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一卡通”系统的经济效益分析

2013-12-29 00:00:00范慧明张其顺
会计之友 2013年27期

【摘 要】 医院运用“一卡通”系统,既方便了病患就诊,减少了患者在医院的滞留时间,又提高了医院的经济效益,对构建和谐的医院和改善病患者之间的关系大有裨益。文章分析了医院开发并运用该系统对于医院以及利益相关人的投入产出的具体经济效益。

【关键词】 医院; “一卡通”系统; 经济效益

越来越多的医院通过使用“一卡通”系统,推行实名制就诊,患者持一张卡即可到医院挂号就诊、充值和支付结算,所持卡中存储患者个人及病历及相关信息,具备电子钱包功能。患者采用预付费模式就诊,在自助终端或服务台先预存部分资金,待看完病后统一从卡内账户结算医疗费用,医院各分诊台、临床检查检验科、药房安置自动终端机,患者可在费用发生地点直接分散交费。“一卡在,服务通”的就诊模式不但可以方便患者管理资金,减少就诊环节,缩短患者就医时间,优化医院就诊流程,提高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还可以减少医院现金收付量,有效降低医院收银人员在现金收付工作中潜在的风险。

上述“一卡通”系统实质上就是一个针对医院医疗卫生服务以及衍生医疗服务开发设计,具备综合性运用功能的电子信息化系统,通过给就诊患者办卡及使用过程录入的信息,建立起“一卡在,服务通”的管理模式。医院“一卡通”系统,通过四个子系统的配合操作,即:办卡挂号充值收费子系统、门诊医生工作站子系统、诊疗项目扣费与查询子系统、门诊药房配药与发药子系统的相关信息系统,来实现医院服务卡的有效管理,使持卡人能够进行良好的医药费结算活动、帮助病人查询并了解医药支出明细,使其能在医院从挂号、就诊、检查、检验、治疗、取药、缴费、充值、查询等各个环节都能实现“一卡”通行,克服病人挂号时间长、候诊时间长、检查/结算时间长、结算/取药时间长等传统看病难题,操作简单明了,方便快捷,并能最大限度地缩短患者看病等待时间,提高医院门诊的工作效率。

一、医院“一卡通”系统的主要功能及运行模块

(一)医院“一卡通”系统的主要功能

医院“一卡通”系统持卡对象包括身份证持卡人和电子钱包持卡人两种,针对不同方式的持卡人,系统在功能设计方面各有差别。身份认证持卡人一般享受基础性的、重大的、综合性的医药服务管理功能,所持通卡通常用于在医院内的业务,使用时进行身份认证与信息管理;而电子钱包持卡人主要享受医院内一些诸如就餐、订餐、代扣费用的医疗衍生服务的管理功能,所持通卡在医院内进行非现金交易,与医院形成各种支付关系,通过电子钱包进行结算。两种不同身份持卡人的具体管理功能及说明可见表1的内容。

(二)医院“一卡通”系统的主要运行模块

医院“一卡通”系统运行有中心管理、门禁管理、考勤管理、医疗管理、消费缴费管理、订餐管理、资金管理、查询管理、巡更管理系统等多模块,根据实际应用需求主要启用医疗管理、消费缴费、资金管理、查询管理等与医院为患者提供有效管理服务的运行模块。

1.医疗管理模块。用于院内与收费相关的办公流程,持卡人可在前台刷卡确认身份,通过刷卡完成缴费、取药等操作,使医院成为无现金场所。

利用医疗管理模块建立预约挂号服务平台,患者可凭卡通过电话、网络、医院窗口三种方式进行预约挂号,同时具有以下意义:

(1)优化医院门诊服务流程,为患者解决医疗医技以外的问题,通过预约分流病人,缓解病人长时间排队挂号、长时间候诊、排长队检查之苦,解决医院门诊高峰期拥挤无序的局面及停车难等问题;

(2)有利于患者获得持续的诊疗,提升医院管理水平和社会荣誉,扩大医疗服务活动范围;

(3)提高患者对医生的认知度,从而提高医院和医生知名度;

(4)提高医疗资源的使用率,合理进行人员排班,掌握病源动态,协调各部门业务,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5)建立稳定、高效的排队叫号服务平台,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就诊环境。

2.消费缴费管理模块。医院“一卡通”的这个模块功能可取代停车费、就餐费及其他缴费项目的现金交易,起到美化医院环境、保证资金安全和优化工作流程的作用。

3.资金管理模块。对医院“一卡通”系统所涉及的全部费用进行统一结算和划账,使医院先消费后还款的资金运作模式转变成了“先交款后消费”的新模式,可起到平衡医院资金、控制资金流动性、提高资金安全性的积极作用。

4.查询管理模块。通过自助触摸屏查询医院介绍、管理制度、收费标准、新增服务等各种公开信息,以及查询自己的缴费记录等信息,既增加了医院政务与服务信息公开的透明度,提升了医院整体形象,同时也方便了病人,及时解答了病人的疑惑。

医院“一卡通”的发行及管理工作主要由医院门诊部、信息工程部及财务部门联合完成,而完备的配套系统也主要由发卡、挂号排队、分诊排队、特检排队及取药排队等子系统组成,在设计、安装、使用时由于同步考虑,医院“一卡通”系统的作用得到较好的发挥,同时也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二、医院启用“一卡通”系统的投入产出效益分析

针对医院启用“一卡通”系统有益之处的定性探讨,结合“一卡通”可行性分析报告的主体内容,对医院启用“一卡通”系统的经济效益进行定量分析,以量化的数据说明医院启用系统对医院、就医患者和合作方(主要是银行)带来的各种经济效益。

被量化医院的年营业额在7.5亿元左右,年支出额在6.7亿元左右,总资产近8亿元,从业人员约2 500人。首先,医院依据业务发挥需求,向银行提出一卡通建设规模,按照银行——医院自助缴费系统项目建设要求,银行负责自助服务终端设备、生产系统软件改造、通讯线路租赁等方面的投资,根据医院规模布放自助终端设备10台,每台8万元共80万元,生产系统软件改造投资15万元,租赁通讯线路及其他安装费5万元,设备升级改造5万元,银行投资合计105万元。其次,医院负责提供自助终端布放场地,负责医院现有信息管理系统软件及数据接口改造,医院投资合计5万元。

银行——医院自助缴费系统建成使用后,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能够较好地实现医院、患者、银行三方共赢目标,对三方具体经济效益的影响分析如下。

(一)医院使用“一卡通”经济效益分析

启用“一卡通”有以下五方面的主要影响:

1.急需以具备支付功能的银行卡来减缓医疗机构现金收支压力,解决就医病人在就医过程中的现金支付问题,营造良好的就医环境,提高服务质量,进一步增强医院影响力和提高竞争能力。

2.大幅度减少门诊发票印刷费支出,医院现行收费系统将每一位门诊患者的中、西药及检查项目发票分别打印,患者凭发票到指定窗口取药。根据调查,有80%左右的门诊患者不需要发票报账,实现患者使用银行——医院自助服务系统交费后,以取药指引条替代发票,按门诊病人日均流量1 000人次算,每年减少印刷门诊发票工本费开支10万元左右。

3.有效降低劳动力成本开支,银行——医院自助服务系统上线运行后,约减少一半收费窗口,按每个收费员每年劳动力成本支出3—5万元计算,每年可以降低劳动力成本约50万元。

4.利于加强医院财务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就医病人使用自助服务系统自行结算支付医疗费用,资金实时到达医院的银行结算账户,医院财务部门可以随时对医疗收费资金进行监控和调度,避免大量收取、清点和保管现金而引发的各种不安全因素和风险隐患。

5.有效减轻收费窗口和收费人员的工作压力,降低劳动强度,有利于医院创造和谐、一流的医务工作团队。

(二)就医患者使用“一卡通”经济效益分析

就医患者在诊疗结算时,用银行卡就可在医院内的自助终端上刷卡付费,支付自费医疗费用。手续简便、安全,不用携带大量现金交纳诊疗费用,消除安全隐患;卫生,防止病菌传播和增加交叉感染,银行卡可缴清全部费用,避免了现金准备不足、找零等诸多麻烦;办理相关业务快捷,缩短了排队等候时间,交易完成迅速。

(三)使用“一卡通”对银行的经济效益分析

银行利用自身业务网络先进、客户规模庞大和服务经验成熟等方面的优势,与医院联合推广使用自助服务系统,一方面可以加强与医院的业务合作;另一方面可以稳固社会各阶层、各个领域的一大批持卡人,提高银联卡的活卡率和市场占有份额,拓宽用卡渠道,对持卡人市场的拓展、发卡量的增长以及带动其他业务发展方面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

三、医院“一卡通”系统的实施保障

医院以招投标的形式对“一卡通”实施主体——银行项目招标书进行严格审核,对竞标单位在项目介绍、“一卡通”系统架构设计、“一卡通”业务流程介绍、技术安全保证、对接工作事项以及项目实施分期计划等方面进行严格把关,慎重考虑各竞标单位项目申请书中所述方案的可行性,通过多家比对、开会研讨、具体分析及理性决策等方式,最终确定医院“一卡通”启用方案。在具体执行“一卡通”系统方案时,首先,医院成立专业领导小组,对“一卡通”系统的实施进行监督和考评,当出现不利情况时立即采取与银行沟通商议的方式,考虑进一步可行性的调整方案;其次,银行成立医院专员小组,专员小组积极参与“一卡通”系统的运用推进,发现问题及时反映给上级领导和相关部门,以确保“一卡通”系统的正常运行,切实为广大病患及医疗服务需求者服务。

【参考文献】

[1] 李花玉.医院使用门诊“一卡通”的优势与弊端[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2):8-9.

[2] 林淑端,黄东瑾.“一卡通”在提高门诊诊疗服务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10(9):73-74.

[3] 翟健宇.医院实行“一卡通”信息化管理的有益探索[J].医学信息,2011(8):4837-4838.

[4] 杨宇,郝冀皖,闫小平,等.门诊“一卡通”的设计及运用[J].武警医院,2011(5):45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