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形象识别系统的构建探析

2013-12-29 00:00:00罗厚成
中外企业家 2013年4期

摘要:高职院校形象识别系统的功能有:识别功能、导向功能和辐射功能和建高职院校形象识别系统,必须坚持-系统性原则、动态性原则、独特性原则与美学原则。在高职院校理念识别系统、行为识别系统与视觉识别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高职院校听觉识别系统,并对高职院校的形象识别系统的设计与导入的方法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高职院校;形象识别系统;设计;导入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09-0204-02

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除了要借鉴企业文化中的价值观、创新精神、团队精神、敬业精神、感恩精神等要素来构建职业文化氛围和企业管理氛围,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外,还应借鉴CIS(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企业形象识别系统)的理论和实践来设计和导入高职院校形象识别系统,塑造良好的学校形象,以提高高职院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从而增强其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高职院校形象识别系统的功能

(一)识别功能。在形象识别系统的构建中,高职院校有共性的一面,如主要任务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采取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等,但是,由于各个学校的办学历史、专业结构以及所处的地理环境、社会环境的差异,每个学校在校同文化建设上又各具特色。高职院校形象识别系统的构建,一方面可以让高职院校区别于其他类型的学校,又可以充分展示自身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以区别于其他高职院校。

(二)导向功能。高职院校形象识别系统的内容和形式,以及导入后所形成的文化氛围,能深刻影响师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体现在凝练了学院精神(校训、校风、教风、学风),明确学校的行动目标,确定行为规范;体现在能够通过共同认同的学院精神来将全体师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同心协力,共同奋斗;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能为师生创造一种良好的办学氛围,给师生以心理调适、人际关系调适。

(三)辐射功能。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形象识别系统的构建对社会文化的更新、变革具有深刻的影响。主要的途径有:软件辐射,即学院精神等自身的发散和辐射;学生辐射,即以学生为载体向社会传输学院形象;教职工辐射,即通过教职工自觉或不自觉的行为向社会传输;宣传辐射即通过具体的宣传工作使学校形象识别系统得到传播。

二、构建高职院校形象识别系统的原则

(一)系统性原则。高职院校形象识别系统的构建必须以传达学院精神为宗旨,在系统科学的指导下,把高职院校形象识别系统分为若干子系统,同过对这些子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分别设计,再通过科学的方法整合在一起,获得“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果。

(二)动态性原则。高职院校形象识别系统构建以后,应随着学院精神的更新与办学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进行持续改进。学校形象的树立不是朝夕之功可以解决的,而应随着学校的发展而不断创新、完善。

(三)独特性原则。独特性就是个性化,就是从办学理念到行为模式以及视听传播都必须有自己的特色,体现出鲜明的个性。高职院校形象识别系统的构建,要充分展示职教特色和区域特色。个性化的形象识别系统,能更好地帮助学校凸显特色文化,增强凝聚力,赢得公众目光和持久的记忆。

(四)美学原则。高职院校形象识别系统不仅是一个为学校传播形象的功利性的体系,而且也是视觉、听觉上的艺术,在传达学院精神的同时,应当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三、高职院校形象识别系统的内容

(一)理念识别系统

学校理念是指学校统一主导思想和观念,属于校园精神文化的范畴,在整个识别系统中处于核心位置。学校理念影响教职员工的思想和行为,形成校园文化底蕴,直接影响学校的精神面貌,是社会公众评判学校形象的一个重要因素。高校理念主要由办学理念和高校精神两部分组成。

1 办学理念。理念是观念的体系,是诸多理性认识的集成。办学理念是办学者对为什么办学?办什么样的学?如何办学等一系列问题的比较系统、比较成熟的理性思考和认识。办学理念是办学的灵魂,是一个学校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对一所学校的办学至关重要。办学理念包括教师理念、管理理念、教学理念、学生理念、科研理念、治学理念等。

2 学校精神。学校精神是一所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所创造和积淀下来的,并为其师生员工所认同和遵循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等,学校精神由极其凝练的口号为表达方式,便于传播,具体体现为学院的校风、教风和学风。

(二)行为识别系统

高职院校行为是在高校办学理念指导下所发生的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实质上是学校的具体运行方式,主要包括学校内部师生的行为活动和学校的对外社会活动。

1 对内行为活动。对内行为活动主要表现在学校在行政管理、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科研管理、后勤管理等方面的组织结构模式、管理制度、行为规范及管理方法,还包括一些具体的人物典范、礼仪、仪式,以及非正式的传播网络和交流方式等。

2 对外行为活动。学校对外行为活动主要包括公关行为和服务行为,高职院校的对外活动在公众对学校的形象识别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高校应在合理进行内部管理的基础上,积极对外进行公共关系活动以塑造良好学校形象。

(三)视觉识别系统

视觉识别系统是形象识别系统中最直观、最具感染力的一个系统,它以理念识别系统为指导,通过点、线、面、字、色彩等构成要素来表现和反映理念系统。学校形象识别系统是一套统一制定的标准化的符号,包括基本要素和应用要素两个方面。

1 基本要素。包括:校徽(校徽释义、制图法),标准字(校名标准字、校训标准字、校风标准字、教风标准字、学风标准字),学校标准色,学校宣传栏标准、口号等。

2 应用要素。包括:办公用品(信笺、信封、录取通知书、文件夹、记事本、标志牌等),招牌旗帜,宣传橱窗,校服,工作服,交通工具,网站建设等。

(四)听觉识别系统

听觉是一份非常重要的信息传播渠道,人类获取的信息,有11%是通过听觉获得,听觉识别就是通过听觉刺激传达学校形象。高职院校听觉识别系统包括校歌,学校广播,办公环境音乐,上下课铃音,电话铃音,网站音乐,礼仪、仪式音乐,宣传片,音乐礼品等,其中,校歌是学校听觉识别系统最重要的要素。

四、高职院校形象识别系统的设计和导入

(一)建立组织机构

学校形象识别系统的设计与导入,是学校的重要发展战略,也是学校管理上的一次变革,没有学校主要领导的推动,往往就会做成一个摆设,没有任何实际的意义。因此,高职院校形象识别系统构建的第一步,就是要建立以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各部门负责人担任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要加强学习、转变观念、身先士卒,为形象识别系统的设计和导入打下坚实的领导基础。在领导小组的推动下,具体的设计工作可以组织校内专家进行设计,也可以把业务外包给专业的设计制作公司进行,无论是自行设计或是业务外包,第二步都是开展前期调研。

(二)开展前期调研

全面、客观地认识学校的历史和现状,合理确定学院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是高职院校形象识别系统设计与导入的基础。开展前期调研,首先要确定调查对象,其中内部以教师和学生为调查对象,外部以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学生家长、用人单位以及随机抽取的社会公众为调查对象;其次要确定调查内容,内部调查的主要内容是组织机构、组织文化、制度规范的建设情况、师生对现有制度规范的态度、教职工思想状况和工作态度、对学校形象的认知程度和期望值、师生对教学环境和条件的要求、学校内部的沟通渠道与效率等,外部凋查的主要内容是高职院校的服务对象和社会公众对学校形象的认知程度和期望值、满意度等;三是要确定调查方法,可采取文献调查、问卷调查、座谈、召开专题讨论会、深度访谈、现场观察等方式。

(三)设计与导入

在前期调研报告的基础上,整合历史与现状、发展目标,分别成立工作小组,设计制作学校理念识别系统、行为识别系统、视觉识别系统和听觉识别系统。设计作品经领导小组召开专家会议论证后,提交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形成学校形象识别系统手册并发布。接下来的工作就是教育培训,务必使每一位师生员工都切实认同学校的办学理念,理解学校形象识别系统的内容和要求。从时间跨度与任务跨度上分解学校形象识别建设的目标,明确衡量标准并建立完善的绩效评价机制,建立学校形象识别系统建设的监督机制,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员工在学校形象识别系统建设过程中的主人翁作用。

参考文献:

[1]罗厚成,校企文化融合培养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研究[J],高等职业教育,2010,(12):17-18

[2]刘光明,企业文化[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280-316

[3]罗厚成,王晓敏,企业听觉识别系统的设计与导入[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8,(5):54-55

[4]刘杰,从CIS到UIS——高校形象识别系统的特殊性探析[J]职业时空,2010,6(1):15-16

[5]何仲坚,刘庆雪,论高校形象识别系统的战略设计[J],企业经济,2004,(11):128-129

(责任编辑:王兰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