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哥经济学派的早期代表雅各布·维纳(Jacob Viner)评价他“可能是最后一位伟大的博学者”。
另一位来自英国的评论家则认为他“有着如此绚丽多彩的性格特点,他一生的故事可以写一部小型电视连续剧了”。
而他本人则梦想着集“世界上最伟大的经济学家、欧洲最伟大的骑士和维也纳最伟大的情人”三者于一身。
他便是享誉世界的20 世纪著名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Joseph Schumpeter)。
“母亲和夫人,请你们保佑我”
1883 年2 月8 日,熊彼特出生在奥匈帝国境内摩拉维亚省的一个名为特热什季的小村子。父亲乃当地一家工厂主,母亲出自医生世家。
不幸发生在熊彼特四岁时。父亲由于打猎时的意外而去世,随之而来的是外祖父母的离去,熊彼特只好与母亲相依为命。家中顶梁柱和至亲的去世使得母子俩的生活陷入困顿之中。为了让熊彼特能受到更好的教育并有一个光明的前景,母亲带着熊彼特迁往奥地利城市格拉茨居住,母子俩的生活可谓饱尝艰辛。
熊彼特一生经历三次婚姻。第一次婚姻对他来说,“从一开始就是一个错误”。相比之下,熊彼特1924 年开始的罗曼史让他终生铭记,但也给熊彼特带来了至死都无法抹去的伤痛。熊彼特与相差20 岁的维也纳女子安妮·莱辛格(AnnieReisinger)结婚。但甜蜜生活刚刚开始,不幸就接踵而至——母亲于1926 年6 月去世;8 月,安妮死于难产;刚出生不到四小时的孩子也匆匆离开人世。此后,为了纪念他们,熊彼特每天早上都会在妻子墓前放上一支红玫瑰。在日记中则称她们为“Hasen”(德语:指挚爱的人)。每天早晨则以“哦,母亲和夫人,请你们保佑我”,开始一天的工作。
对于 “以学术为志业”的熊彼特来说,妻子除了要照顾其生活起居之外,还应具备和自己进行专业交流的能力。必要时,妻子还得充当打字员的角色,因为熊彼特不会使用打字机,他的所有著作都是先手写,然后由打字员输入。因此,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第三任妻子——罗曼尼·菲鲁斯基(RomaineFiruski)都是非常适合熊彼特的。因为她本身“不仅是一位经济学家,同时也非常具有‘女人味’,她在专业上的兴趣丝毫未减她的女性气质,她的性格之中充满直率、诚实、坚定和忠诚”。也正是在她的精心呵护下,熊彼特于晚年之际才能够完成《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一书的全部写作。
奥匈帝国历史上最为年轻的正教授
在中国,胡适是早年彰显大名的典型。相比之下,熊彼特丝毫也不逊色。著名经济学家阿瑟·斯皮托夫曾评价熊彼特:“人们很少知道哪一点更为引人入胜:一个25 岁和27岁的人撼动了他所爱学科的基础,或者,一个30 岁的人书写了那门学科的历史。”可以说,熊彼特在30 岁时就已经凭借自己在学术上的杰出成就而扬名学界,成为一颗耀眼的明星。他自己也在《卡尔·门格尔》一文中认为,“对每一个学者来说,人生中的第三个十年是神圣而丰饶的,在以后的学术生涯中,他主要是去完成青年时期的想法”。
熊彼特学术生涯的开端可谓惊艳! 1909年被授予政治经济学讲师的头衔,是奥地利获此殊荣最为年轻的经济学家。1911 年升任格拉茨大学经济学教授,成为奥匈帝国历史上最为年轻的正教授。熟悉德语国家大学体制的都清楚要想在大学成为一名正教授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非得拿出一流的学术成果才能服众,何况此时的熊彼特仅仅只有28岁,刚从维也纳大学毕业5 年!
熊彼特虽很早就享有盛名,但其难能可贵之处就在于他的学术生命持续时间非常之长。从1908 年出版第一部理论性专著《理论经济学的本质和概要》算起直至1950 年去世之前仍在撰写《经济分析史》,熊彼特在其并不太长的一生中为经济学贡献了六部大作,其中的三部已经成为经济学史当中的不朽经典。至于论文和书评,则更是不计其数。无论是以质量还是数量来评判,熊彼特都够得上是一个高产学者。
熊彼特的三部经典分别是1911 年完成的《经济发展理论》、1942 年写成的《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以及去世后由伊丽莎白根据译稿编辑完成的《经济分析史》。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是和这三部作品的主旨密切相关的。三部书分别在经济学各自领域进行了原创性的研究和分析,可谓开启了后世学人继续研究的门径。
《经济发展理论》一书系统提出了“企业家理论”和“创新理论”。认为经济发展的动力主要来自各经济体内部的“创新”,而创新承担者则是“企业家”。《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则是在《经济发展理论》基础上的继续延伸和发展。熊彼特在书中以“企业家理论”和“创新理论”为前提,提出了“创造性毁灭”(Creative Destruction)的概念。同时,熊彼特于书中还大肆挞伐“古典民主学说”,并借此阐发自己的“竞争性民主”理论。这一理论也成为后世民主理论的重要范式之一。《经济分析史》虽说基本上是一部经济学史作品。但与其他类似著作相比,其不同之处不仅在于《经济分析史》篇幅庞巨且由熊彼特一人手写而成(英文本厚达1200 多页),更在于书中突破了一般意义上经济学史作品按照编年择其精要的惯常模式,充分发挥熊彼特对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和哲学等诸多学科的极强驾驭能力。可以说,《经济分析史》就是一部关于人类经济生活的百科全书。
哈佛18 年,为学生开启一扇科学与知识的大门
如果说熊彼特是一位出色的经济学家,那么,他的从政生涯则以失败而告终,他并未成为其梦想中的世界上最伟大的政治家。
一战后,熊彼特以一名经济学家的身份荣任战后刚成立的奥地利共和国第二届财政部长,成为社会民主党内阁的重要成员。1919 年2 月16 日,熊彼特就任财长一职,令人遗憾的是,几个月后的1919 年10 月17 日,熊彼特辞职,从上任到离开只有短短的8 个月时间。之所以这样,主要原因在于熊彼特与内阁重要成员、担任外交部长的社会民主党人奥托·鲍尔之间在“德奥合并”和“奥地利社会化”这两大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
在这两个问题上,熊彼特的观点很明确:要保证维也纳作为中欧金融和财政中心的地位,而一旦与德国合并,不仅奥地利原有的大国地位将会荡然无存,连维也纳的城市地位也将会骤然下降。这些都是熊彼特不愿看到的。但熊彼特的激烈反对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却引起鲍尔在内的社会民主党阁员的强烈不满,并以此而怀疑他对内阁的忠诚度。在奥地利社会化问题上,熊彼特虽对此并未提出明确的反对意见,但他始终认为战后德、奥两国所面临的现实处境对于进行社会化在时机上是不合时宜的。
相反,鲍尔既是内阁成员,同时也是社会民主党内高层中“德奥合并”和“奥地利社会化”的坚定主张者。他认为与德国合并将是解决战后奥地利经济危局的好办法。鲍尔希望先从钢铁、动力机械、矿山、森林以及木材工业中的某些部门开始进行社会化,以此作为通往社会主义的第一步。
两人的分歧无法调和,熊彼特最终也挂冠而去。
熊彼特是一个失败的政治家,但却是一位优秀的大学教师。与短暂的财长任期相比,熊彼特在哈佛大学经济系任教长达18 年。
熊彼特于1932 年来到哈佛,除了给学生答疑解惑和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访问之外,熊彼特组织了大量各类形式的小型讨论会。其中一个是以19 世纪法国著名数理经济学家古诺(Cournot)的名字命名的“古诺小组”(Cournot Group),参加这些活动的成员皆是当时哈佛经济系内的一些青年教师和研究生,包括爱德华·梅森(Edward Mason)、西摩尔·哈里斯(Seymour Harris)、爱德华· 张伯伦(Edward Chamberlin)、沃尔夫冈·斯托尔普(Wolfgang Stolper)等。
活动方式则主要是大家在一起吃饭、喝咖啡、以及举办关于某个主题的讨论会。
哈佛的18 年,熊彼特不仅写下了《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这样的经典著作,同时也在三尺讲台上教书育人,培养出了像诺贝尔奖得主保罗·萨缪尔森和詹姆斯·托宾这样的著名经济学家。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其对教师一职的认识和看法——教师的主要职责是为他的学生们“开门”——开启一扇科学与知识的大门,从而使他们对所学学科感兴趣。
“传奇”之于熊彼特来说恰如其分
1948 年,熊彼特被选为美国经济学会主席,系第一位担任此一职务的非美国本土出生的经济学家。1950 年被推举为即将成立的国际经济学会首任主席,但熊彼特匆促离世未能赴巴黎就任,更没能赶上1968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颁发,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集学者和政治家于一身的熊彼特经历了奥匈帝国解体和奥地利共和国的建立、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和两次世界大战等20 世纪上半叶的诸多重大历史事件。检视其一生,“传奇”二字之于熊彼特来说可谓恰如其分。