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我国高速公路事业发展迅速,资产规模巨大,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没有得到有效利用。文章针对高速公路存在的资产停用和闲置现象,阐述了盘活闲置资产的意义和原则,并通过案例详细介绍了盘活各类资产的具体措施和经验,进行了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
【关键词】 盘活; 高速公路; 闲置资产; 效益
2005年6月30日,温家宝同志在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要在全国范围内大张旗鼓、深入持久地开展资源节约活动,加快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2012年11月8日,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又提出了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强调要全面促进资源节约。然而,多年来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体制改革、机构调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高速公路行业不断出现资产更新、停用,甚至长期闲置现象,造成了极大浪费。笔者认为,盘活闲置资产,使积压资产发挥作用、产生效益,是最直接而有效的资源节约措施,对于促进经济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拟以河北省高速公路石黄管理处为例,探析盘活高速公路闲置资产的途径。
一、案例单位概况
石黄高速公路全长281.258公里,总投资65.5亿元人民币,是目前河北省最长的高速公路。石黄管理处现下设10个科室、16个收费站、4个管理所和4个养护工区,全处有职工1 500余人。
石家庄东收费站原为石黄高速公路主线收费站,位于石黄高速K266+800公里处,占地面积12 934平方米,宿办楼面积2 998平方米,楼内设有职工宿舍、办公室、大小会议室、多功能室,院内设有训练场、篮球场等,并配有餐厅、浴室等整套附属设施,是职工工作、学习、训练、召开会议、组织活动、开展竞赛的良好场所。随着2007年河北省高速公路实行联网收费、非省界主线收费站撤销,石黄管理处石家庄东收费站于2007年4月30日零时起停止收费,收费站人员分配到沿线各站点,但原有房屋、设备设施等均处于停用状态。
2009年案例单位对原石家庄东站进行了简单改造,成立了职工培训中心,将撤站后剩余的办公设备、拆下的机电设备设施调剂到其他各收费站使用,从而盘活闲置资产,减少培训和会议的外部场所租赁费用,提高闲置资产使用率。
二、盘活闲置资产的原则
(一)着眼长远原则
从长远战略眼光看闲置资产的处理,使其得到充分再利用时发挥更大的作用。在处置石家庄东站房屋设施时,如果只注重眼前利益,进行临时处置,支出的成本虽然偏低,也会收到短期收益,但很快又会形成资产的置闲,造成二次闲置和浪费,甚至会出现恶性循环。职工培训作为一项提高职工素质的系统工程,具有重要性和长期性。石黄管理处共有职工1 500多名,以往每年组织培训、召开会议、举办活动时一般是租用外部的场所,虽不断采取措施降低成本,但成本费用仍很可观。若拥有自己的培训基地,既可最大限度地节省开支,又能如期落实培训计划,实现职工素质和单位竞争实力的整体提升。
(二)可行性原则
从辩证的角度综合时间、人力、物力、财力等客观因素来考虑。客观评价闲置资产现有的配置和能够发挥的功能,以便再利用时做到改造成本更低、投入更少、时间更短和效率更高。
盘活高速公路闲置资产,使其重新发挥作用的方案有很多,但盘活的方法不同,产生的效果也会截然不同,如果决策失误可能会造成更大的浪费。因此,必须先进行可行性研究,选择最佳方案。对石家庄东站的使用时间、地理位置、院区环境、软硬件配置、改造成本、使用率、投入使用后的成本、经济社会效益以及人财物方面的保障工作等进行科学论证和可行性分析。从整体条件来看,石家庄东站具备培训中心所需的基本条件,只需进行简单改造,即可投入使用,这也是盘活石家庄东站主要闲置资产的最佳方案。
(三)重要和急需并重原则
对闲置资产再利用时,既要考虑其重要性,又要考虑其紧迫性,这样才能使闲置资产的再利用有的放矢。
论重要性,职工培训是一个组织开展业务及培养人才的需要,是使职工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能、规范行为的重要手段,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组织发展战略的重要构成部分。案例单位早已将培训工作作为一项长期发展战略来抓,并日益突显出其重要作用。
从紧迫程度看,多年来因无自己的专门培训场所,每年要租用宾馆酒店,需要支付高额的费用,且有时受资金、场地限制无法实现预期培训目标。石家庄东站撤销后,一方面是闲置的收费站区,另一方面则是日益增长的职工培训需求。因此,将闲置的站区改造成培训基地也是重要而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成本效益原则
以最低的成本投入产生最大的效益。盘活闲置资产是为了节约资源、充分利用资源,而在对其进行再利用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相关的改造费用和投入使用后维持运转的成本支出。因此,要进行成本效益分析,要对改造利用闲置资产的方案进行科学分析和评价,对初期及以后的成本费用进行测算。既要充分利用闲置资产,使其发挥最大的作用,又要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既要注重当前的改造成本,又要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分析投入使用后的成本和效益,做到节约和发展并重,以最小的投入实现最大的产出。
由于原石家庄东站所具备的硬件设施完全能够满足案例单位职工培训中心所需的基本条件,无需进行改造,只需局部粉刷和调整便可投入使用,是改造成本最低的盘活方案。而投入使用后,各种培训、会议、活动连续不断,所需生活用品由职工自理,三餐服务由各收费站轮流选派厨师负责(每次共需3—4名),可节省大笔食宿费用和场地租赁费用(只需支付厨师补助每人每天30元),是运行成本最低、使用率最高的闲置资产盘活方案。
三、盘活资产的措施
(一)建立闲置资产档案
为充分利用闲置资产,首先要摸清“家底”。要自上而下地成立闲置资产清理领导小组,加强领导,上下联动,统一管理。对资产进行详细分类、认真盘点、准确登记、建立闲置资产档案,并分别与管理处、收费站原有台账进行核对,做到信息准确、内容详实,为盘活资产提供依据。
(二)制定可行性方案
一是深入基层了解各单位设备设施情况,比如收费站机电设备设施、办公设施及各附属设施的运转情况,了解所属各单位对机电备品备件、办公设备的需求情况,为单位内部统一调剂的可行性研究提供依据。
二是调研职工培训计划及职工培训教育需求情况,为培训中心成立可行性研究提供基础信息。
三是进行资金测算和分析,掌握第一手信息,制定盘活资产的可行方案,认真分析评价,选择出最佳方案。
(三)重点盘活闲置固定资产
土地、房屋建筑物等固定资产,若长期闲置则会变成一笔搁置积压、无法发挥作用的资产。由于其数目可观,因而造成的浪费更不容忽视。所以,必须首先盘活此类资产,使其具有的功能得到有效利用和发挥。
经过对石家庄东收费站的调研分析、反复论证和综合评价后,将其改造成培训中心最为合适。案例单位每年大小培训和会议约有数十次,参加人数年累计上千人次,有时一场培训的参加人数多达百余人,甚至同一天有2—3个会议和培训同时举办。培训中心投入使用后除春节期间外,基本上每周都要安排培训。这样既盘活了闲置资产又节约了不必要的开支,还能有效提高职工的整体素质,“一举多得”。
(四)进行资源再配置
收费站撤销,使大批机电、办公设备设施停用,另外,随着设备设施使用年限的增长、到期,也会出现损坏。维修时拆换下的设备或备品备件也会越来越多,这类资产大部分会被存放于库房闲置起来。此类资产的数量和可利用价值也往往被人们所忽视。如何充分发挥此类资产的应有作用,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是对于闲置的能够正常使用的机电设备和办公设备,根据各基层单位的短缺情况进行统一调配;二是对于暂不能使用,需简单维修即可使用的,修复后进行统一调配;三是对闲置于部分基层单位的不需要的资产,由案例单位统一在基层单位之间进行调剂。通过统一调配、互相调剂、相互调拨,使闲置资产得到充分的利用,起到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提高经济效益。
(五)申请报废
对于无法正常使用,且无维修价值的闲置资产,可申请报废。此类闲置资产既无使用价值,又要占用一定的存放场地,且管理及人工成本耗费量也很大,每年进行资产清查时,还会给清查人员带来很大的工作量,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对这类不能带来预期经济利益、且无变现价值的闲置资产,申请报废,以减少人工费、场地费等方面的支出,降低管理成本。
四、效益分析
案例单位通过多种措施盘活闲置资产,将停用的收费站改造为职工培训中心,把办公设施、机电设施及备品备件进行统一调剂使用,对无法使用的资产申请报废,使闲置资产都充分发挥了作用,有效节约了资金,提高了使用效率,减少了浪费,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经济效益分析
1.收费站宿办楼再利用,三年共节省开支148万元
2009年对石家庄东站宿办楼进行了改造,用于职工培训、召开会议、举办活动,改造费用为23.26万元。投入使用后,2010—2012年培训中心培训成本为38.74万元(见表1),三年来盘活该项资产投入成本共62万元。
若租用宾馆酒店完成以上工作,人均每天需支付住宿费75元、餐费80元,会议室使用费3 000元/次,三年需支付会议、培训费210万元,仅此一项就可节省资金148万元。
2.盘活办公设施,节省开支30.8万元
原石家庄东站所有办公设施分为两部分使用,一部分留作培训中心使用,另一部分调剂到各收费站使用,节省培训中心和各收费站办公设施购置费用30.8万元。
3.盘活机电设施,节约资金91万元
石家庄东站撤销,其机电设施拆除后,大部分仍能够正常使用,部分设施经过修复也可正常使用的,调配到其他收费站使用。对无法修复的拆除零件作为备品备件使用。盘活此类资产共节省各站购置机电设施和备品备件费用91万元。
4.减少闲置资产维护费用4.5万元
通过以上五项措施盘活闲置资产,三年来共节约资金274万元。
(二)社会效益分析
1.改善知识结构,培养复合型人才
石家庄东站变身为培训中心后,三年共组织各种会议及培训73场次,培训人员达3 650人次,培训人员覆盖率100%。通过培训使广大职工丰富了知识、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各方面的能力,培养了大批业务骨干和复合型人才。
经培训已有35名职工走上了领导岗位,635名职工成为科室及基层单位的业务骨干,培养了12名节目主持人、66名优秀讲解员、45名演讲人才、50名文秘人员、200余名文艺和体育骨干,有效改善了职工知识结构,提高了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
2.提高工作效率,树立社会形象
通过业务培训、考核、比武等多种形式狠抓业务技能提升,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
一是通过收费业务培训,提高了职工的品牌服务意识。收费速度有效提高、差错率有效降低,站口应急处置和通行保畅能力大幅提高。首创和推广了“特勤制度”和“四看一听”工作法,提升了服务水平和意识,司乘满意度日益提高。
二是通过机电业务培训,培养出专业机电员65名。首创和推广了“机电120”管理模式,提高了机电故障设备的自主维修能力,减少了故障维修等待时间,提高了维修效率,节约了维修资金。
三是通过养护业务培训,提高了养护队伍的整体水平。推广了养护“三、二、一”工作法,养护职工的机械操作熟练程度大幅提高,各类病害和突发情况处理能力有效增强,保证了养护质量,为过往司乘创造了畅、洁、绿、美、安的行车环境。
河北交通杂志、河北交通报以及河北省电视台、人民网等新闻媒体对石黄高速的优质服务多次进行了报道,获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树立了良好的交通形象。
实践证明,盘活高速公路闲置资产,是节约资源的有效途径。与节约多少张纸、多少度电、多少吨水相比,更重要、更实在、更有效。高速公路行业只有从实际出发,采取有效措施,盘活所有闲置资产,才能节约资源、避免浪费,有效推动我国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 屈道群.盘活闲置资产,促进企业发展[J].科技信息,2007(9).
[2] 周静静.如何盘活闲置资产 提高资产使用率[J].新财经·上半月,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