定海区,大力发展海洋服务业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我国服务业即将进入高速发展期,这是一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应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必然选择。为此,国家首先把发展服务业作为加快沿海地区综合开发的重要战略。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和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就是要大力发展港航物流、海洋旅游、科技创意等海洋服务业,充分发挥海洋服务业对海洋经济转型升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然而,服务业的概念极其宽泛。按照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和公共性服务业的划分方法,涉及生产、生活、民生等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几乎所有领域;以信息化、知识性水平来分,又可分为传统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
定海区是舟山市“两县、两区”之一,曾经是舟山市政府行政办公地,是舟山群岛新区核心区之一。2010年,定海区及时编制了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谋划提升传统服务业,加快发展新兴服务业。但由于规划所涉及的服务业门类较多,重点难以突出。因此,需要进一步分析区域竞争态势和自身优势,坚持“宜精不宜泛,求特不求全”的原则,立足现实,把握机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支撑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和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建设,正确处理竞合关系,在新区发展规划的安排下,采取科学的战略手段,重点突破3-4个服务行业,形成定海区服务业特色和核心竞争力,由此带动其他服务业的均衡发展。
一、物流业的突破重点在于工业物流
舟山市港口物流业未来发展推行的是岛屿型保税港区和大宗商品储运中转加工贸易区的建设思路。因此,北部、南部等更靠近国际航线的一些岛屿被规划新建港口物流园区。定海区虽有先发优势,但有可能得不到发展政策的优先支持。实际上,在本岛(如定海区西部和西北部),或者离本岛比较近的岛屿发展以矿砂、煤炭、油品、木材等为内容的大宗商品储运中转物流业,不仅对周边环境具有较大的影响,也将制约其他服务业的发展。因此,对于定海区港口物流业的发展,主要还是以产业链延伸和价值链提升为主旋律。要继续保持金塘岛集装箱综合物流的先发优势,抓好保税物流园区、现代仓储物流区、综合配套服务区等重点功能区块的开发,大力发展集装箱中转物流业和国际采购、分拨配送业。在西北部沿线,可以凭借油品、石化仓储能力的优势,支持金融服务业创新发展,探索开创仓单质押等新型融资途径,再以此为基础争取保税政策,发展贸易和专业市场,尽量延长服务链。粮油物流园区在我省仅有两个,在长三角区域具有较强的需求,应以首批“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为抓手,争取尽快建成国际粮油集散中心。定海区港口物流业的突破重点是充分把握舟山群岛新区临港工业大发展、海洋产业体系日趋完善的趋势和抓住临港工业、海洋产业对物流的需求,率先发展工业物流。这是当前舟山市、定海区临港工业转型升级的内在需要,也符合国家、省市关于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战略导向。
二、发挥海岛优势,以养生为主题构筑海洋旅游业高地
伴随人类对健康和休闲度假的追求而衍生的新兴朝阳产业,养生正逐渐成为继住房、汽车之后的“第三次消费浪潮”。特别是在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发达国家,养生健康产业已经成为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而在国内,随着人们可自由支配收入和闲暇时间的增多,对休闲养生方面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养生产业也正成为各地方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和争夺点,如陕西咸阳、安徽亳州以及山东乳山、文登等,都在大力发展养生产业,据预测未来中国的养生市场容量将达到6000亿~8000亿元,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和广阔的发展前景。而养生休闲旅游作为一个养生产业的重要形式,已经成为旅游业的新宠和高端产品,它以养生为目的来选择地点,安排内容和进展,考虑节奏快慢,强调饮食、健身、娱乐等诸多方面,促使休闲参与者尽量保持身体各机能的平衡,以确保心理和生理的健康。养生休闲旅游活动适合各年龄层次的人参加,市场开发潜力大。而海岛具有养生休闲旅游的天然优势,海岛也是定海区最有竞争力的海洋旅游资源。定海区要充分发挥这一自身优势,把握舟山市美丽海岛建设战略和生活的布局需要、未来国内外游客对高端海洋养生休闲游的需求,以“海洋食物养生,以海岛风情养神,以佛教文化养心”,打造定海区服务业集聚区,构建海洋旅游业高地,实现定海区海洋旅游量和质的同步突破,在全国、长三角和舟山市确立定海旅游的地位。
三、实施错位发展战略,打造文化创意产业
从定海区自然、人文环境来看,应该具有发展科技服务业、创意产业的硬环境。科技服务业、创意产业是一座城市及其工业竞争力的核心。因此,定海区要主动谋划发展这两类服务业。首先可以实施区域合作战略,运用“接”、“借”的策略融入杭州、上海等中心城市,借力发展海洋科技服务业。“接”指产业对接、市场对接,充分利用定海区与上述城市之间存在的资源差异性和互补性,通过政府协调、企业合作等方式,将动漫、软件等新兴服务业逐步接纳过来,使定海区成为上述城市的重要战略伙伴;“借”指借船出海、借力发力,就是要借助这些中心城市,参与国际国内分工,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和活动空间。要充分利用上海国际大都市等平台,进入到国际生产和消费市场的主流领域;利用上述地区人力资源和科技创新资源的优势,使得海洋科技服务业在定海区萌芽、成长。
但在新城主要定位发展科技创意产业,全力推进海洋科教城建设的情况下,当前重点是充分借助定海城的百年文化积淀,错位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伍玖文化创意园区的建设和发展已经取得一些成果,但园区还可以做得更大,文化创意产业还应更加凸显舟山海洋文化特色。因此,可以借鉴国内外文化创意园区建设的经验,以“旧厂房、旧城改造”为基础,在充分保留“旧厂房”、“旧城”原貌和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在推进“退二进三”时,以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为核心,逐步打造成融办公及配套的生活、娱乐、商业设施为一体的,集房地产业、旅游业、商贸业等多种服务业共生发展的综合性产业聚集区。
四、融合发展商贸和流通服务业
商贸流通业作为服务业的一个门类,是在2007年3月19日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中首次正式提出来的,这是对流通作为商贸服务业发展重要性的高度概括。在新城与东港加快发展的背景下,定海区商贸服务业的传统优势正在逐步弱化,以中小型商场和特色商贸街为主导的商贸服务方式已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要,亟须构建更加通畅高效的营销和配送网络,提升定海区商贸业的市场占有率和品牌价值。而流通与消费的关系最直接、最密切,发展流通业是推进传统商贸业向现代商贸业转型的重要途径。现在商业企业已不是单纯的商场,还要有仓库、物流中心、食品保鲜冷库等配套设施。因此,应充分发挥定海区作为大桥进入舟山本岛的第一区、第一站和主人口的新区位格局优势,紧紧围绕城市发展对生活配套的扩张性需求,以打造购物新天地、日用品采购中心、“舟山大厨房”、小商(食)品和农副产品物流配送中心、海岛特色商品(农产品)会展中心为主线,以提高市场占有率和降低物流成本为核心,大力推行现代流通方式,改造提升传统商贸业,培育发展大型流通企业集团,完善现代商品流通体系,不断提高规模化经营、规范化管理和标准化服务水平,大力发展以配送、批发为核心的商贸流通业,增强定海区商贸流通业对半岛和周边海岛地区的辐射能力,助推舟山市形成大型零售商厦、综合超市、购物中心、仓储式商场、专业店、专卖店、连锁店等多种业态集聚的商贸流通格局。
五、重建定海主城区,保持服务业核心地位
我们将定海主城区定义为“重建”不是“新建”,而是指要转变城市建设的一般思路,在未来的旧城改造中,不是简单地拆旧建新,而是更多地在旧城基础上,适当整理、修缮。“老城”是定海主城区的竞争力所在,在此基础上,重点是加强交通等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和人文要素的充实,以传统文化吸引人,以优质生活方便人,将定海主城区建设为舟山传统文化的中心、区域文化次中心,即传统文化之城和生活之城,落实定海区建设海洋历史文化名城的发展目标。同时,以定海老城区为基础,增强综合商贸服务功能,创新发展商贸综合体,构建覆盖定海城乡的商贸服务体系。重点是结合城区空间拓展和新区块建设,实施综合化改建,筹划建设一定规模的城市商业中心,积极打造体验式、休闲式、文化式一体化的商贸新模式,发展特色商业街区、休闲度假商贸区等多种综合体,丰富经营业态,增强服务功能,切实提升城区现代商贸的吸引力。
(责任编辑:鲁小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